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社会,自然危机日益严峻,已威胁到人类生存,而自然危机的根源在于世人人类中心主义意识,解决自然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而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审经典文学作品,则能较好的唤醒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英国19世纪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就是一位具有深刻生态思想的作家,哈代的早期代表作《远离尘嚣》则集中体现了他的生态观:人类和大自然一样,都是生态体系的一部分,相互依存,平等发展,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
论述托马斯.哈代前期的宗教思想在《远离尘嚣》中的体现。通过分析《远离尘嚣》,指出哈代前期的宗教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基于宗教原型的情节模式、人物的宗教信仰和结局、《圣经》典故的应用、以及景物描写的隐射。  相似文献   

3.
《远离尘嚣》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系列的真正开始,然而与他的《绿荫下》和后期悲剧有明显不同。它兼有前者的浪漫和后者的悲怆,是一部出色的悲喜剧,也是哈代第一部成功之作。木文首先提出小说的过渡性质,然后从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身的冲突这三方面具体分析小说本身的悲喜交加的风格以及在哈代小说中的过渡地位。  相似文献   

4.
英国小说家托尔斯·哈代不但对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男权传统限定下的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超越了男权传统的女性角色对比,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独立自主的女性,充分体现出妇女所独有的女性意识。在小说《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巴丝谢芭在与男性的爱情、婚姻关系中努力追求实现自我存在和自我需求,对抗着男权传统对女性自我存在、自我需求、自我表达的干涉和压制。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这一理论.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正是一出主人公由于性格和社会原因遭遇苦难、毁灭而重拾目标的悲喜剧.文章拟从荣格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和探讨了集体无意识对《远离尘嚣》中悲剧发生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挖掘了这一悲剧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宿命论角度出发,对小说《远离尘嚣》中女主角芭思希芭的生命轨迹进行探索,从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浅析芭思希芭命运悲剧的必然性,从而体会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曾使哈代享誉世界文坛,之后《远离尘嚣》同样也使读者大为倾心.《远离尘嚣》代表了作者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对生活理解的新的悲剧观点的形成.在这部小说里,哈代已开始将目光从田园风光转向社会和严肃的人生了.威塞克斯地区是作为人物活动的氛围被渲染的.这是英国乡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原始的自然环境,保存着几百年宗法制农村的仁厚古风.哈代  相似文献   

8.
9.
生态伦理学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了“大理伦理”的生态理论,将伦理的范围从人类世界拓展到非人类世界,开创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远离尘嚣》是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协调的作品.文章透过“大理伦理”的视角,从生态整体之美、非客体化的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共融之美三个方面挖掘《远离尘嚣》中所蕴含的哈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哈代前瞻性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借鉴.CQD8510  相似文献   

10.
模糊限制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语言学框架下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已经从语义学拓宽到语用学、二语习得、翻译学、篇章学等。文章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理论和人际功能理论,分析模糊限制语在文学语篇中特有的人际功能,表现在塑造人物性格、凸显人物形象、反映角色关系、表达人物情感和作者态度、凸显写作意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远离尘嚣——自然生态视野中的《太阳照样升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太阳照样升起>,结合海明威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和"冰山风格"的文体原则,发现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试图重建人类健康的道德精神生活,他尤其关注自然在恢复健全人性中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远离城嚣》是哈代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之一。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奥克对女农场主巴丝谢芭小姐的爱真诚而执着 ,但却经受着爱的困惑与失落、爱的宽容与超越的考验。奥克历经艰难、曲折而不摧 ,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似文献   

13.
14.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里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它把一百八人的性格都写出来了。”这话虽有点夸张,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水浒传》的确是一部写人物写得较好的小说。《水浒传》人物为什么写得好?据《七修类稿》说,是施耐庵先把一百八个好汉的象,请人画出来,他每天对着画象揣摹,想象出他们的声音笑貌,据以来写的缘故。这话是不确实的。大概是从周密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是一本历史典籍,但它并不完全是因为具有史料价值而被重视,更主要的是因为它具有文学的价值而彪炳千古.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虽历时两千多年,但我们今天研读起来,仍感到有一股巨大的艺术魅力.现就以下几点,谈谈《战国策》的人物描写.精湛的对话表现人物的胆识《战国策》里不少人物的胆识与品格,经常是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表现出来的.如《赵威后问齐使》中的赵威后,她的政治见  相似文献   

16.
读管桦同志的短篇小说《葛梅》,仿佛是欣赏一幅色彩明丽、形象生动的人物画。主人公葛梅,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叱咤风云的气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收购员。作者以精巧的构思,运用烘托手法,把葛梅的丰姿与神彩,刻画得栩栩如生。 描写普通劳动者的形象,离不开普普通通的劳动生活。要表现葛梅这样一个把美丽的青春贡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女知识青年的形态美与性格美,如果抽去了她生活与成长的背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我国古代文学家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活生生的典型形象,如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吴用、粗鲁可爱的张飞、李逵,奸诈无比的曹操,胸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的明君刘备,等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典型形象中汲取教益,得到鼓舞。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不朽的典型,很多都可以从历史著作《史记》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诸葛亮很象张良,或者说是张良、陈平、韩信与萧何等人的集中概括。人们谈到张飞、李逵,往  相似文献   

18.
在较早一部成功作品<远离尘嚣>中,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不仅从人物的外部冲突入手,而且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努力挖掘无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他成功展示了小说中博尔伍德在自我压抑后,心理走向失衡,直至最终分裂的发展过程,并且尝试地运用了描写梦幻的心理描写方法,显示他对人物复杂多变的精神状态非凡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远离尘嚣》进行解读发现,哈代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超越了父权传统,说明他对女性怀有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但同时他也无法彻底摆脱父权意识的束缚,其笔下的女性形象依然渗透着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这是女主人公反叛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构思于一八七三年三月,直到一八七七年七月才完稿,前后共用了四年之久的时间。 这期间托尔斯泰对原稿作过多次重大的修改或改写,有时写得比较顺手,有时就简直写不下去,不得不停笔,作者称之为“闷人的创作沉睡期”。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终于获得了出于作者预料的巨大成功。它发表时,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