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农业的合作化战略:一号文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阅读十六个一号文件的基础上,按一号文件的提出时间对农业合作化战略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分析了一号文件中提出农业合作化战略的背景,并对一号文件中农业合作化战略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同时对一号文件中关于合作化战略的政策要点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合作化战略的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以期理清和把握中国农业合作化战略的发展背景、政策体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阅读十六个一号文件的基础上,按一号文件的提出时间对农业合作化战略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分析了一号文件中提出农业合作化战略的背景,并对一号文件中农业合作化战略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同时对一号文件中关于合作化战略的政策要点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合作化战略的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以期理清和把握中国农业合作化战略的发展背景、政策体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毛泽东倡导农业互助合作的理论原因和基本观点两方面论述他早期的农业合作思想 ,说明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主要理论贡献及缺限 ,有助于我们探索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后期产生弊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闻天根据当时东北农村实际和农民的觉悟程度,认为农业合作化必须分三步走;在坚持互助合作的同时,允许新富农经济在一定限度内的存在和发展;主张发展副业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这些思想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农业合作化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已快过去四十个春秋了每当人们议论这件事时,仍是众说纷纭。这反映了人们对这件大事的关切、重视,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现在,我仅就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几个问题如调动“个体经济积极性”与“互助合作积极性”、合作化与机械化、集中统一与分工管理、贫富差别与两极分化等谈一点自己的再认识。这些问题,有的并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它与农业合作化关系密切,探讨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必要性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的无比正确,以及对当前农村经济加快改革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坚持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我国解放前,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全国粮食产量只有二千一百六十二亿斤。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超过五千亿斤。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技术落后的情况。因此,在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的经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认为通过农业合作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紧缺问题;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对农产品、资金和市场的需要;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正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促使毛泽东不断加快农业合作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三里湾》写成于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到来前夕的一九五五年。这是作家赵树理根据自己在山西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时的生活体验所写成的一部反映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五十年代初期农村生活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重农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毛泽东认为,土地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根本问题,农业合作化是引导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国社会大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农村问题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农民生产互助、大生产运动探索了农业合作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全面推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并先后针对党内分歧进行了六次批评右倾或纠正“左”倾的工作,最终实现并巩固了农业集体化。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以“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为遵循、以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和苏联集体农庄实践为借鉴、以建立全部的巩固的中国社会主义为目标等三大特点,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人人平等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农村后续改革奠定了基础、农业大兴水利和农业支持工业优先发展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经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主要限于流通领域,包括消费、贩卖、信用合作社三种形式。这一时期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产生、生长的动因在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合作社问题有着清晰地认识,他们不仅提出详尽的理论设计,还在农村开展了具体实践,还提出了合作社发展的原则。回顾和反思这一时期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仍有宝贵的经验可以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如资金来源有限、监管缺失、管理经验少、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准入门槛较高等问题。因此,通过调查、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建议:降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准入门槛;扩大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加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控;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以期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们到荔浦县农村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发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两户一体”是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分户承包的家庭经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两户一体”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最活跃的因素,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两户一体”的大批涌现及其发展趋势据一九八四年九月底的不完全统计,荔浦县的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共有5345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3%。其中重点户有4897户;专业户有113户;经济联合体有335个。一九八四年“两户一体”总数比一九八三年增长了五倍多。如双江乡龙岭村共有29户,早几年只有一户种植磨茹的重点户。这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农村经济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就如何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党以邓子恢等同志为代表就提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经党的十一届六中会全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这种思想,认为“在当时和以后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蓬勃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走过了一段曲折复杂的道路,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诸多缺陷,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合作社仍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规范的社区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中国要选择适宜的模式,遵循合作社建立和运行的基本原则,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制。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晚年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展了马克思的农业合作化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这一理论对我国农业合作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农村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些成果对我国当前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贵州农村经济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难,抵御灾害损失能力弱,而农村保险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在农村的补偿及管理作用,农村互助合作保险模式可以作为突破点,进一步发展贵州农业及农村保险。本文分析了贵州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借鉴国内外农村互助合作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是指导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指导下,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国情农情,历经长期艰苦的历史实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遵从生产关系变革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愿原则;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营,创新合作经济实现形式;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其在实践上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在理论上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镜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一直提倡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的一次重要的经济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广大农村妇女而言,它又是一场深刻且成效极为显著的妇女解放运动。以镇江专区为例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如何借助国家力量,从思想、组织和生产三个方面对乡村妇女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和思想动员。由此,广大农村妇女从家庭劳动领域进入集体劳动领域,男女平等、同工同酬、提高妇女卫生健康水平等妇女解放的目标在实际需求中得以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强度大、频率高的国家之一。在人类发展史上,有一些基本理念为全人类所共同认同和珍视,互助合作就是其中之一。救灾防灾与互助合作,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谁最早把西方合作思想与中国的农村实际相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