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危机"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我国传统的伦理型信用观念的内在缺陷。与西方契约信用观念相比较,我国传统信用观念的特点突出体现在理论来源、价值追求、适用领域、作用对象、保障机制五个方面的差异性上。重建我国现代信用文明的首要问题是促进我国信用观念由伦理型向契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家庭伦理价值取向是家庭成员之间交往关系和家庭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家庭伦理价值取向一旦形成,对于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和家庭生活方式及伦理观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家庭伦理价值取向是文化价值取向系统的基础性环节。就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而言,它生成于半封闭的大陆大河型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的土壤之上,具有重血缘、重祖先、重人伦关系的德性特征①。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价值取向是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在家庭中的具体化,它亦体现了这种德性特征,并具体表现在家庭伦理价值目标的设定、价值主体的确…  相似文献   

3.
伦理信用与信用伦理是两个虽有密切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目前学界许多人在许多情况下把二者等同起来使用,造成了实际上的用伦理信用取代信用伦理或者用信用伦理代替伦理信用的局面,给我国信用问题的研究和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试图在廓清伦理信用与信用伦理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其意义,进而提出当前我国信用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是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的观念整合与道德彰显,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伦理发展的文化基础,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发展方向应以传统道德文化优秀品质的现代弘扬为引领,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发展平台上彰显民族优秀文化的伦理底蕴及其道德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观念共融、和谐与发展.文章就如何推进并逐步实现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与现代伦理发展体系构建的文化彰显作了初步论证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要改善银企关系,建立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树立守信的观念,营造诚信的舆论氛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贷债还钱天经地义,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的信用文化还未形成,信用观念淡薄。所以我们要提高全民的信用道德修养和信用意识,加强舆论宣传,使重承诺守信用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企业中树立公平竞争、互惠互利、诚信为本的价值观,使企业认识到信用是财富,是资源,从而树立正确的信用观,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二要加强法律建设,规范信用行为。法律是良好信用环境的保障,我国虽然…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作一外在形态的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中国是一种伦理型政治,而西方是一种法理型政治。具体而言,中国的政治秩序主要靠伦理观念采维持,政治活动靠伦理观念来调节,政治权力靠伦理观念采制约,伦理观念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与之相反,西方的政治秩序靠法律维持,政治活动靠法律调节,政治权力靠法律制约,法律是西方政治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诚信"伦理,是由"诚"、"信"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伦理范畴.两者均肇源于先秦时期古代政治传统,内涵各有侧重但又彼此互通,后逐渐融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的伦理基石.对传统"诚信"观的涵义渊源及其互动关系的系统梳理,是我们透视和把握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伦理特质的一把关键钥匙.  相似文献   

8.
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对传统孝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社会,而传统孝文化是人与人和谐的价值渊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基础,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始动力。传统孝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与伦理文化融合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文化和伦理文化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一方面,伦理文化协调科学文化.表现为伦理文化规范科学文化发展的实践,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同的效应.另一方面,科学文化改进伦理文化.表现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伦理文化的进步,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伦理观念与习惯,并促进了新的伦理规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根源包括传统伦理根源、宗教伦理根源和现代伦理根源。传统伦理根源主要有:儒家倡导的亲情伦理是狭隘有等差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人的功利主义;“官本位”弱化了国人的公益观念,淡化了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宗教伦理根源是宗教伦理从未占据我国的主流意识层面。现代伦理根源则是人们封闭的财产观和对待财富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1.
建立完善、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厚博大的文化背景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发挥其对市场伦理建设的纠偏矫正的导向作用,形成“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市场价值伦理;确立诚实守信、务实求真的市场信用伦理;倡导“以和为贵”、“立己立人”的市场经营伦理。  相似文献   

12.
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任剑涛(中山大学博士生)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指的是以儒家伦理为观念架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社会依托,予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的道德抉择以导向性作用的伦理体系。在此,讨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传统儒家哲学自我观念中“普遍性自我”、“有机性自我”与“关系性自我”三种主要理解模式中的各自缺陷,并借助于对汉字如何在历史上“系谱学”式的生成过程的了解,提出“系谱学自我”的观念,认为“系谱学的自我”观念将有助于将儒家伦理的本性理解为一种共同体的和示范型的伦理,而不是绝对个人主义的和律令型的伦理。  相似文献   

14.
"共享经济"基于协同共享的理念,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已然成为当今"创新经济"的潮流。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看,"共享经济"所促成的是一种适度消费、合作互惠、相互信任的经济伦理新常态。首先,"共享经济"将进一步推动人们注重个性化消费、培养适度消费观念、促进消费公平,为社会消费伦理提供新的选择;其次,"共享经济"会强化社会合作与协同理念,为市场竞争伦理确立新的范式;再次,"共享经济"还将有助于重塑和优化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信用伦理建立新的规则。唯有充分认识到"共享经济"对于经济伦理的正面影响,并从立法、技术投入和观念变革等方面采取积极对策,才能进一步巩固经济伦理新常态,使"共享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晚清以来关于中国人缺乏公德的批评不绝于缕,然而中国传统伦理却一直提倡"崇公抑私",这就构成一个难解的悖论。目前对这一悖论最主要的解释是"公私两无"论,但这一解释是以西方公私观念为正确标准来评价中国公私观念,没有注意到中西方公私观念的论域根本不同。梁漱溟关于"伦理本位"的思想能够对中国人何以缺乏公德、何以出现行为和伦理的悖反做出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信用是人类婚姻关系内蕴的伦理要求及其得以维系的道德资本。婚姻的法律信用、道德信用和心理信用是婚姻质量不同程度的标示。婚姻二维性的博弈所形成的张力,使婚姻呈现出不同的信任状态。功利型婚姻信任具有脆弱性和易变性,认知型婚姻信任对婚变具有一定的抗震性,信念型婚姻信任能够降低婚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制度伦理及其社会意义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义利关系、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因其现实意义而逐渐为学界所重视。缘于传统伦理体系的软约束功能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受到限制 ,人们转而诉诸具有一定刚性表征的边缘性、交叉性伦理观念———制度伦理 ,制度伦理亦成为了我国伦理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但关于制度伦理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问题 ,众多论者仍莫衷一是 ,尚无定见。因此 ,本文拟就制度伦理这一范畴及相关理论问题作一深入探讨。一依据传统伦理学的观念 ,制度不应包含在伦理之中。传统伦理规范是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来…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精神原动力.在现代化语境中,从伦理维度观照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应着力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消弭时下存在的德性伦理失位、公平正义缺损、个人公德观念薄弱等道德窘境,整构以诚信友爱、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为主旨,凸现民族特色、契合时代发展的新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冯晖 《学术探索》2010,(1):12-16
中国是一个文化根基异常深厚,文化自我认同很强烈的国家。以宗法伦理为内核,以小农经济为依托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因素,如等级伦理、宗法意识、国家本位、礼治主义等观念影响着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消解着我们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各种努力,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进行法治政府建设,必然会出现“逾淮成枳”的现象,因此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必须正视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注重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20.
田文富 《理论界》2006,(9):158-159
当代环境伦理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价值上存在着一致性。立足科学发展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中国环境伦理体系,为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