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杜甫陇右诗《山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陇右诗《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历代注家一致认为是杜甫流寓秦州游览麦积山之作。淳厚的天水人对此深信不疑,将诗镌刻在瑞应寺前的石碑上,供游人尝读,俨然这座名山的文化陪衬。然而,每读这首无地名,无山名,无寺名的三无诗虽尽力求索,却很难从中看到矗立在人们心目中的麦积山雄姿,甚至有一种文实相左之感。存疑愈久,则愈想弄个水落石出。翻阅《杜诗镜铨》、《杜臆》等书对该诗的注释,则疑之更深。为寻根究底,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现将疑点…  相似文献   

2.
法镜寺考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冬,杜甫自秦州赴同谷,有记行诗十二首。其中第六首,题名《法镜寺》。法镜寺,旧注曰:“无考”。仇注引鹤注曰:“意尚在秦州”。显系测想之词,也等于没有注。弄清法镜寺所在,对理解《法镜寺》一诗的内容会有帮助,对杜甫自泰州赴同谷的路线,也可增一确证。查阅地方文献,并经实地考察,现已搞清,法镜寺是一座规模不小的石窟寺,大约创建于北朝初期,在今甘肃省西和县城北十五公里处。兹将考证结果,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一、“行役”不是“旅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为生活所迫,抱病携家远行,从秦州前往同谷。道路艰险,饥寒交迫,诗人在《赤谷》一诗中写道:“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前人论及此,尝有“苦语每为废读”之论。冯至说:“我们读  相似文献   

4.
唐朝伟大诗人杜甫,于公元七五九年(乾元二年)秋天,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诗人初到秦州,落脚在从侄杜佐的住地东柯谷。《秦州杂诗二十首》中写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可见其时该谷人烟稀少,河谷名也就是村庄名。杜甫叔侄所居东柯谷的具体地点在什么地方?元《一统志》云:东柯草堂在东柯镇,少陵弃官之秦,寓居侄佐之居,其南有白水涧,即子美泉。”清乾隆版《秦州新志》载:“由马跑泉(现在天水县东泉公社所在地,距天水市三十里)东  相似文献   

5.
《秦州杂诗》是杜甫记录自己在秦州时期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的一组五律组诗。本文试图结合《秦州杂诗》及杜甫秦州时期的一些诗篇,深入探析该组诗所表现出的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及诗人在秦州时期矛盾复杂的心态展现。  相似文献   

6.
杜诗讲稿     
一 秦州詩風格 杜甫在秦洲寫的詩,集中在五言律,給人以一种新的風格之感。这种風格,应該是关塞詩所特有的。杜甫后來到夔州后曾有著名的詩句道:“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赋动江关。”杜甫的秦州律詩确乎就是杜甫生平最蕭瑟的詩,应該是受了庾信的影响。杜甫一生最后的一首詩又會說他“哀伤同庾信”;(“風疾伏枕书怀”)  相似文献   

7.
天宝八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继天宝六载为反击吐蕃的掳掠而进行的“麦庄之役”后,又攻陷吐蕃占领的石堡城(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天宝十二载,再击败吐蕃,“收九曲之旧疆”(九曲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东河曲一带)。自此,直至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使吐蕃无力与唐在河西抗衡,比较彻底地解除了吐蕃对唐西部边疆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近读邓魁英、聂石樵同志选注的《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3年11月第一版,下简称《选集》),感到这本《选集》总的来说在词语注释方面,有兼取众家优长、细致确当,善于选引出处的特点,和已经出版的几个选注本相比,是较好的一个选注本,对于杜诗研究,是颇有参考价值的。但是,该书在注释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地名方面,有误释几处,特提出来与选注者商榷。《铁堂峡》一诗注释中,注者引《大  相似文献   

9.
杜甫陇右诗在主题趣味和艺术风貌上展示了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诗人的现实经历与处境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盛唐晚期独特的审美文化风尚息息相关。杜诗里诗学精神的变化也对中晚唐乃至宋代的诗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杜甫的游历行踪研究历来是杜甫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杜甫诗歌中的地名名胜,或纪行踪,或咏古迹,或引典故以说明时事,古人早就有读其诗"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卷二)及"杜陵诗卷作图经"([宋]林亦之<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的赞叹.  相似文献   

11.
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7月,杜甫抛弃了华州掾的微职,携带家小前往秦州。诗人弃官西去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关辅乱离,谷食踊贵”,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朝廷政治的失望。他怀着“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的满腹牢骚,永远离开了疮痍满目的关辅地区,也永  相似文献   

12.
崆峒山释辩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水从西下。极目高萃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几句,对崆峒山现有两种解释,一说在甘肃岷县,泾渭两水都发源陇西,所以说“疑自崆峒来”;一说在甘肃境内。《康熙字典》所列,《唐书地理志》崆峒在岷州溢洛县。《史记注》在陇右。《雍州录》在原州高平县即笄头山泾水发源。今平凉府西即崆峒山,有广成子宫。前说依据《唐书地理志》,沿用了《唐宋诗举要》中的观点,唐时地图册也是这样标记的。但是今天岷县的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地理、历史原因,使陇右地区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和多民族的栖息地,游牧文明、农业文明乃至伊斯兰、基督教文明都在这里交汇撞击,原生态的地方文献异常丰富,在"中国文学地图重绘"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1)陇右地方文献可补现存文献不足,深化对中国文学进程、背景的认识.(2)陇右文学审美特色浓郁:西部戎风与雄浑劲健的风格特色;民族风情与真率直露的情感特色;汉胡互化与多元荟萃的过渡特色;黄土气息与拙野质朴的美感特色,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特质.(3)陇右文学以北方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和朴野,将中国文学的地图向西北拓展,对中国文化、文学性格的形成有深远影响,是中国文学生生不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蜀、魏两国为控制陇右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在这块土地上厮杀,流血,使这里成为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战争焦点。但是,战争背后隐藏的动机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蜀、魏双方如此重视争夺陇右地区的控制权,其原因何在?对此问题,历代史家未曾深究,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对此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阐述的论述。本文相对此做些初步探讨。一、蜀魏对陇右地区的争夺从建兴元年(228年)开始,直到蜀汉灭亡,在三十多年间,蜀魏双方为了控制陇右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郭锋 《兰州学刊》2007,(3):140-142
李益少年时代居住在陇右,吐蕃陷没陇右诸郡前举家东迁。尽管从此再没有踏上故土,但少年时期这段特殊的经历,对于他的边塞诗歌具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他百折不挠的报国精神和“悲壮婉转”的边塞诗风。  相似文献   

16.
附图一为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在移交文物时发现的一件署汪士铉款的篆书作品,内容为杜甫著名的“望岳”诗。钤“退谷”朱文印。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八年三月,毛泽东同志亲临成都杜甫草堂视察,在翻阅草堂收藏的杜甫诗集之后指出:杜甫的诗是“政治诗”。一部杜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人民痛苦的同情,称之为“政治诗”是十分恰当的。千百年来人们对杜甫的评价,多从历史的角度(称“诗史”)或艺术的角度(称“诗圣”)着眼,这当然未尝不可,但往往由此而忽视了它的政治意义。毛泽东同志注意到这点,并为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杜诗指明了方向。为了引起同行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想就前人研究不多的杜甫湖南诗的政治意义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底,杜甫自同谷县抵成都后,寓居郊外古寺中。第二年春,即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西郊浣花溪畔择地营屋住了下来。今天成都的杜甫草堂,即诗人当年居住之地。择地后,杜甫写下《卜居》一诗: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蜒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相似文献   

19.
元人是怎样认识诗歌创作与作者情性之间的关系的?以下我们将分别从情性的主导性、制约性和诗歌创作的目的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元人普遍肯定“情性”是人皆有之的。而诗歌创作和作者情性的关系,则情性是主导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作者情性的制约;换言之就是:人无情性就无诗。 后期诗论者、诗人杨维桢曾有一文写他一次与“同年(同中进士者)黄子肃”等人“论闽浙新诗。子肃数闽诗人凡若干辈,而深诋余两浙无诗”,意思是闽诗胜浙。黄(闽人)是闽非浙的言论激恼了浙人杨维桢(杨籍贯乃今浙江绍兴),于是杨回击道:“言何诞也,诗  相似文献   

20.
至德元载(公元七五六年)夏天,当安禄山叛兵逼近潼关的时候,杜甫准备逃难,从长安来到奉先,携家北迁白水(今陕西白水县),投靠他在这里作县尉的舅舅崔十九,寄寓在崔的“高斋”中。他的《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即记其事。这诗首叙来踪兼记时节:“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后魏分白水县置南白水县,以在白水之南为名,后改名蒲城,即奉先(今陕西蒲城县)。“南县”即指奉先。梁元帝《纂要》:“夏曰朱夏,炎夏”,“朱炎”即指盛夏。这是来逃难,所以有“浩荡”、“旅食”的话。“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