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画家的开拓、积累和推进,超写实绘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超写实油画艺术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超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历史渊源、艺术形式、传入发展及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和启示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船山学刊》2009,(3):F0003-F0003
湖南长沙人,从事艺术创作工作达三十多年,本人擅长油画、水粉、雕塑。名字已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家》、近年来创作多幅具有湖南风情的油画风景,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其中作品:《村落边的小溪》编人《中国风景油画》大型画册,并人选《中国风景油画展》,该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中予以报道。多幅作品曾先后在各种展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忻东旺始终保持着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没有一位画家能像他那样对民工这个庞大而弱势的群体注入如此多的关注,我们从忻东旺的写实油画中解读出中国当代农民工的整体精神面貌,每当我们欣赏完忻东旺油画作品之后,都会被画中人物传神的表情所打动,这与作者本人对社会现实的独特理解及自身的油画内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郑新安 《中州学刊》2006,(5):270-272
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新写实小说”作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无论从思想内涵还是叙事方式上,都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前期的“新写实小说”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着力于对现实生活进行“原生态”的刻画。后期的“新写实小说”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叙述的挖掘。“新写实小说”虽然也有着种种不足,但它毕竟把中国当代的小说创作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具象或抽象艺术风格的油画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肌理效果来表现,同一类的画面肌理也可能表现具象或抽象风格的作品。文章从西方油画艺术演变的史学角度来进行分析,将具象写实油画、抽象表现性油画与笔触、材料所产生的肌理美相结合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写实”以其龃龉的话语方式,从三个层面上对传统现实主义实行了深度模式的解构,并在解构的过程中确立起自身在当代中国文坛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出现在小说界,它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人生,从不同侧面揭示出普通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透射出中国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心理:求生、烦恼、尚权等。这种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儒家文化、民族性格以及当代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延边大学和韩国的全南大学结成姊妹友谊学校 ,其意义在于两校之间能进行多方面广泛的往来和交流 ,从中找到差距 ,完善自己。几年来美术专业之间 ,已经率先多次举办美术作品交流展和美术专业的学术研讨会 ,并互派了客座教授和留学生。几年的交往中着重对韩国的油画发展状况和油画教学进行考察、比较和思考。我们从中国人的视角去审视西方油画在中、韩两个社会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度里植根、发展的情况以及体现在油画教学观念、意识、方法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油画基础与油画教学关系的比较与思考两国“油画基础观念”认识上有明显的不同。在我国主…  相似文献   

9.
李占卿 《云梦学刊》2008,29(5):102-103
语言民族化其实质就是争夺话语权,而中国油画语言的话语权优势就是中国油画艺术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方式和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的艺术精神.中国油画语言民族化的发展应当立足于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10.
历经对传统戏曲的语言形态及其艺术形式的摒弃,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中国现代写实话剧确立了自身的语言范式.通过对中国现代写实话剧语言范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戏剧形态的确立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从一个侧面去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及其形式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俞兆平的《写实与浪漫》,选择了“现代性”这个视角,抓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与浪漫这两个主要思潮加以论述。全书的核心论点是:写实主义能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取得主导地位,是因其符合科学主义在“五四”时期的泛化;浪漫主义在科学主义泛化的语境中只剩下抒情主义,不同于西方批判现代性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2.
新写实小说展现世俗化的生活,“为生存”的写作姿态取代了“为人生”的文学追求,知识分子放弃了对生活的批判和审视,体现出对世俗价值观的认同与屈从。而在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代社会,新写实小说宣扬的世俗价值观越来越大行其道。我们应该审视和批判新写实小说透露出来的世俗主义价值观,以“入世”的精神积极建设我们当代社会传递正能量、发挥动力作用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以近年来出版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为考察对象,对其中有关"新写实小说"的论述进行"细读",对不同文学史中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性质、基本特征、代表作家作品、生成逻辑、历史脉络、文学史意义等的论析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文学史对"新写实小说"基本形象的认识趋同,但是,对其生成逻辑、文学史脉络及其文学史意义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普遍焦虑。而厘清文学史中"批评化"的概念成为推进文学史写作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力图揭示新写实小说的整合特征.新写实小说在对中西各小说流派的兼收并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它是特定阶段中国文坛的理性选择,是中国真正的"现代派".  相似文献   

15.
新写实小说作家的"写实"意向为其极富个性化的文本写实方式创造出必要的前提与内核,在此基础上也就出现了诸如池莉的直白式写实、方方的理想式写实、刘震云的隐喻式写实和刘恒的宿命式写实等生成于新写实小说内部的多元的"写实"表达路径。本文选取池莉、方方、刘震云和刘恒等四位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及其文本作为个案,试图从"写实"意向与文本表达的角度审视之,力求重新认识新写实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俗文化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集中出现了一批以表现我国民间风俗为绘画对象及内容的极有影响的油画作品,中国油画家在以西方造型体系为主的油画创作的观念和方法中,融汇进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学理念,使中国油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用油画这种来自西方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中国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民俗文化,无疑是一种体现油画本土化的重要创作道路.而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通行观点认为,写实是图像叙事的重要手段,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认为,在中西艺术史上,写实传统有着自己独立的演进规律,图像叙事也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写实与叙事之间既相互关联而又时常分离.尽管图像的叙事功能向故事画提出了追求逼真的要求,但艺术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时常会被描绘的兴趣所吸引.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着丰富的图像叙事,但最生动、逼真的写实努力并不在人物故事画领域而在花鸟画中,这一现象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图像叙事与写实程度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4年第1期<野草>上发表的<聚餐>(作者杨猎)这篇小说,进行全息的文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视野的解读,指出了当代中国大陆新写实小说,对于社会转型期内广大社会生活群体--贫民、平民社会生活群体复杂社会文化心理特点的独特描写手法、分析视角和深层剖析,阐明了当代中国大陆文学作品出现的"由走出家因到荣归故里"这一新的审美价值取向追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晚清时期和世纪末新时期出现的两次非写实小说创作高潮,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精英面对现实的现代性焦灼情绪,世纪初的焦虑来自国家民族的存亡危机,世纪末的焦虑则来自人性的缺失危机.这种非写实叙事既开启了20世纪小说的功利性叙事,也开启了世纪末多元化叙事,在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多重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占卿 《云梦学刊》2010,31(5):115-117
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在油画创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从形式上,借用代表我国民族文化标识的瓷器的碎片、皮影等作为油画创作的语言元素,加以重新组合构成,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从精神内涵上,从油画创作中去找寻文化之源,去追寻文化的历史,通过对历史寻源,找寻到艺术创作的立足点,用今天的、现代的、原生态的观点和思想对艺术传统和历史进行新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