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江,这是被《水浒》作者精心歌颂的人物,多次借众人之口赞他是扶危救贫,“仗义疏财”、“忠义双全”的“呼保义”。那么,宋江的“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从他亲手用药酒把李逵杀死一事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当刽子手的屠刀已经举起,眼看宋江就要人头落地的时候,是李逵第一个跳进法场。出生入死,把宋江救了出来,使他死里逃生。他是宋江的直接的救命恩人。在以后的无数次战斗中,李逵同样是一马当先,无所畏惧,奋勇杀敌,为梁山泊起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偏偏死在口口声声“义”不离口的宋江手里,这不是不可思议吗?其实,并不奇怪。以宋江为首的投降派,为了推行投降主义路线,就必然要出卖革命,屠杀  相似文献   

2.
忠义是《水浒》宣扬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基础。宋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理想人物。宋江曾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忠义正是宋江反动思想的核心,宋江成了忠义的艺术标本。《水浒》为什么不讲一个朝廷大臣(如包龙图或宿元景之类),而要讲一个山上“盗魁”来集中鼓吹忠义呢?作者又是怎样在这个“盗魁”身上展现忠义的呢?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忠义的特异标本呢?  相似文献   

3.
忠义是《水浒》宣扬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基础。宋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理想人物。宋江曾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忠义正是宋江反动思想的核心,宋江成了忠义的艺术标本。《水浒》为什么不讲一个朝廷大臣(如包龙图或宿元景之类),而要讲一个山上“盗魁”来集中鼓吹忠义呢?作者又是怎样在这个“盗魁”身上展现忠义的呢?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忠义的特异标本呢?  相似文献   

4.
宋江形象是复杂多变的,他既是一个历史的、客观的人物,同时又有作者对他的塑造,其间也伴随作者一些主观情感色彩,可以说,宋江这一形象承载着多种视角。结合文本探求宋江前期形象,认为这一阶段宋江形象特点主要是孝与义。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的人物描写中,宋江的形象是比较丰满的。这个人物不仅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也有着极为明显的人格缺陷。作者对于宋江的人格魅力,着墨颇浓、耗神最多,有些事例被夸大到了不合逻辑的程度。最典型的事例有两个:一是宋江被燕顺、王英当作“行货”捉上山去,要开膛剖肚、取出心肝醒酒时,宋江无意间感叹了一句:“可惜宋江死在这里!”就因为这一句话,燕顺和王英不仅放了宋江一条命,而且诚心以山寨之主相让。  相似文献   

6.
《水浒》这部歌颂投降主义路线的书,竭力颂扬叛徒宋江,贬低梁山农民起义革命事业的奠基人晁盖,把晁盖排除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七十一回“单道梁山泊的好处”那篇“言语”最后有所交代: “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唯宋江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这就说明作者所以收晁盖“归天及早”,中箭身亡,是唯恐他“托胆称王”;所以叫宋江“把寨为头”,代晁盖坐上第一把交椅,是因为他“呼群保义”。晁盖号“托塔天王”,又称“晁天王”。宋江号“呼保义”。保义,全名保义郎,是宋代设立的一种低级武官职位,充当御前侍卫,是专门紧跟皇帝保镳的。晁盖号天王,起义之后,是要夺天子位自立皇帝的。宋江号保义,目的是想当皇帝驾前侍卫官,为直接保卫皇帝而卖命。宋江参加起义队  相似文献   

7.
在《水浒》第一百二十回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呼保义”闻名江湖的宋江,亲手用“义”字酒杀害了与他“情分最重”的“结义兄弟”李逵,李逵慷慨就“义”,死而无怨。在整部《水浒》中,不仅李逵,就是梁山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也是被宋江用“义”字扑灭了的。情义啊,情义!情和义本是相连的,为什么宋江掌握了“义”字,却变得残酷无情,  相似文献   

8.
宋江与高俅,在《水浒》作者的笔下,是作为两个对立的人物出现的: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宋江被描写成一个众望所归的农民起义领袖,高俅则是一个“妬贤嫉能”的“奸佞之臣”;宋江是一个忠孝仁义样样具全的“诚实君子”,而高俅则是一个“依势豪强”,“屈害忠良”的无赖小人;宋江是一个“仗义疎财”,“济困扶危”的“义士”,高俅则是一个“非亲不用,非财不取”的枉法“贪官”……《水浒》作者这样一褒一贬,一扬一抑,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以高俅作反衬,极力美化宋江,给  相似文献   

9.
《水浒》是一篇悲壮的史诗,尤其是宋江这个中心人物,从刀笔小吏到义军领袖,再从义军领袖转变为封建王朝的走卒和忠臣,直至免死狗烹,其悲剧的一生令人扼腕痛惜、催人泪下。纵观宋江一生,“忠”和“义”是他思想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他为理想而奋斗,尽管这个理想无法实现于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因为不能够实现,导致了悲剧性结局,惟其结局悲剧性之惨烈,方能产生振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忠义观的内在矛盾和忠义观与当时社会的矛盾构成了全书两条内在的线索。以忠义为线索,宋江的一生可以明显地分为四个时期:(1)上山前…  相似文献   

10.
《水浒》里的宋江,是以一个自称“舍着一条性命”私放晁盖的“义士”出场亮相的。以后,《水浒》作者又用了大量笔墨,反复頌扬宋江是“仗义疎财”,扶危济困,“专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周全人性命”,是“有德有义”之士,象“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宋江自己也一再吹嘘自己对兄弟“情分最重”,“死生相托”,自称“呼保义”。宋江果真是“没有一个不敬爱”的“义士”,“能救万物”的救世主吗?  相似文献   

11.
名著摭谈     
宋江的人格魅力与人格缺陷《水浒传》的人物描写中,宋江的形象是比较丰满的。这个人物不仅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也有着极为明显的人格缺陷。作者对于宋江的人格魅力,着墨颇浓、耗神最多,有些事例被夸大到了不合逻辑的程度。最典型的事例有两个:一是宋江被燕顺、王英当作“行货”捉上山去,要开膛剖肚、取出心肝醒酒时,宋江无意间感叹了一句:“可惜宋江死在这里!”就因为这一句话,燕顺和王英不仅放了宋江一条命,而且诚心以山寨之主相让。其实,这样的事例只是一种文学描写,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喜剧性结局。另一事例,是宋江与两个防送公人在浔阳江张横的船上有性命之虞时,也因为无意间报出  相似文献   

12.
《水浒》一书,在极力美化投降派宋江,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同时,对反招安、反投降的革命派代表人物李逵,肆意加以歪曲和丑化,并以此来反衬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作者的用心是极其险恶的。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李逵这个被《水浒》作者横  相似文献   

13.
《水浒》第三十九回写了“浔阳楼宋江题反诗”。“反诗”的末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要“遂”的是什么样的“凌云志”,“笑”黄巢是怎么样的“不丈夫”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的《水浒》评论者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曾说,宋江是真正“胸怀大志,企图效法黄巢创造一番伟大事业。”果真如此吗?否。只要我们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看一看黄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辨一辨“大丈夫”宋江“创造”的“一番伟大事业”,比较一下他们的“凌云志”,便不难看出宋江究竟是在“效法”黄巢还是在嘲笑黄巢了。  相似文献   

14.
《水浒》是一部歌颂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书中的宋江和李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作者着笔最多的两个人物,而且两个人的故事又往往联系在一起,难于分开。作者通过精心的安排,既宣染了宋江和李逵“恩情最重”、“形同骨肉”的亲密关系,同时又描写了他们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  相似文献   

15.
宋江,何许人也?自《水浒》问世以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他是“造反英雄”.有说他是“投降派”,也有说他是“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的,等等。我认为,从宋江的性格、行为、经历、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宋江是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侠。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研究一下什么是侠,以及侠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侠?《辞海》:侠,旧称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辞源》:侠客,指急人之难,出言必信,见义勇为的人。……唐人及后来武侠小说专以指武艺高强,敢于打抱不平之武士。  相似文献   

16.
宋江瞻顾于“忠———义”两端 ,是受“青史留名”的观念支配 ,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宋江上山前只讲“义”不讲“忠” ,他广泛结交天下好汉是有目的而为之———是为赢得社会声誉以抬高身价 ;他上山后又只讲“忠”而不顾“义” ,力主招安 ,是为走正常渠道成就功名。他一生脚踩“忠———义”两只船是以“青史留名”作为运行轨道的  相似文献   

17.
《水浒》一书,在极力美化投降派宋江,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同时,对反招安、反投降的革命派代表人物李逵,肆意加以歪曲和丑化,并以此来反衬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作者的用心是极其险恶的。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李逵这个被《水浒》作者横加污蔑的革命派人物,揭露作者丑化革命的险恶用心和歪曲历史的卑劣手法,对于进一步批判《水浒》宣扬的投降主义路线,划清投降派和革命派的界限,划清“完美的苍蝇”和“有缺点的战士”的界限,提高政治上和文艺上的识别能力,坚持革命原则,明辨路线是非,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的作者通过塑造宋江这个典型,歌颂投降派,歌颂投降哲学,歌颂宋江的修正主义和投降主义路线,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鲁迅评《水浒》评得好。鲁迅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宋江是“奴才”;“不反对天子”——接受“招安”——替“国家”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就是宋江投降  相似文献   

19.
宋江杀阎婆惜是《水浒》的重要情节,作者用近三回书(第二十回~二十二回)的篇幅来铺陈这个故事。可以说它是整部《水浒》的一个“关节”。因为,如果宋江不是杀惜,他这个“仁义礼智信皆备”的忠臣孝子,便可以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直线尽忠,何必“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呢?自然,《水浒》这一曲投降主义的颂歌便唱不下去了。那么,应当怎样评价宋江杀惜这个行动呢?有人说这是他“走向革命的开端”,因为那是为了保卫梁山的“机密”啊! 果然是这样吗?不对。要说宋江有什么事关梁山革命事业的“机密”落在阎婆惜手里,那不过是刘唐送来的——晁盖的感谢信,为报答宋江通风报信之恩特送一百两金子云云。晁  相似文献   

20.
《水浒》中的宋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应该基本上加以肯定的正面人物”,还是应该加以否定的反面人物呢?是对梁山泊农民革命运动作出过贡献的“非常杰出的领袖”,还是钻进梁山农民队伍的“蛀虫”?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各种形式的内在联系。”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宋江在梁山农民起义的各个阶段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各种形式的内在联系”,来揭示宋江的本质,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我们识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