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降压达标用药情况,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特点。方法按JNC7标准,回顾性分析127例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降压达标用药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以联合用药为主,2联最多,方案是CCB+ARB。结论老年高血压降压达标存在临床特殊性,多需联合用药,宜选长效、控释制剂,缓慢降压,在血压达标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很常见的,老年人也常出现头痛症状。对老年人的头痛首先要测血压,同时也要查一下有无脑动脉硬化的体征。高血压病人经过一定时间不可避免地要引发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很常见的。其早期表现常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心悸、失眠、记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危害性与收缩期、舒张期血压都高的高血压病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年以来,有不少读者来信就此病提出种种咨询。本刊曾请医保专家作过一些答询。由于答询复信篇幅所限,难于顾及此病的方方面面。因此,特约请罗发瑞教授撰写了《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一文,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发生变化,与正常成年人相比,有其独特的生理结构特点,在用药剂量上以成年人为标准,可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应特别注意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免疫生化检测仪检测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组的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系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表明高黏滞血症与老年人高血压病有密切关系,血液黏度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异常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监测指标,为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重大的信息,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2/3患有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为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中青年高血压比有更高的病死率与病残率[1]。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心血管事件及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用药现状,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至2019年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心血管用药的调查,分析总结老年人心血管用药现状及特点。结果本研究中60.1%的老年人使用心血管药物,其中5.2%的老年人使用合并3种及以上的心血管用药,降压药及降糖药的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好,分别为88.1%及83.0%,降脂药的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为49.2%,单因素分析提示降脂药依从性与被调查老年人的年龄及文化程度显著相关。结论我国老年人心血管合并用药十分普遍,处方精简及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仍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最严重的疾病.而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三高"、"三低"现象尤为严重,如何降低其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我们经过4年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综合管理干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海 《新天地》2016,(11):60-61
为了促进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降低和防范我国老年人的用药风险,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研制和发布了我国首个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目录(以下简称为“中国PIM目录”).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农村老年人用药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合并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对药师及药学服务缺乏认知,用药行为受年龄?文化程度及收入等因素影响?建议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医务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农村药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卫生室(院)的投入?加强对老年用药者的关注与协助?制定老年人药物应用指南等途径,多角度提升农村老年人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据有关资料报道约80%的老年人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有45%左右的老年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使其用药种类多,药物治疗时间长。缺乏用药知识是老年患者在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老年病门诊对老年病患者用药进行护理干预。正确指导老年患者用药、使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提高科学用药的意识、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十分必要。本人通过几年来对老年病门诊患者80例患者用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据报道,老年人(65岁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0%,而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免疫功能的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成为了疾病的易感群体,因而药物的使用便不可避免,但由于医学知识的不足,用药时往往不够合理。另有调查表明,老年人药物使用频率高达77.6%。人均服药3.16种.15.2%的人同时服用5种以上的药物。有资料统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ADR)变得相当常见,其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7)倍。因此,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问题应当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在门诊就诊人数中有~半以上是m岁以上的病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其用药有它的特殊性,伴随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增大明显递增,而且往往较青壮年人反应重,即使是一些较安全的常用药物,对老年人也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根据文献和临床经验浅谈老年病人的合理用药问题。l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对药物反应的特点由于老年人机体生理性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组织成份和细胞数目、形态及功能均有较大变化,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其特点。1.l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改变由于胃…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性随年龄而衰退,以至会患多种疾病,因而也就会多药合用。老年人的生理点特点是,记忆力减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治疗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老年人用药安全管理更应受到特别的重视。本文着重探讨护理人员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或患有高血压病。如果在解大便时用力屏气,会使原有的高血压再次升高,则很可能使脑部的微血管破裂出血,发生中风等。故老年人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人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随着老年疾病患者使用药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用药的安全隐患也增加。本文对老年人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老年人用药现状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纪逐渐增大,生理功能也逐渐发生变化,应用成年人剂量的药物可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同时增加,用药时要特别注意。1老年人用药基本原则1.1用药个体化原则由于老年人衰老的程度不同,患病史和药物治疗史不同,治疗的原则也有所差异,应当根据每位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包括经济状况)量身定制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有的老年人肓目仿效别人用药,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如高血脂患者若是胆固醇高易用他汀类调脂药;若甘油三酯高易用贝特类调脂药。1.2优先治疗原则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而同时使…  相似文献   

19.
超过60岁的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专家指出,老年人用药和成年人不同,在剂量和用法上都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健康文摘     
《老友》2006,(4)
老年人应特别重视保护肝脏第一,切忌滥用药物。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有些药物可直接损伤肝细胞。据调查,老年人因多病用药种类较多,有的甚至用10余种,这肯定会增加肝脏负担,久之会"累坏"肝脏。所以,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慎重,剂量要比青壮年少一些,不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