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这些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不少重要的变化,八九年,在一份对我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三所著名大学的学生所进行的大调查材料中,认为“自私之心人皆有之,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它是促进社会的原动力”的,分别为50.49%,47.83%和44.44%;对于“您认为人生的追求是什么?”有24.75—37.36的大学生回答:“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对于“您主张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有65.09—73.74%的大学生回答:“利己不损人”(参见《回顾与思考》北京大学版社,第177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8-22
财富利己主义是指一种以自私自利地占有物质财富为核心价值取向的道德价值观念。它可以区分为合理的财富利己主义和极端的财富利己主义。适当占有物质财富合乎财富伦理的内在要求。财富伦理反对的是极端的财富利己主义。以极端自私利己的方式占有物质财富不仅违背财富伦理,而且可能违背法律。从财富伦理的角度来看,财富利己主义的合理性边界就是它的道德合理性边界。 相似文献
3.
财富利己主义是指一种以自私自利地占有物质财富为核心价值取向的道德价值观念。它可以区分为合理的财富利己主义和极端的财富利己主义。适当占有物质财富合乎财富伦理的内在要求。财富伦理反对的是极端的财富利己主义。以极端自私利己的方式占有物质财富不仅违背财富伦理,而且可能违背法律。从财富伦理的角度来看,财富利己主义的合理性边界就是它的道德合理性边界。 相似文献
4.
合理利己主义辩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雪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7-73
合理利己主义是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从个人和社会利益的一致中确保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理论。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合理利己主义最终必然陷入困境:或者是走向极端利己主义;或者是放弃利己主义,走向自我牺牲。人性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尽管人有动物一样的自私、利己的天性和追求,但人却能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规范这种追求。道德是依据人的内心信念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合理利己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不可能“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6.
这些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不少重要变化。1989年,在一份对我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三所著名大学的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材料中,认为“自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支持者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辩护士之间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论据,大致如下: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鼓励甚至必然导致利己主义,并使得利他主义行为很难产生甚至不可能产生。市场辩护士回答说,虽然市场促使个人按利己主义方式行事,但是这种利己主义行为会使机遇增加到最大限制,使每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得 相似文献
8.
9.
关洁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2):40-43
合理利己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道德观、价值观 ,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模式 ,在理论上显然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中 ,将长期存在 ,因此 ,必须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正确对待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郭永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对于利己主义,我们不仅要揭示其经济根源、阶级实质,而且还要研究其认识论根源,搞清其认识上的失足之处。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论根源在于:抽象主义,即把抽象的必然性当作现实的必然性,把人的某一抽象属性说成人的本质;自然主义,即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道德属性;感性主义,即把感性欲望视为人的思想、意志的唯一基础。“高尚行为自私论”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在对德行动机判断上把“因德而乐”和“为乐而德”相混同;把个人意志和利己动机相混同。伦理利己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混同;把整体与部分的逻辑关系简单地套用于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概念上没能区分“我个人”和“每个人”。 相似文献
11.
12.
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不过短短80秒的时间,就把成千上万的生命埋入了废墟,使无数的住房变成了瓦砾。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在那生与死的较量面前,我们的祖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考验向世人表明,我们的党是与人民心连心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杜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454-458
作为一位富有道德诉求的小说家,菲尔丁在《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和《阿米莉亚》三部主要小说中明确提出了"美德有报"的伦理思想,其中蕴涵的道德奖励意味,深刻反映了这一思想所具有的利己主义特征。与注重观念推演的伦理学家不同的是,菲尔丁充分关注利己主义道德行为展开的具体情境:他强调主人公的仁善动机源于自然的感性冲动,并通过助人美德客观效果的讲述,提出了助人才能助己、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相结合的基本模式。而其中有关强调情感而非物质的现实报偿及荣誉问题的描写,也充分反映了菲尔丁为主人公道德成长寻求价值回馈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14.
15.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利己主义者的不同表现:显性的和隐性的利己主义。作家又是在两种情境中对显性的利己主义进行描绘和刻画的:即面对生死与否的利己主义选择和非生死关头的利己主义选择——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选择。通过对其小说中进化后的利己主义和原始的利己主义的分析,对芥川创作的潜在意识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任强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65-67
伊阿古是莎士比亚<奥塞罗>剧中的反面人物,他是阴谋家、辞令家、行动家,同时又是心理学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伊阿古自私和刚愎自负的性格及莎士比亚创造这一形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小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2):32-3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采取了绥靖主义政策,企图将苏联首先拖入对德国的战争,苏联被迫实行了民族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在苏德发展关系的过程中,苏联只顾及自身的安全,不顾及欧洲的安全,只攫取领土、资源和人口,不顾及国际正义与责任,大力发展与德国的战略关系。苏联采取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催化剂,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建立的绊脚石,是强权政治的遮羞布,在后果上,它与英法的绥靖主义政策有异曲同工之效。 相似文献
19.
面对恐怖主义泛滥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芹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4):18-20
自 9·1 1事件发生以来 ,各国的恐怖事件层出不穷 ,这对世界的文明与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并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如此泛滥的恐怖主义为什么会出现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些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本文主要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能找到解决恐怖主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如今,网上儿童色情犹如洪水猛兽,冲击着日本的计算机网络,使日本背上了世界儿童色情发源地的恶名。 无孔不入的儿童色情毒流 一天,日本东京都警官庆滋五斗打开“东芝”便携式电脑,按动英特网上的箭头至雅虎,开始搜索起来。他在“成人”字母下一点,旋即屏幕过滤网址,其中不少网址后缀上都附有“JP”的警告语,五斗警官在代号为“lolitas”的名字上点了一下,主页画面随即出现了一位穿海军服的清纯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