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萨特的伦理叙事和意识形态叙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模式的演变过程中,能找到与之契合的类型。特别是在新时期文学,萨特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的叙事理论促进了中国新时期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叙事与伦理结合构成作为批评方法的叙事伦理,其知识合法性基础在于三个方面。首先,伦理是对人类生活应然状态的一种规定,而叙事,尤其是文学叙事(或称虚构叙事)是对生存的一种展示,加深我们对应然生活的理解,这是人类学基础;其次,叙事和伦理都是人的自我确立方式,这是叙事走向伦理的心理学基础;最后,“美是道德的象征”是叙事走向伦理的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叙事在遭受着巨大挑战,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叙事所蕴含的非理性主义、游戏主义、实用主义、直观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价值观正在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合法性。当前,我们要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彻底性、兼容性以及实践性着手,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文学变革的遗产之一是:"现代叙事"品格的生成和确立,限知叙事视角和个人叙事伦理成为新的叙事成规。然而,一种偏至的现代性文化想象下生成的"现代叙事"是否可能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思维定势和僵滞的叙事法则?现代性的世纪论争揭示了"现代性"的多副面孔以及自身的矛盾和分裂。新中国文学自诞生起,就以克服和超越"现代文学"的个人视角和立场为使命,而力图创建高视点的"宏大叙事"新规范,以社会历史为本事的洞悉人的社会本性的总视点和穿越历史的"作者权威"的叙述声音,正是社会主义文学全知叙事的本质特征,也是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审美文化精神。在当下这个个人主义叙事伦理盛行的时代,也许到了调整我们的叙事视角,重新呼唤"作者权威"再度出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具象化的叙事介质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意识形态具象化有着一定的思想基础,并通过图像、仪式、数据等典型的叙事介质把抽象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以及政治立场等"形而上"的观念具象化为可感知、可识别的载体和资源,最终实现意识形态的输出、认知与接纳.意识形态具象化的叙事实践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既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困境.为此,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具象化的内容确证、科学指导、价值引领、制度保障以及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6.
叙事伦理无论作为批评方法还是研究范式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基础性误区在于概念的模糊。从概念谱系角度对叙事伦理所关联的核心概念叙事、伦理、叙事伦理展开梳理,可以为叙事伦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确切的概念体系以及必要的知识学背景。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学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左右着读者的叙事伦理判断。海明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一貌似客观的视角,但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对叙述进程的操纵,海明威在邀请读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伦理判断的同时,也或明或暗地展现了自己的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8.
动画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通常意义上说的故事电影或纪录电影,叙事都成为其基本的核心范畴之一。叙事艺术与叙事技巧的发展,往往从一个重要方面折射出电影发展的历程。对于中国电影界来说,叙事问题以及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而呈现的意识形态问题,值得从创作与研究两个层面来共同研讨。就动画电影而言,艺术创作的本质问题就是想像力,以及将这种想像力通过影像方式呈现出来的叙事能力,还有不可或缺的童心和童趣。动画电影的想像力更接近于儿童的非逻辑、非常规、非线性思维,或者也可以说是反成人常态逻辑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电影的外在形态与叙事特征。动画电影在意识形态诉求上显然更着意于人类共性的文化内涵,因为作为动画电影主体观众的孩子,与成人世界相比,其意识形态呈现出更少的差异性和更多的普泛性特点。动画电影比起常规的以成年人为基本受众对象的故事电影,更需要“寓教于乐”,更需要通过影像和叙事形象来有效地完成意识形态的传达,而不是借助简单的说教。确立一个可以被认同的价值观也许没有那么困难,但要提升和强化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于强烈的教化欲望,直奔主题的叙事方式,其最终结果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这恰恰是困扰着国产动画电影,也是困扰着整个中国电影界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叙事伦理无论作为批评方法还是研究范式,正逐渐受到域内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但在具体使用中却陷入种种误区,原因在于对叙事伦理的概念背景、内涵和批评方法缺少应有的梳理。叙事伦理自古就有,但作为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而出现,则是西方结构主义之后伦理转向的结果。现代性的展开是伦理转向以及叙事伦理凸显的基本背景,这也决定了叙事伦理不同于传统伦理道德批评,它可区分为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叙事伦理是一种虚构伦理,遵循虚构世界的逻辑和价值原则,因而,虽受生活理性伦理的启发,但并非其刻板复制或反映,叙事伦理批评是现象学意识批评的本质直观。  相似文献   

10.
综观德莱塞近半个世纪的小说创作,德莱塞对人性及生命意义的观点与他的机械论创作思想产生矛盾,并由此形成了德莱塞小说独特的叙事伦理:道德叙事与欲望叙事互为关照的双重叙事特征。德莱塞的道德叙事与欲望叙事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其小说的内在张力。作为一个有主体性和伦理意识的艺术家,德莱塞追求人生信仰和道德完善的人文精神是其借助小说创作这种艺术形式表达道德主题的内在动因。德莱塞创作观与道德观的多重矛盾及叙事伦理的双重特征,展示了德莱塞书写真实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主要由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理论和总体化观点三部分组成.萨特的哲学思想,不仅通过文学创作而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宣扬,也通过他对美和艺术的观点而得到深刻的诠释,它们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相似文献   

12.
萨特的自由哲学奠基于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这两个基本概念,其含义是意识不受任何规定和限制,其核心是对本质的不断超越,其鲜明特征是自由对每一个人不可剥夺,其伦理意义是,自由意味着个体忍受焦虑,甘冒风险,不断选择,勇于行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和默多克文学作品《独角兽》中的自由观的共性,深度分析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自由和他者、自由选择与处境、自由与悲剧三对术语的关系,以期阐明小说中造成人物个人悲剧的原因,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默多克的悲剧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和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要求、教育目的等3个方面,以和谐理念进行分析,阐明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发展为人们构建了一个新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它对现有的社会道德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已成为网络时代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萨特与卡夫卡的自由概念都具有宿命论特征.卡夫卡从人的选择中看到了人的自由的绝对性,萨特则强调自由即选择的自由.在人的现实处境中,萨特的自由表现为积极地介入生活和选择的责任感,卡夫卡则从他的原罪观出发,提出了"自由即束缚"的思想.他们的差异根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电影艺术的相关性特点,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文章以爱伦·坡《泄密的心》为分析对象,考察文学叙事的电影特点及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异同。文学叙事所构成的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是文字的,它通过读者用想象的眼光去逼视文字的描述,从言语视觉和言语听觉中看到它的图像,听到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论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的墨学代表了劳动人民群众阶层的利益和愿望 ,被称为平民显学。其伦理思想中蕴涵着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民性品格。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性”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显现 :第一 ,“兼爱” :追求民主平等的重民思想 ;第二 ,贵义、尚利 :体现以民为本的惠民思想 ;第三 ,“天志”实现民意代替天意的保民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从以人为本和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角度,提出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多层次耦合模式的必要性。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大学生需求的时代性、多元性、侧重性、差异性、矛盾性等"五性"特征。针对大学生需求特征,提出从"双主体"的场力耦合、尊重需求与引导需求的方法耦合、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时序耦合、群体性与个体性的区域耦合等层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多层次耦合模式,以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