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郭全芝 《云梦学刊》2005,26(3):35-37
屈原《九歌》中“兮”字的用法,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引起了一些争议。如闻一多、姜亮夫、郭绍虞、廖序东诸先生都有自己的主张。争论的焦点是“兮”有无语法意义。“兮”只是语气助词,“兮”在句中属上读。“兮”用在句中有隔离前后词语的作用(但不能简单地将此与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相等同),从而帮助体现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2.
"蛮"作为副词正被广泛运用而进入普通话体系。但由于"蛮"与"满"在发音和使用有某方面的类似性,应认真辨析其使用差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通过相应教学方法,从"蛮"的本义出发,考察其变化及与"满"的区别,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类副词。  相似文献   

3.
张鲁昌 《广西社会科学》2005,(4):148-149,159
"不大"是一个程度副词.在修饰形容词时,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程度低;在修饰动词时,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动量少或发生次数少.从语用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模糊限制词,不仅表示语气缓和,而且还表现出说话人遵从礼貌原则,从而表现出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张永奋 《浙江社会科学》2012,(9):136-139,160
本文以台州方言"有"的用法对比《诗经》里的"有"的用法,主要考察其作为动词和副词时的语法作用和语义功能。可以发现,尽管数量并不太多,但"有"在《诗经》里已经出现虚化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至今在台州方言里仍非常活跃,而我们从副词的角度观察《诗经》中后接形容词的"有",就能得出相关诗句较为合理的释义。  相似文献   

5.
副词“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净”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找出其各义项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将其意义统一了起来,并说明其来源,同时将“净”与意义相近的几个词在浯义、句法、语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说明“净”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组成。笔者认为,隔音符号这个部分在汉语拼音中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不如干脆取消还能使《汉语拼音方案》更为精炼。兹试述如下,不妥之处,谨祈方家教正。《汉语拼音方案》指出:“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从这段话中可以看  相似文献   

7.
“诗言志”出于《尚书·尧典》,朱自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对后来的诗歌理论有深远的影响。郭绍虞先生的《中国代历文论选》对“诗言志”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述,他说:“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社会。古人对这一点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但已意识到诗的这方面的作用。《礼记·王制》云:‘命太师陈涛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云:‘《书》日:‘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  相似文献   

8.
西周晚期,厉王被国人流放,出现了一段“共和行政”。这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中国历史就是从“共和”元(公元前841)年起始有确切纪年的。关于“共和”含义即“共和行政”的历史真象,因史籍纪载歧异,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未定论。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新的探讨。 《史记·周本纪》云:“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索隐》引《汲冢纪年》曰:“共伯和干王位。”引《鲁连子》曰: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劳动报酬分配问题上,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脑体倒挂”现象。横向看世界,除原苏联、东欧国家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脑体正挂”,即脑力劳动者的报酬高出体力劳动者若干倍。纵向看历史,解放前我国脑力劳动者的报酬高于体力劳动者若干倍。“脑体倒挂”是解放后“左”的路线统治中国的后遗症。虽经拨乱反正,这个问题仍未解决。人才为治国之本,我国又急需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可是,由于长期存在严重的“脑体倒挂”,致使许多人才外流、早逝、改行、搞第二职业。这使得本来就稀缺的专门人才更为奇缺。远虑看未来,人才流失使中国的教育、科研事业将难以为继,严重地影响着四化大业的实现。国家应把有限的财力合理地用到教育、科研事业建设上,尽快地解决“脑体倒挂”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辨”是一个非常古老又长期争辨不休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不但先秦的诸子百家各持其说,就是秦汉以后的儒家,见解也多有不同。事情从来是这样,越是现实的、直接涉及到人们利益关系的问题,就越会使人们格外关心,并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加以理解。 利的层次 “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其狭义的理解应是与“义”相对的不正当的欲求,或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追求利己目的的意图和行为。对于利的广义理解则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应当得到满足的需要。只有对利的内涵加以严格界定,谈义利之辨才有基本的前提。本文说的利,是从广义上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达瓦孜”。维吾尔语又称“达尔哈奇克西”,意为上高架踩大绳。我国汉文文献称“绳伎”、“走索”、“绳舞”、“高嬗伎”、“戏绳”、“履绳”、“[纟亘]戏”、“踏索伎”、“走软绳”、“绳技”、“踏绳”、“踏软索”、“走绳”等。这一高难度惊险的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并日趋成熟。不仅是使用的道具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同,在演出的技巧上也不断有新的突破,成为灿烂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支耀眼的奇葩。它先被列入“百戏”,后又编人“散乐”,晋以后称之为“杂伎”。  相似文献   

1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在这里讲了这样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应怎么理解呢?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志”应当作立志来理解。因为这里讲的“学”是一种自觉、积极、主动地学,并不是有人催着学,逼着学。这个“学”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不是孔子讲的:“困而学之,又其次也”。不是遇到了困难才想到学习,是把充实提高自己作为一种人生的追求。“立志”这层意思,说的是人的理性行为的重要表现。 从过程来看,“学”是个很苦、很…  相似文献   

13.
“皆”类副词指古汉语中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对于这类副词,一些古汉语语法著作或虚词专著列举的数目多少不一,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列举了十六个,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前言》列举了二十多个,等等,但常见的是十多个,其中“皆”、“俱”、“举”、“悉”、“咸”、“尽”从先秦直到近代的文言作品中出现最频繁,我们对这类副词粗略地进行了一番考察,虽然例证没有尽举,但反映的情况却是整体的。  相似文献   

14.
“相邻权”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法通则》仅对相邻作了些粗线条的规定,这与实际生活中相邻表现出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很不相称。因此,加强相邻立法及理论研究很有必要。笔者拟从《民法通则》“相邻关系”立法及理论界说、相邻在现实生活中的纷繁性、相邻权之历史渊源、相邻权理论及立法之完善等方面作些探讨。一、《民法通则》“相邻关系”立法及理论界说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  相似文献   

15.
李素英 《东岳论丛》2012,33(5):35-38
“那忽”是中古汉语新生疑问副词,其来源或形成问题一直无人论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翔实的引例,探讨“那”、“忽”由线性序列上的邻接成分经重新分析得以词汇化的过程和条件:“出乎意料”的语义基础使表询问和反诘的“那”与表“突然”义的“忽”在线性顺序中得以连用,而分句句首的语法位置则为“那忽”的形成提供了句法条件.  相似文献   

16.
程度副词“非常”的来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程度副词"非常"的形成过程"非"和"常"从偶尔连用的单音词首先复合为形容词,又由形容词演变为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7.
邱峰 《兰州学刊》2013,(8):218-220
并无论演化出方式副词、范围副词还是语气副词,其根源均在于其本义:方式副词的出现是同时语义特征的突显结果;范围副词的出现是同时语义特征抽象化为都的结果;其最终能演化出独特的语气副词,其根源仍在其本义———由本义更进一步抽象出的双方之间的一致性,这个语义基因的突显导致并演化出一般总括副词所不具有的语气副词用法。  相似文献   

18.
“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副词,一般认为“可”是语气副词,但是按照“可”的语法性质,一部分“可”具有程度副词的特点,应当划归为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可”在语音上重读;在语义上有主观肯定性;在句法功能上与其他程度副词相似并且互补分布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里,副词“不”和“没有”在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有时候相同,有时候不同,初教现代汉语语法的同志或初学现代汉语语法的学生,往往搞不大清楚,颇有探讨的必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副词“不”和“没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至于动词“没有”的用法,“没有”和“没”的差别,本文将不涉及。在谈到“没有”或“没”的时候,一律用“没有”代表;在举例的时候,原文中写什么还写什么。 下边主要谈两个问题:一、副词“不”和“没有”的共同点,二、副词“不”和“没有”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考察了近代汉语中副词"太煞"出现的时代,认为它主要出现于唐宋时期,同时指出了"太煞"运用的模糊性,并分析了这种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