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遭遇 ,与今天我们正在发展着的新潮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既有着相似之处 ,也有着许多不同。茅盾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接受方式和经验教训 ,同新时期新潮文学对于现代主义的运用和借鉴具有论题的可比性。这一论题此前是被学术界所忽略了的 ,因此 ,比较两者在接受方式和社会背景、哲学观念、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并非一种普通的阅读理论和文学史理论,而是在审美现代性的文学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美学理论。它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吸收文学经验,又从康德、席勒、韦伯和马尔库塞等人的手中接过美学批判的旗帜,将其转化为文学接受的命题。无论是对社会秩序的批判,对审美感性的培养,还是对释义多样性的宽容,都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动机。只有将其放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阐释,才能正确理解其理论蕴含,评价其是非得失。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既有异曲同工之点 ,也有大相径庭之处。二者能有许多相契之点的重要原因是它们根植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和时代生活中。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都主张历史与美学并重 ,反对割裂文学的历史属性和美学属性 ;在对文学的存在性状的探讨上都主张文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双向的过程 ;在对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等问题的探讨上也颇多神似之处。但是接受美学过分夸大读者在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有对文艺现象作孤立、片面、抽象的观照之嫌 ,仍未突破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则力主对文艺进行宏观总体、辨证全面的把握 ,反对任何极端化的文学见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当代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 ,接受美学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执著于形而上追索的古典文化精神。二者在文学生产、读者、文学发展等问题上也颇多异趣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论,发现了读者的重要性,恢复了文学从。“作者——作品——读者”的完整过程·接受美学者认为:首先,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者——作品、作品——读者两个环节,即创作与接受两个阶段。其次,接受过程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动的推动文学创作的过程,读者也是创作主体。再次,文学接受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社会接受是个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文学的接受既受作品的制约,又受读者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六方面探讨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的意义。一、接受美学有关文学接受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的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启迪。二、接受美学的文学本体论与翻译研究。三、接受美学有关文化圈与读者群的论述与翻译研究。四、接受美学有关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性。五、接受美学有关潜在读者制约、左右作家创作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六、接受美学有关意象——语符思维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写,常常被视为一种文学现象或文学技巧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在后工业社会的当下,在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成为弥散性文化背景的语境中,重写具有的哲学和美学意涵正日渐凸显.从哲学层面看,重写不仅是人的生命状态,更代表了人们对于“真”的执着探求;从美学层面看,重写则意味着一种含混的和由互文性造就的虚无的审美愉悦;从文学层面看,重写既关涉文学的本质,更是文学的表现形式.在重写成为流行文艺市场不断出现的现象的语境中,重新审视其多层面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鲍姆嘉通在"aesthetics"一词中加入"美的思维的艺术"的含义有着特殊背景,他以"美"的名义拯救西方传统哲学所鄙视、压抑的感性.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哲学变革的深入,强调感性意义的文艺美学已成为西方美学的主流之一.西方现代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追寻一种非概念的、超理性的智慧和人生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现当代,由于美学承担了特殊任务,其感性之维经历了沉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方面,系统阐述了汉末诗坛奇葩<古诗十九首>的美学风格.认为悲凉慷慨构成其典型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建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以来,王国维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现代性特征。其学科性文学批评体系主要体现在:确立了文学的审美"独立"论,摆脱了"依经立义"的教化论文学批评方式;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学语",他从叔本华哲学美学那里借用了不少批评概念,并对之进行中国化改造,使其学术话语既中又西,具有学术的新颖性。此外,还运用了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跨学科方法研究一切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对韩孟诗派的接受不仅可从个体接受的角度去考察,更须从群体角度认识其特殊意义。推名、唱和、联句、拟作是欧梅群体接受的主要方式;诗歌表现手法和形式技巧、美学风格、创作理论等是其接受的主要内容;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革新诗风的强烈愿望、相似的生命体验和知己之情是其接受的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11.
儒家经典《论语》蕴涵了丰富的接受美学思想,其接受关学思想以“仁”为哲学基础,在一种具体阐释人生道德和哲学的形式下,从作者、作品和读者之维进行具体的展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接受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尧斯所创立的接受美学已经问世近半个世纪,它的魅力和影响遍及全世界。本文力求在分析尧斯接受美学理论的哲学来源、心理机制的基础上重新剖析期待视野的巨大功用,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来审视文学的流变,并对期待视野的未尽之处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翻译理论一直以忠实于原文、语言的艺术性作为评判译文的标准,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事实上,译者在选择某种翻译策略时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读者是其关键因素之一。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其目标读者群体,与目标读者进行虚拟"对话",并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对读者所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了解程度,来猜测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理解程度。本文试图结合霍克斯版的《红楼梦》译文,以园林文化翻译为主题,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译者对读者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三个维度的关照,借此来阐释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尤其对文学翻译,不同语言背后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的转换是其研究必不可少的对象.目前,已有学者把文学翻译与接受美学、比较美学、文艺美学和文化迁移美学这四类美学理论结合做了研究.本文就从这四个视角出发对我国文学翻译美学的发展做一梳理以明其流变,并因翻译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提出了从交际美学和实践美学这两个新的美学视角研究文学翻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诗性是中华美学的重要根基,其对意象和感悟的重视和把握使得模糊修辞成为汉语文学表现的主要形式,模糊美因此成为汉语的重要审美特色。针对汉语模糊美感在英译中的磨蚀缺憾,本文从美的生成与接受之审美主体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诗性"与"理性"的审美意识差异是导致汉语模糊美感在英译中磨蚀的根本原因;从读者接受角度分析,汉语"诗性"的模糊美感对于"理性"的英语读者而言势必出现审美接受限度。"诗性"于"理性"的消遁具有其哲学与美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学派,由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等五名文学理论家所创立。1967年尧斯于其所在校发表的题为《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的演讲,首次提出“接受美学”这个概念,并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宣言书和理论纲领。1972年德语学者在西德斯图加特市召开学术交流会,大会十个议题中有两个议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科研与众多中外美学家的启示中,可以感到中国古代的气本论生命哲学与美学相异于西方古代的实体性美学.本文从中国古代内陆的地理环境、农业社会背景以及与之相应的气本论生命哲学背景探讨了生命论美学产生的必然性,并从养生理论、气韵生动之艺术理论以及民间艺术等多角度论证了中国古代生命论美学的内涵,最后从后现代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文化的转型探讨了中国古代生命论美学在建设当代生态美学与身体美学中的重要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学理念的转换.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要求读者与原作者、译者共同创造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背景,针对文学翻译语言规范化与文化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来探讨翻译中的美学"韵味"及"审美"意义,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历史渊源是杂多的,但康德美学文艺学是其主根。刘再复接受了康德主观唯心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影响,也接受了康德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论理学美学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理论方式都是以自己的哲学理论为根据而提出审美理论,从哲学的问题推演出美学问题。离开传统哲学就无法理解传统美学,离开理学的哲学问题,就无法厘清理学的美学问题。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美学是一种审美哲学,而非审美规则,我们不能站在文学家或者文学批评家的立场来看待和评价理学美学,而应该站在文化的立场来认识和理解理学美学。理学美学既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美学,也是一种美善结合的伦理美学,同时还把"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作为其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化、功能化和思辨化,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