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灾减灾是大国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 ;是大国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利用资源的补救条件。积极防灾减灾要抓住三个基本环节 ,即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实施资源保护环境战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SBM超效率DEA模型对2010—2013年20个省份的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以下结论:80%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防灾减灾资源未得到高效利用;纯技术效率不高和规模效率不高都是导致大多数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主要动因;近一半的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并未与其农业产值规模同向变动。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与我国在农业自然灾害应对中“重防灾减灾数量投入,轻投入结构与质量改进”“重投入,轻管理”的策略相关。农业防灾减灾的具体结构优化策略包括:(1)农业防灾减灾战略结构优化。转变重资源数量投入的粗放式农业防灾减灾战略,建立效率导向型的农业防灾减灾战略。(2)农业防灾减灾动力结构优化。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要着眼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轮驱动。(3)农业防灾减灾区域结构优化。依据产值—效率矩阵分类,各省份需要调整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的区域投入重点。  相似文献   

3.
农村防灾减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都有特殊重要性。社区是开展危机预防和应对的最基层管理组织,农村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积极的意义。为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防灾减灾体系,北京针对其自身的灾害风险类型及特点,在探析当前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足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启示,提出应明确农村社区灾害风险,健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完善减灾基础设施,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活动,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科技防灾减灾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工作,培养全民科技防灾减灾意识,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建立起符合省情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有效的立体防控体系,对于完善我省科技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提高我省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防灾减灾的能力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的灾害特点 ,以及防灾减灾管理的现状 ,除尽快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外 ,还应 :1)在搞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同时 ,必须注重减灾 ;2 )重视城市灾害防御 ;3)要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4 )加强防灾减灾立法工作 ,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 ;5 )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为自然灾害高发区。社区是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基础。“5·12大地震”之后,由非政府组织在丽江拉市海和北川县的羌族社区开展的社区实践证明,参与式的“社区灾害管理”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此外,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本土少数民族适应不同生境及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知识。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要群策群力,整合政府、非政府以及社区多方面资源,将“社区灾害管理”进行本土化调试,纳入区域发展框架,充分调动社区主体参与,并与民族地区减灾文化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社区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社联动"+防灾减灾救灾是把三社联动模式纳入到新时代中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之中,通过政府购买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社会服务项目,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解决以往政府单一主导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模式中出现的重救灾轻减灾、防灾减灾救灾缺乏政策和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而提高全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是对新时代下我国综合减灾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为了使我国防灾减灾事业能尽快得到全面依法有序高效的开展,有必要依照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加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性的《防灾减灾法》,以进一步推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在我国,尽早制定《防灾减灾法》价值重大,意义深远,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城市减灾防灾体系。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及地质灾害的表征特点,分析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和特征,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防范地质灾害、构建城市减灾防灾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防灾减灾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1世纪的主题.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缩小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自然因素,论述了防灾减灾建设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确保实现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外部生态环境的破坏 ,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性失调和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是湖北洪涝灾区成灾的主要原因。农业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统一组织 ,协调长江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有步骤地实施灾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长寿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概括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本区域绿地系统进行防灾减灾规划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长寿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概括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本区域绿地系统进行防灾减灾规划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10,(21):60-64
2010年“中国人保——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由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承办,以“减灾从社区做起”为主题,是今年“防灾减灾日”中央层面主要活动之一。大赛分书面答题竞赛和现场竞赛两种方式。书面竞赛的参赛对象为全国所有城乡社区居民。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的主要内容是大赛指定参考资料中涉及的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海洋防灾减灾思想牢牢把握习近平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海洋防灾减灾思想的主要内涵逐渐完善为“一个定位、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四个力量”的有机整体。该整体立足于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基本国情,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考量,体现了习近平坚持放眼世界、促进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的全球视野,是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坚持造福人民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主要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参与抗灾救灾。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完成灾难新闻报道,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从事灾难新闻报道应当具有与救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建构,具有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才能既客观、公正、真实和全面向公众告知真实的灾情,又强化应对灾难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在求得防灾减灾实效的过程中提升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族地区是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损失较严重的地区,如何有效地减免灾害造成的损失,历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近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主要灾害特征,结合减灾防灾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构建减灾防灾体系良性循环的建议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可持续发展观的灾害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角度分析得出,灾害学理论的研究及其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社会稳定,提高资源环境的支持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分析了灾害及灾害学理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启示,指出要进一步认识环境灾害及灾害理论,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提高对环境的认识,适时进行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9.
防灾减灾工程是土木工程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论述了在土木工程研究生中设置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的必要性,从教学队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教材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村镇地区防灾教育的探讨,提出了开展村镇防灾教育的要点和实施途径,为村镇防灾减灾提供较为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以利于开展村镇地区防灾减灾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