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新一轮广西制造业升级转型面临资源能源约束更加明显、技术进步滞后、产业链“低端锁定”等困难与“瓶颈”,对此,可以加速重型化和高加工度化、技术进步与产业链攀升为突破口,实行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同时并举;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发展;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实现“低碳制造”和制造“低碳产品”.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时代下,国内外宏观和微观环境的转变,使我国服装品牌走向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我国企业靠规模和数量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面对劳动力成本及原料价格变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服装产业走到了需要依靠科技、依靠研发、依靠创新品牌来提升整个产业运行的阶段.品牌的转型升级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通过建设“软实力—一文化创新”、“绿色经营——低碳经济经营模式”、“信息与知识管理系统”等促进我国服装品牌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都市圈目前已经跨入了从竞争转向竞合、从产业一体化走向功能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新阶段.本文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转型创新发展,首先需要依赖于城市功能的转型,而城市功能的转型又需要城市价值导向的转型为前提.在长三角区域由“产业一体化”向“功能一体化”发展转变中,本文指出区域制度合作是实现长三角功能一体化的核心与关键,并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合作、制度实施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制度合作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把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但是,如何在微观基础上落实计划是我们需要考虑和研究的迫切而现实的问题.企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领跑者,需要克服低碳转型成本高和低碳技术缺失两个难题,如果由企业独自承担成本、解决技术问题势必影响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鉴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不足,本文设计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是:在公共政策支持下,以处于高能耗行业、示范效应明显的国有企业为突破口,视产业价值链为一个整体,使低碳理念在链内横向纵向辐射扩散,达到产业价值链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广西应重点培育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两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升级、低碳技术开发、倡导低碳消费等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为此,广西应制定系统的地方财税支持政策.而针对当前财税政策覆盖面有限、措施单一等不足,可采取增加财政投资、扩大税收优惠、建立碳基金和对居民低碳消费进行补贴等措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产业集群是实现清洁能源结构和高能源效率的经济体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良好政策环境、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基础,但其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应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制定节能服务产业支持政策、建立低碳产业基金等措施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其根源在于“收入”目标、“安全”目标与政策成本的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文章试图构建一个“三角动力圈模型”对此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粮食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粮食政策的转型,就是要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切断政策目标结构中的动力连接,结合直接补贴政策的改革与完善,建立政策目标分离的、以数量调节为特征的、以最小政策成本为代价的粮食政策框架———“二元”稳定模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的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今后在使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不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而且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的路径,必须以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政策为导向,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背景下,江西省制造业面临能耗高、效率低、碳排放高等问题,需要向“低碳化”发展,进行低碳制造转型。通过对江西省制造业能源使用现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制造业低碳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江西省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低碳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江西省制造业实现低碳制造转型提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资源型企业是一个不能绕过的重要主体。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资源型企业的成长具有较大的环境负外部性,给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实现绿色转型既是其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现实的客观需要。构建一个符合科学逻辑的理论框架是研究上的必要,也是对资源型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长的现实需要。该理论框架的基本逻辑为:生态产业网络作为资源型企业成长的平台,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奠定了基础;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的驱动力有赖于绿色转型能力的形成和持续优化;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的保障则是网络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区域失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合理的区域政策有助于加速失衡区域发展的趋同.通过对内生发展理论的分析、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反思、地区失衡与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借鉴,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应该定位于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内生式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公共制度、基础设施与干预措施的多维框架,推动外部援助、产业模式、开发主体的战略转型,重视人文发展、技术进步与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等培育西部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并再次定调“双碳”目标。数字经济发展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明显的赋能功能。但低碳并非数字经济的天然属性,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带来新挑战,包括碳排放问题、数字技术适配问题、环境监管问题等现实困境。“双碳”目标中数字经济发展受到主体有限理性、边际排放成本与认知偏差等要素影响,单边的支持政策将引发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形成“绿色悖论”,需要运用多种政策措施的组合优化。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与国内部分地区的有益经验,今后应当在支持技术创新、完善制度框架、促进多元协作的基础上强化数字低碳与低碳数字的融合发展,构建“双碳”目标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做到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地区产业一直专注于产品制造领域,珠三角地区也因此被世人称作“世界工厂”.但现实显示珠江三角洲的GDP总量是广东北部山区的5倍,东西两翼的4倍,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大,珠三角已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2005年起,广东省政府实施了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该政策实施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产业发生了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开始加大,现代服务业、新兴技术产业等替代原来的传统产业的势头明显.但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配套能力差;产业布局规划欠科学合理;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用地紧张、融资困难等等.因此,珠三角要有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利用政府在宏观信息上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承接力、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丰富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产业数字化的本质是应用数字技术重构企业组织模式和产业创新发展范式,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加速创新与能力跃迁的动态过程。对此,产业领军企业亟需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以数字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重构自身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同时,打造面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与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进一步以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驱动“双核”协同,整合建构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IDDC),加速产业数字化深度转型与持续创新跃迁。数字经济政策要更加重视培育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发挥我国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15.
市场失灵、技术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岩 《齐鲁学刊》2005,(3):150-154
技术创新政策分析中的一个难题是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匹配问题。“市场失灵”的假定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为建立分析模型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把“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政策工具”纳入模型进行比较、选择和整合,是一个有效的分析路径和框架。  相似文献   

16.
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双碳”目标下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基础。作为绿色技术的两种不同发展形态,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服务技术目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不同的作用。随着我国绿色技术进入提质增效阶段,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有所放缓,绿色服务技术则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绿色制造技术在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和“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并能够带动绿色服务技术发展;绿色服务技术在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具有引领助推作用,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并能加速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更好发挥绿色制造技术与绿色服务技术对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积极作用,应结合绿色制造技术与绿色服务技术的不同发展特点及应用模式,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政策和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政策链范式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继循环经济之后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的又一重大决策,寻找中国低碳道路的政策支撑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经济模式的低碳化转型需要构建适度适宜的政策体系.从政策链角度反思我国现行低碳经济政策的不足并提出政策链优化建议,不仅能够为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撑,而且研究政策链范式本身也是对我国政策科学理论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型:在政策激励方面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在政策内容方面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建设产学研体系,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9.
曹鸿雁 《东岳论丛》2012,33(6):155-158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城市交通亟待进行低碳模式的转型,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变通发展的纲领文件,在规划实践中应针对低碳城市的特征变化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使城市交通的发展既满足居民的交通需求,又能有效的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提出建立“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主体的变通方式结构体系、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交通协调发展的低碳型城市变通规划理念,进而从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保障政策的制定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实现城市交通低碳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创新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必要手段。科技推动下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也需要新的政策环境予以引导和支撑。本文在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具体举措上,归纳出“一体两翼”的基础性政策体系框架。同时,指出了在长远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等方面,政府在构建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政策体系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