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胡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类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加突出出来。我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命题 ,既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两个著名论断的逻辑推论 ,也是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实践表明 :社会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推动作用 ,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统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为向直接生产力转化开辟了道路 ,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考李志荣研究和明确社会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它关系着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前景,也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就其整体来讲,也是第一生产力。一理解任...  相似文献   

4.
<正> 1.在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在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富于实践意义的讨论中,产生了一个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所热切关注和积极思考的重要问题,即:应该怎样理解社会科学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功用,社会科学是否如同自然科学技术一样也是生产力?对此,理论界一部分论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有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教授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我非常赞同和拥护钱老这一观点,并且还要大声疾呼: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还是我国目前经济建设中关键的第一生产力。首先,社会科学是诸实体性的潜在生产力合理组合,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介质。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生产活动离不开组织管理。生产管理过程就是使诸实体性生产力进行合理组合和调控的过程,离开这个合理组合和调控,就形不成现实的生产力。这就是说,在这一合理组合和调控之前,企业所拥有的劳动生产力、资本生产力都还是“潜在生产力”,只有使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互相结合之后,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前,也还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第一生产力,只有将其运用于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依附和渗透于实体性要素生产力身上,并实现诸实  相似文献   

6.
要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对最积极最活跃的“劳动者”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协调劳动者互相之间的关系和劳动者与别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科学排斥在“第一生产力”之外的看法,是对“第一生产力”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种学说,而且是一门科学。这是一个经过理论和实践验证了的正确结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着生产力中最根本的要素———劳动者或者说人的政治素质、思维方式和管理能力,从而作用于社会发展;而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足以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产力的伟大历史确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越来越被人们承认和理解。然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是不是生产力,则被不少理论工作者所否定,为广大实际工作者所轻视。本文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通过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阐述了马克思新哲学生产力的特征、功能,进而探讨了发展哲学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创立"科技生产力"学说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在二十世纪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毛泽东号召"向科学进军"、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强调"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著名论断,充分反映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进程和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学说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企业管理的研究已突破了就经济论经济的圈子,开始研究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从人的文化素质、心理因素、技术水平上研究企业管理的问题。对企业管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有过相当多的论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提出: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将根本剥夺互相竞争的个人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管理权。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提出将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决不仅仅是出于对经济形势判断的一种政策设计。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去认识住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总结各国发展住宅产业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文化也是生产力仇保兴,蒲心文人类社会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文化与生产力似乎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两个范畴。生产力系统中不包括文化是传统经济学理论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固观念。但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变了,因此我们重新审视文化与生...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技术革命把一个熟视无睹的困惑加深到了差不多业已能够洞见底蕴的程度: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源泉究竟是什么?生产力无限发展的机制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披露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但一个童工在那时就能轻易地代替八十名工人的劳动,人类在一百年内创造的生产力在那时就已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这种成番加倍,取之不尽的神秘潜能来自哪里呢?当自动化流水线上的一名“钢领工人”代替了一名蓝领工人时,生产程序和生产结果都毫无变化,那么这一部分人力的价值剩余又来自哪里呢?信息社会的到来使这类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根据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结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实际作出的科学论断.然而,在学术界却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其理论根据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的观点,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以此来驳倒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正确性,驳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徐炎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阐明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优秀传统。它反映在企业职工身上,是全员一致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整体精神的概括和凝聚.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作为一种文化定势,它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对企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一、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营造一种尊重信任人、关心爱护人、教育培养人、鼓舞激励人的文化氛围,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1.…  相似文献   

17.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李时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特别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以及我国经...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提出的新命题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按照这一原理,理所当然地应当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选用人才、考核干部的根本标准。将生产力标准引入用人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党的十三大基本略线的根本保证。从历史上看,组织路线总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是实现政治路线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用人的政治标准是什么?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作出积极贡献。这就是主要的政治标准。”(《邓小平文选》第141页)  相似文献   

20.
由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温宪元同志撰写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论》,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这是温宪元同志专职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以后,出版的关于邓小平理论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论》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立意新颖。书中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生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理论内涵、伟大意义和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与现代生产力、现代经济发展、现代文化建设、科教兴国和科教兴粤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前沿和理论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