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调皮并非就是多动症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找我看病的时候,问的都是同一句话:我的孩子是多动症吗?这是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很贪玩,平时动作很多,几乎一刻都不闲着。他们以为这就是多动症。俗话说:“七八九,嫌死狗。”意思是说7岁、8岁、9岁的孩子,调皮贪玩,连狗都嫌。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许许多多的男孩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王辉耀 《可乐》2011,(2):25-25
每次看到安琪、安东抱着麦当劳的汉堡、薯条吃得不亦乐乎,我就会问他们:"麦当劳是卖什么的?"两个孩子每次都会被这个问题弄得很郁闷。麦当劳卖什么?按说这个问题不仅对安琪、安东来说是个小case,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太简单的问题。只要是在城市,哪里没有麦当劳的店面?  相似文献   

3.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天津市一家食品厂今年推出一种新的冷饮产品,就是以两种人即“小秘”和“大款”作了品名,那名儿就叫作“小秘傍大款”。 这则报道讲:“一些孩子看到这种冰棍与他们平常吃的不一样,出于好奇拿回家缠着家长问个清楚,‘小秘’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要‘傍大款’?”结果是“让一些家长瞠目结舌”。孩子没法也不可能去问厂家,但当记者“前往生产这种冰棍的厂家问为何起这个名字时,该厂的员工对此表示无法解释。”他们还想问问厂长,“厂长又避而不见”。  相似文献   

4.
凡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人,都会遇到下述问题,即:知疑、探索、创新。如果把“知疑”看成是“认识领域”的,那么“探索”,就可以说是“实践、行动领域”的。而创新是知疑和探索的目标和归宿,为学术发展作出建树。我国早就有“学贵知疑”的治学主张,明代白沙先生陈献章还做过阐释:“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古人所以重视发现问题的“疑”,是把“疑”看作“知”的先导。我们从著名科学家的传记中发现,好奇心和发疑好问精神,是他们一个普遍个性。李时珍从小就有个脾气,看到了什么都要问,问也是究根问底的。就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在《本  相似文献   

5.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6.
征婚须知     
丛中笑:如今的社会也真够开放的。性博士:有什么深刻的感慨啊?丛中笑:深刻倒谈不上。前天与几个哥们儿在一起喝酒聊天。一不留神就把话题扯到性事上。他们问我,战斗力如何?我看看桌上的几个哥们儿,羞得满脸通红。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但当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大多数不问或者不会问。学生不问,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不懂得“学问相辅”的道理。一般来说学生不会问,不善问,是因他们所学(基础)有限,又不懂得问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比不知道     
“这根胡萝卜好吃吗?”餐桌上,每当兔子老妈这么问的时候,大嘴兔子都会一边“嘎巴嘎巴”地嚼着胡萝卜,一边含糊地回答:“还行吧。”“还行吧”已经成为她的口头禅。“这盘菜成不成哪?”“还行吧。”“老师讲的内容听懂了吗?”“还行吧。”“这朵花香不香?”“还行吧。”……这孩子的大脑一定是出问题了!兔子老妈到处寻找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阅读强国     
薛来彩 《社区》2012,(17):6-6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  相似文献   

10.
对孩子来说,或贫或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也是无从选择的。要是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时,成人社会就有意无意地加深他们的贫富意识,那么对穷孩子和富有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都可能起着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对穷孩子来说,强烈的贫富意识往往会使得原来就十分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而对富孩子来说,由此而生的盲目的优越感往往会导致他们成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小霸壬。  相似文献   

11.
一位父亲遇到了一个难题,他的未成年的孩子们要求看一部“少儿不宜”的电影,因为电影的主演是他们最喜爱的演员,而且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说电影拍得很好。电影之所以“少儿不宜”,是因为片中有极少量性和暴力的场面。但父亲一直都不同意,他甚至并不跟他们摆理由讲道理,而是摇摇头说一个字:“不!”那天晚上,父亲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尝一尝他制作的馅饼。他说,这些馅饼采用的是他们最喜欢的馅料,另外还添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孩子们问添加的是什么东西。父亲语出惊人地答道:“苍蝇。”不过,他很快安慰孩子说这只是一只很小的苍蝇,其他馅料则是绝对新…  相似文献   

12.
李红  钱江 《社区》2014,(30):18-19
项目名称 “福彩有爱”小候鸟活动项目 项目背景 在浙江省德清县,每年都会有很多留勺叫L童来这里与打工的父母团聚,人们称这些孩子们为“小候鸟”。“小候鸟”到来,虽然能看到父母,在父母身边生活一段时间,但父母要工作,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照顾他们,“二次留守”成为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他们原本就对环境感到陌生,无法很好地融入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襄型羞名诗人阿拜的“阿拜箴言录”中关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和智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养一条金鱼     
生命的维持是需要快乐的瑞典的小学里有这样一堂课。老师让每位学生养一条金鱼,每天,老师都会问孩子们:“你们的金鱼快乐吗?”然而一个月后,许多孩子养的金鱼都死了。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组织或群体的日常活动都会带着深层目的,并蕴含着成员认同的一套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和目的生成了这一组 织或群体共享的愿景。研究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通过判断性抽样选取广州市M 区一所公立幼儿园一个中班儿童群体为研究 对象,发现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中儿童同侪群体的愿景是争做“听话、安静、动作快、知礼、友爱、坚强、勇敢“的“乖”孩子。 “乖”/不“乖”是儿童群体的一种身份边界,“乖”这一符号能够转化成象征资本。儿童同侪群体愿景是儿童对自我的体认,表 现出文化归顺意识与“他性“特质,儿童群体构建的“乖”孩子形象,其隐含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意识构建,是 儿童同侪群体集体生产的童年知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17.
有些家长常用“奶味语言”(儿语)跟幼儿对话,如“吃果果”、“坐车车”、“睡觉觉”等,以为这样说孩子容易懂容易学.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干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学什么都是同样难懂或同样容易.你不说“好玩”说“有趣”、你不说“化了”说“溶解”、你不说“好看”说“美丽”,听多了他一样领悟.有位妈妈在儿子刚满8个月时就开始常用较深、文雅的语言与他对话,坚持不懈.待孩子会说话后,发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孩子强,且能  相似文献   

18.
最佳动物     
父亲和两个孩子在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突然来了灵感,就问孩子:“我来考考你们:世界上许多动物中,哪些动物是既能给你们肉吃,,又能给你们皮鞋穿的?”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需要     
各种理论所设想的有关孩子的需要的规范或标准是什么?或者,因为满足需求的义务需要正当的权力,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假定只是为了防止孩子伤害他们自己或不推进他们自己的善,父母才对孩子拥有权力,那么,“伤害”和“善”的标准是什么?在这方面,“善”必然涉  相似文献   

20.
就在一批所谓“80后”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时,“90后”一词便已频频跃入人们的视线。“90后”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或许称他们为孩子更为恰当。“90后”说:上课、写作业、吃饭是人生三大痛苦。快乐,一个简单的字眼,却是许多“90后”孩子最感奢侈的东西。他们的童年没了许多父辈曾拥有的那些“掏鸟窝、穿新衣、吃雪糕”等简单的快乐,而他们的父母又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绞尽脑汁地规划着他们的未来,实施着深信不疑的教育方式,心甘情愿地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有家长也感叹:这代孩子的童年被提前消费了,小小年纪感受到的是成人世界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快乐显得是那么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