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威 《社会》1990,(12)
蔡少卿主编的《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业已面世,它反映了西方社会史发展的梗概和当代西方社会史的研究趋势。无论是70年代以前西方学术界重视的社会运动,阶级和社会团体、社会和集  相似文献   

2.
高字民 《唐都学刊》2010,26(1):116-118
相对于西方侧重于异地巡演式的"再造景观"歌剧而言,中国景观戏剧更侧重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相融合的"实地景观"演出。景观舞剧《长恨歌》的创意特色主要表现在:区别于一般实景演出,《长恨歌》具有坚实的戏剧性内核;区别于国外景观戏剧,《长恨歌》立足当代中国民族化的景观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导演韩寒     
《东西南北》2014,(18):24-26
韩寒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上映12天票房已经达到5.25亿元,郭敬明的《小时代3》以5.11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两位中国最著名的作家导演双双步入"五亿俱乐部"。面对扑面而来的赞美或者质疑,韩寒做出回应:"我做了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你可能会不喜欢,可能会有争议,但是不希望被说成是烂片。  相似文献   

4.
薛敏芝 《社会》2001,(8):36-38
因为关注韩寒现象 ,看了他写的《三重门》和《零下一度》两本书。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并不是因为韩寒在书中对现行教育体制种种弊端的“实话实说” ,而是在其书中所描述的中学生群体与当下主力消费群———25岁至40岁左右这一代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别。在我看来 ,这种差异不仅直接影响现在的消费 ,而且将对中国未来的消费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最近从网上看到 ,零点调查公司曾组织过题为《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城市中学生文化考察》的调查。调查抽取北京、上海、广州、佛山、苏州、保定城区的1589名中学生作为…  相似文献   

5.
《半岛新生活》2004,(10):24
由于韩寒的说话方式常常偏激而刻薄,加上一夜成名后难免有点年少轻狂,使得许多人觉得有必要并且有理由对他进行批评。丁勤政先生的《痛稿2004——为韩寒祛昧.为中国教育进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相似文献   

6.
吴猛 《浙江学刊》2022,(5):120-128+2
在《如何对待〈资本论〉》中,比岱试图回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基础分析《资本论》的范畴组织方式和对象确定方式,为此他引入了一种“科学史”视角重新解读《资本论》。在比岱的这一工作中,他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进行哲学探讨为目标,将《资本论》置于当代文献学成果所建构的理论视野之内,从《资本论》表面所分析的经济关系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要素,探讨当代市场和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一工作在当代《资本论》解读中颇具特色,同时也呈现出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尽管有其理论局限性,但为我们在当代语境下重新阅读《资本论》提供了一个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关于日本已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议论很多,但这些议论一般是围绕日本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展开的,很少触及日本社会、文化这样一些层面的问题。随着日本政治、经济的变化、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不是也面临新的转折呢?日本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富永健一所著《日本产业社会的转折》(1988年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以下简称《转折》)对这一  相似文献   

8.
评《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叶舟贾高建同志的新著《当代社会形态问题导论》一书已出版。该书紧紧围绕当代社会实践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提出的若干新的重大问题,针对社会形态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以及学术界的争议与分歧,对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重新探讨与评估...  相似文献   

9.
夏威夷东西方中心的系列丛书《亚太地区的当代问题》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提出了影响亚太地区的政策和学界所关心的问题,其焦点集中于如何理解这一地区在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人口、环境和技术等方面所发生的关键性变革的动力,以及这些对建立一个和平、公正与繁荣的亚太地区的意义。如对这套丛书有何疑问或建议,请发电子邮件至JohnstoE @EastWestCenter .org《亚太地区的当代问题》出版@晖  相似文献   

10.
燕秦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的《社会》,是研究大到人类社会,小到社区家庭的专业刊物。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特有的视角观察社会,切入社会,并以其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影响到现代的中国与世界。尽管其影响力无法严格地加以度量,但她的巩固、发展和壮大,她在海内外的学术影响,就是这种影响力的可靠证明。1988年,我认识了《社会》,屈指算来,已是8个年头了。我与《社会》相识8年,就忠实地阅读了8年,并为她撰稿8年。应当说,我与《社会》深交了8年。在8年的交往中,我深深感到,《社会院一所很好的学校,凡是在《社会厂就读”的人,都会在“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电影作为时代的记录者与预言家,不仅是审视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交叠更替的一面明镜,亦是考察现代性体验的多维视野。本文以《顽主》、《洗澡》、《立春》三部电影作为解读改革开放30年城市变迁的影像标本,从城市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北京影像所构筑的都市空间,探讨电影与城市的关系、城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隐藏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背后的现代性想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79年1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是对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阶级与阶级冲突”问题的六本书的综合评述。这六本书是:《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里的劳动过程与阶级斗争》,安德烈·戈尔兹编(1976年);《阶级结构的社会分析》,弗兰克·帕金编(1974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当代英国研究》,约翰·韦斯特加德和亨利埃塔·雷斯勒合著(1975年);《先进社会的阶级结构》,安东尼·吉登斯著(1973年):《工人阶级的社会形象》,马丁·布尔默编(1975年);《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阶级》,尼科斯·普兰策斯著(1975年)。作者除介绍上述著作中提出的问题,还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新现象、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精神鼓舞下,本着“民政工作的改革开放需要社会工作”的理念,我厅创办了《社会工作》杂志。  相似文献   

14.
立足时代问题,用马克思本人的方法重读马克思,用《资本论》本身的方法呈现《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对推动马克思哲学与《资本论》走进当代、走进城市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紧扣时代主题,努力解答时代重大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及《资本论》的根本方法论特质.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哲学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领域.《资本论》对城市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处理概念与对象关系、概念史与社会史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概念与概念群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时间与空间、历史性与空间性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确认合理的历史观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精英主体与世俗主体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主体性原则、价值立场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论》处理不同理论、思想之间关系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处理城市批评史与城市发展史的关系,探索面向生活和未来的城市智慧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5.
朱玲 《社科纵横》2014,(3):177-178
由甘肃政法学院马进教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研究》一书,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热点问题,体现了以下特点:体系结构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学术观点创新。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的创新性佳作。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哲学问题研究》评介吉勇夫《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哲学问题研究》一书,由国内著名认识论专家、中央党校崔自铎教授主编。本书面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科技和民主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挑战所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研究的有益尝试──读《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的多维透视》孙庆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群体及其理论的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顾杰善同志撰写的《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的多维透视——现阶段社会结构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力求运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兰瑞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女经济学家。她的学术研究以劳动力市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问题见长。其研究成果近年来先后被介绍到海外,产生了很大影响。80年代,她的名字被列入伦敦欧罗巴公社出版发行的《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事业企业妇女名人录》以及《大洋洲及远东名人录》。1984年她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1988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老有所为精英奖”。最近,笔者对她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19.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生产力经济学创始人熊映梧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潜心研究生产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198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专著《生产力经济概论》之后,于1991年又出版了第一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证专著《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一书,对当代中国生产力的纵向轨迹和横向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1.开拓了新领域。生产力经济学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一诞生就引起经济学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被人…  相似文献   

20.
孙立平,1955年生,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应用社会学教研室主任。近年来一直从事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转型期社会的政治与社会冲突;现代化受挫;比较现代化和现代化理论。主要著译有《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反省与探索》;《当代社会学理论》等多种,在报刊上发表论文约100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