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派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派文学从严格意义看是现代上海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体而生动地演绎着上海在空间结构上传统的“城”与现代的“市”的边缘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边缘性、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商品文化”的边缘性。海派文学的基本性状诸如反叛性、竞争性、松散性、实利性、装饰性等较之上海文学的其它成分,更可以从上海文化精神中寻得大部的一致性。它是一种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都市文学,因而更鲜明地呈现出力图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而海派文化不仅彰显了上海的文化底蕴,更是我国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上海市设计创新政策的落地与推进,上海的本土设计逐渐在全球设计界崭露头角,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海派设计特色。本研究从实用主义设计哲学出发,分析了海派文化熏陶下,海派实用主义设计的兴起,进一步探讨了海派实用主义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途径,为海派创新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派插图是对海派小说中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的图解与艺术表现。海派插图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中国开现代性风气之先。海派插图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反映,体现了人们对现代化的渴求;海派插图对人体的表现,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人体审美。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国际政治学概念。全球化时代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海派文化正在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源泉;海派文化让世界重新认识上海和中国,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6.
海派电影文化源自海派文化。本文从上海地域文化背景着眼 ,较系统地阐析了海派电影诞生伊始便形成的“影戏”、“传道”两个传统 ,开拓性、务实性、随俗性等美学特征 ,以及上海观众审美心理随时代发展而嬗变的内在动因。文章指出 ,只要挖掘和弘扬海派文化融汇百川、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 ,克服其负面影响 ,海派电影文化当能走出目前欲振乏力的困境 ,迎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海派文学是在中国古代市井文学精神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开埠后的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都市文学,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宽容趋时,勇于创新,反映了都市市民多元的文化需求。在21世纪,我们应该弘扬海派文学精神,创新海派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海派文化是一种融合式文化,是上海城市发展与产业形成过程中的上海精神体现。经调查发现,海派文化中的时尚精神是民众普遍认同的核心。要持续以时尚精神传承海派文化,则可从传统海派时尚元素的发掘与回归、精良海派设计理念的复兴与创新及精致海派消费产品的制造到创造三个方面入手。对于海派产品的未来设计走向,可从服饰时尚、科技产品和民族品牌三方面重点着手:以海派服饰比肩世界时尚、以海派产品融合数字科技及以海派设计重塑民族品牌。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大时代背景下,海派文化将继续以其深厚的城市精神内涵驱动上海产业发展的强劲走势。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12,(24):50-51
陶武平是上海申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外贸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名誉院长、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他被人们认为是海派大律师的代表。神机妙算刘嘉玲案1 992年夏天,刘嘉玲到上海拍摄电影,意外发现汕头雅丽丝公司的广告宣传品上都印有她的肖像,这些宣传品竟摆放在华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创作在百姓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与此同时,韩剧、美剧等国外电视剧精良的制作和在国内的盛行,让国产电视剧在创作上越来越暴露自己的劣势与不足.从电视剧创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以韩剧和美剧为代表的国外电视剧的创作进行分析,来谈我国电视剧在国外电视剧创作上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海派文化目前在国际上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海派文化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力主要从三个层次体现出来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影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海派文化走向世界的最重要渠道是人际交流,主要包括两大群体,一是海外上海人群体,二是世界各地的老外“上海人”群体。要扩大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两大群体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扩大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发掘海派文化发展史上积累的国际资源,继续积极拓展国际文化交流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而多样文化的竞争互补则是海派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扩大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城市建设中,继承海派文化的历史传统,拓展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拓展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应该注重营造宽容创新的文化生态、创造动态的有意文化传播、建构文明多元的市民文化,才能真正拓展海派文化国际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思想研究会、《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有关部门、《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联合发起的“海派”文化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八、十九日召开。上海学术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海派”文化的规定性、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前途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同志认为,“海派”文化是一种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近现代文化;它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精英一词指的是人类经过竞争的苛刻选择之后,留下的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精英集团"历来对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上海的外来精英这个群体的存在,是海派文化包容的结果;这个群体的发展,又为海派文化注入了新鲜内容,从而成为海派文化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5.
鲁迅论海派     
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文学派别而存在的海派曾发生过广泛的影响。这个派别萌蘖于十九世纪后叶“十里洋场”的上海,至建国初消弭。它拥有庞大的作者群,创作了成千部小说,有些作品产生过家诵户读、街谈巷议的轰动效应。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投身文坛的一些青年也深浅不一地受到海派文学的浸润。面对这样一个持续时期长、作品数量惊人、且占有较大消费市场的派别,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奠基人的鲁迅不能不对它有所关注与批评。由于新文化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任务的繁重,鲁迅尚未有时间和精力对海派文学作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但凡著文论及海派之处,均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学习鲁迅有关海派文学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派文学的历史渊源、海派文学创作的特点及它受褒或抑的缘由。  相似文献   

16.
论"新海派"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40年代上海文坛以张爱玲、徐訏、无名氏为代表的作家群宜称为"新海派"作家群,因为他们的小说既表现出鲜明的探索性和先锋性,又溶合着明显的商业性和媚俗性,这正是"海派文化"的特征.当然相对于10年代的"鸳鸯蝴蝶派"和30年代的新感觉派来说,他们又体现出一种新的历史超越与综合.具体到每个作家的艺术追求又表现出不同的侧重与个性.  相似文献   

17.
“海派文化”学术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派文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所蕴涵的时髦(或曰“现代”)、求变、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十分突出。目前,上海正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致力于发展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文化底蕴是不行的。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正在于对“海派文化”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以彰显“海派文化”的特有魅力,服务于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都市大众文化与海派文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民社会的出现 ,使上海在 30年代形成了以中等阶级为代表的都市大众文化 ,海派文学是其在文学上的代表。内容上有世俗写作的倾向 ,对市民经济属性、世俗生活价值与大众生活的平均状态颇多体认 ,并带有消解主流文化的倾向。海派文学表明了五四新文化在都市商品社会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旗袍的源头可上溯到春秋战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半殖民化、商业化的上海社会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具有浓厚的商业化倾向,独特的文化环境推动了服饰的发展。受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和商业消费因素推动,旗袍得到了改良,发展成为现代旗袍。海派旗袍具有端庄、典雅、韵秀的审美魅力,成为当时女性主流服装,也成为现代旗袍的代表样式。当代服装设计师只有把握民族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色,才有可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有了进一步的细分和发展。本文以我国目前的实际电视剧制作水平出发,与韩国的电视制作进行比较,分析目前我国电视剧创作上,对于之前的经典“韩剧”流行模式的复制模仿、重新组合拍摄的潮流现象,并指出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总结经验,对比中韩电视剧制作和编剧内涵上的差异,对我国的电视剧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思考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