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勇斌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5):1-8
苗族历史的主要记述形式,是散布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但如将口头文学作为历史的资料运用,在可信度上则有问题。文章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一种理解口头文学和解析其历史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中国苗族三大方言区的服饰形态杨苗族服饰是该民族的外部形象标志,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结晶,具有许多人类早期服饰的特点,能提供颇为丰富的早期服饰标本,对探索人类服饰的进化历程,尤其是苗族服饰发展的历史,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根据1982年《贵州苗族服... 相似文献
3.
4.
论黔东方言区苗族服饰文化与其生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2):15-18
自然不能创造文化,但可以稳定文化,甚至可以模塑文化。黔东南苗族的服饰特点与其生 存环境的关系便是一个例案,该支系苗族历史上被泛称为“黑苗”,乃是其衣作特点的表现,这一特点又与 其生息于大山箐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历史进程中,随着自然的退却,社会化的进一步实现,苗族服饰 又具有了诸多社会性特点,这乃是苗族文化适应社会环境,自觉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胡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4):122-123
关峡苗族平话的特色词从多角度展示了它与古汉语源远流长的血脉关系、语言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土气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 相似文献
7.
谢荣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753-757
以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中反映语音的资料为对象,我们发现,东冬合韵与方音有关,带有楚方言色彩,楚方言中幽部与东部相通、冬部与阳部相叶、东部与蒸部相叶的现象更能说明楚方言里东冬两部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绝非偶然,东冬合韵的性质也必然需要从方言角度加以认识与解释,而且当我们将东冬两部置于他们各自与其它韵部的联系中时,这种系统而有规律的关系网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东冬合韵的方言性质。 相似文献
8.
9.
陈仁俊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2)
中国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家族是以婚姻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我国古代社会,姓与氏最初是分开的.《通志·氏族序略》”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践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 相似文献
10.
章惠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古人的姓氏甚为复杂,对阅读文史典籍特别是先秦文史典籍带来很多烦难,了解古代姓氏的情况,具备一些姓氏知识,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史典籍无疑是有好处的.近、当代有些学者、教授把研究氏族问题看作是研究我国历史特别是先秦史的一把钥匙,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姓氏产生于原始社会.姓是母系社会用以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说文解字》中“姓”字从“女”、从“生”.在母系为中心的社会里,人们只“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持君》)子女都继承母姓.上古的姓多是从“女”旁.如:姚(唐、虞)、姒(夏禹)、姬 相似文献
12.
13.
14.
麻勇恒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5):130-133
医学人类学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潜藏在人类医药知识体系中“医行为”与“药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结,并寻求对医药现象的文化注解,而且,这一注解过程本身是完成医学人类学理论建构的重要环节。但是,这一过程的完成却离不开对相关民族生命意识的探讨。因为,特定民族的医药知识体系是该民族生命意识“锁定”下的文化建构。本文拟对东部支系苗族的医药个案以及在其语言、亲属称谓、宗教仪式等所表征的生命意识之注解为例,试图展开对苗族生命意识衍生的医药逻辑之理性说明。 相似文献
15.
霍晓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11-18
明清以来苗语东部方言区民间文献在古歌、古老话、创世纪史话、民间故事等口述材料的基础上,增多了用汉字记录的科仪文本、地方志、家谱、碑刻等。这些文献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出地方社会的真实样貌。它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场域中形成并传承,通过口传心授、文治教化的方式,承载着各族人民历史记忆、生产生活经验,反映出儒家思想和礼制规范。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地方教育促使国家自上而下和地方从下到上双向地实现了礼俗互动,重构了地方知识谱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方教育的发展,是地方教育的应有之义,为地方教育提供内在指引。地方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外在助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频共振地强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归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6.
乔全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17-21
晋方言从官话中分出作为全国十大方言区之一已近二十年。探讨晋方言区的形成是深化晋文言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文章从历史政区、秦晋系属、地理地貌和交际可懂度低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晋方言形成的原因,研究晋方言区的形成还可能有益于晋方言归属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袁俊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327-330
姓氏合一现象的出现是战国时代的产物,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与姓氏制度本身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贵族和庶人阶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姓、氏所代表的血缘关系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制约作用渐渐弱于政治、经济的一个漫长过程。姓氏合一的完成标志着新的现代姓氏制度的确立。我们在探求姓氏合一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时,不仅要从姓、氏自身含义的变化上寻求答案,更应当从周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与姓氏制度的联系及相互影响上着手。 相似文献
18.
19.
何光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姓氏是人类由原始公社制社会进展到氏族社会的新产物,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的新曙光。上古时候,人类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和凶恶的猛兽,获取食物,以求生存下去,不得不联合邻近的人群居,进行集体劳动,并创造了一些粗简的石器用具。随着捕获物的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劳动团体中开始了自发性的分工,妇女们为了抚育好小孩及主管储藏物质,就形成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氏族集团。而男人因偏重于渔猎,就进一步发明创造了弓箭和陶器,从而巩固了氏族制度,扩大了氏族集团。由于氏族集团的不断增加,这个氏族集团与那个氏族集团之间的频繁交往,就逐渐形成了繁杂的人际关系,要保持和促进这种人际关系的进展,就需要创造一些符号标记和象形文字,才能表达原始社会人们的意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经把弓箭在打猎上的使用和陶器的制作,看作是原始社会及其文化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妇女为主体的母系氏族制度的形成,使人类初步知道了血统亲缘关系,于是就出现了集体供奉的“姓”来代表一个氏族集团。“姓”的出现,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