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伦理学和环境运动曾长期以来聚焦于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环境正义概念出现把环境问题重新拉回到了人与人关系视域中,进而把环境正义理解为对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的分配公平问题。这样一种理解虽有其显在的合理性,然局限于分配关系与人际关系的环境正义,容易忽略正义在生态领域呈现出来的内在多元性,用生态正义概念替换环境正义概念的长处在于前者能更充分体现这种多元性。生态正义的主体不仅包括当代人、未来的后代还包括非人类自然;生态正义的类型不仅包括分配正义还包括承认的正义、参与的正义;生态正义的原则包括人际正义原则、代际正义原则、全球环境正义原则、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正义原则。一种多元的生态正义观念,更有利于在实践上指导环境领域内正义运动的多样性诉求。  相似文献   

2.
生态正义是正义理论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变化的新格局,也标志着对生态危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的认识或反思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多元承认视野中的生态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温茨以"同心圆"框架喻示了一种以亲密性为间距的正义论,并将之付诸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有着重大价值的生态正义理论,但其中的问题在于对社会结构的群体划分仍然不明确。从承认正义的多元认同出发,把经济的、文化的以及政治的因素理解成为一个整体,倒是能为生态正义的社会实现提供当代性的清晰视角。  相似文献   

4.
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符合生态学需要的生态学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前提,提出了社会正义与环境正义联盟的方案.他认为,阶级斗争的角度是当前寻求生态正义的革命主体的正确思路,无产阶级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福斯特关于生态正义理论的理论努力对于我们当前思考带有全球性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分配正义问题的生态视野与马克思的实践视野在对象、立场、方法、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又具有哲学上的超越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生态视野中,分配正义问题的哲学基础和前提从自由主义和财产私有原则转向更为深层的生态原则,从而揭示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力和贡献原则背后的生态结构。分配正义遵循生态原则而展开,由此,多元社会体制下多种分配形式诸要素及其关系的正义性问题在生态视野中得到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正义理论,大都可从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理解,这两种正义原则之间的张力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由于人类历史既是自然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且自然发展原则主要体现差异性原则,社会文化发展原则主要体现同一性原则,因此,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的生成与统一,本质上是自然与社会文化相互、共同作用基础上的生成与统一,这决定了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发展的三个显著特征:从相互竞替到协同并存、从浑然综合到相对分工、从自在运动到意识参与。  相似文献   

7.
生态正义是正义理论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变化的新格局,也标志着对生态危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的认识或反思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生态正义关注的是我们生存的前提和环境以及我们生活的基础。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所谓生态观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所谓正义的"不正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反映的是资本的自由,而非劳动者的自由,呈现的是"自由市场"的不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所造成的责任灾难使穷人为全球气候遭到的破坏付出了最为沉重的代价和成本。因此,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当下中国的生态正义的核心,我们只能从整体的视角出发,从"命运共同体"的境域出发,实现生态正义,构建正义生态的世界秩序,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的正义的统一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理解生态伦理内涵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生态伦理走向实践的桥梁。生态正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正义;种间正义;人际正义。人与自然的正义是指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做到享用与关怀的统一。种间正义是指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权利,人类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物种。人际正义是指不同群体的人在生态实践中权利与义务的平等、贡献与索取的对应。  相似文献   

10.
生态正义与生态文明都是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全球问题、探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途径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生态正义问题缘起于人们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方式,特别是那些以牺牲他人或子孙后代的生态环境来换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良好的做法.自生态正义问题产生以来,它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实现生态正义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以人为本这一共同的根本价值取向,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得实现生态正义与建设生态文明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建设生态文明内在地要求实现生态正义,实现生态正义又构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黄明健 《东南学术》2006,(5):131-137
法哲学是以正义为核心的学问体系,一切法哲学都要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问题.生态法哲学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萌芽、发展的.生态危机的现实存在和生态哲学的理性思考,形成了生态正义观念.通过对生态正义理论向度的探索,可以发现作为整体公平的生态正义其内容应包括代内正义、代际正义和自然正义.而生态正义秩序的建立,则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类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负有保护地球环境家园的共同生态责任。然而,生态环境区域间差别和同类主体区域内差别的存在,导致同类主体在环境利益分配和环境风险分担上的不公平。环境正义的实现不仅要求同类主体承担共同的生态责任,而且要求它们承担有差别的生态责任,这是普遍正义和个别正义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的正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正义理念既有对"形下"的不正义现象的现实批判,设想了实现正义的现实之路,又有对正义的"形上"研究,探寻正义的人性前提,论证正义原则的形上根据,设想正义的"形上"境界;包含于马克思政治观点中的正义理论,作为马克思在现实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正义的意识形态性,而且体现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根本性特质.就根本而言,如何看待人就会看待正义;正义的原则只能在历史中寻找,不存在任何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正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生态正义不是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亦不是以一切环境因素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正义,而是狭义的环境正义,即以生态环境因素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正义。生态正义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权力维度三重呈现维度。时间维度的生态正义包括代内生态正义和代际生态正义,是从纵向的角度考察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构成生产力发展形式的生产关系和理论上存在且具有现实可能性的高级别的生产关系;空间维度的生态正义包括国度生态正义和国际生态正义,是从横向的角度考察一国或一地区内的生产关系和一国或一地区同他国或他地区之间的生产关系;权力维度的生态正义指女权生态正义,是从权责的角度考察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正义理念既有对"形下"的不正义现象的现实批判,设想了实现正义的现实之路;又有对正义的"形上"研究,探寻正义的人性前提,论证正义原则的形上根据,设想正义的"形上"境界;包含于马克思政治观点中的正义理论,作为马克思在现实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正义的意识形态性,而且体现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根本性特质.就根本而言,如何看待人就会如何看待正义;正义的原则只能在历史中寻找,不存在任何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正义社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非正义性和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内在缺陷时,明显地诉之于一个理想的正义标准:基于每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原则。一切社会形态及其生产方式的正义性都能够按照它们接近这一标准的程度而得到评判。按照这一理想的正义标准,在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从形式上来看是非正义的,而且从实质上来看也是非正义的;在人类历史的第二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从形式上来看是正义的,但从实质上来看却是非正义;在人类历史的第三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从形式上来看是非正义的,但从实质上来看却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17.
程序正义是衡量城市生态治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城市生态治理的程序正义,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方法与步骤实现公众的生态权利。由于认知水平、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专业化程度等原因,城市生态治理中仍存在程序正义不足等问题。实现城市生态治理的程序正义,需要承认多元正义观、深化公众参与、规范生态治理、推进生态制度建设。推进程序正义,需充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  相似文献   

18.
传统以利益至上为价值导向的功利主义科技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正义向度不足。当前,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需要坚持以正义为伦理关怀的生态科技观,关注环境和人性,以实现科技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从历史维度审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为坚持以正义为方法论导向的生态科技观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网与生态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命与所有非人类生命物种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和正义共同体。在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存在着公正地对待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生态正义之责任。由所有生物共生形成的生命之网则是产生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环境利益的根源。在生命之网因人类各种活动的破坏而面临瓦解的危机情势下,人类如何与非人类生命实现共生,是维护生命之网的完整,从而保障生命共同体整体利益的一种首要的和最根本的生态正义。以共生为基础的生态正义对人类环境正义的实现也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生命共同体中的伦理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正义是生态伦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实现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公正问题。但环境正义没有对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正义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因而需要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深究伦理正义。人类对自身的环境正义和对非人类生命的生态正义需要加以有效地调解,其调解的基础规则就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共生的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