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坤  肖淑玉 《管理学报》2011,8(4):539-543
以57家中国服务企业为样本,通过均值比较和回归分析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同服务型企业多元化程度,以及多元化程度与服务型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服务企业中,经验服务业的多元化程度高于搜索服务业的多元化程度;服务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多元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陶文杰  金占明 《管理学报》2012,(8):1225-1232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探究中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媒体关注度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互关系后,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此外,验证了媒体关注度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财务绩效的交互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服务化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价值增值的重要方式,而研发创新投入有助于企业产品技术升级与价值链攀升。本文选取2013—2019年中国技术密集型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发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化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研发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研发创新投入正向调节“服务化-绩效”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服务悖论拐点约在服务化程度为0.47时出现,但研发创新投入可以延缓服务悖论到来;相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服务悖论拐点滞后,但研发创新投入对缓解国有企业服务悖论的效果更佳;通过不含季节性的Holt-Winters加法指数模型预测,短期内中国不会出现服务悖论。研究成果揭示了服务化与研发创新投入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拓宽并丰富了提升制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企业逆向物流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员巧云  程刚 《管理评论》2009,(4):98-103,120
当前国内对逆向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对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模型,探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逆向物流收益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并分析逆向物流流程规范程度的问接作用效果。以91份有效的国内企业调查问卷数据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来源。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和前向选择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假设,得出最终模型,从而验证和补充了前人的理论。文章结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逆向物流收益有明显影响,但是对服务水平影响不大,而且流程规范程度对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逆向物流绩效间关系的中间影响作用不显著,最后文章分析原因,并对我国企业逆向物流信息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卫武 《管理评论》2012,(4):141-149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逐步的发展与完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社会绩效(CSP)与企业财务绩效(CFP)之间的关系,但是其中大量有关的研究结果却是互相矛盾的。本研究首先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以及相关研究假设,以国内外有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各项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绩效常常与企业财务绩效是直接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企业管理能力和企业声誉作为中介变量对CSP与CFP关系有着正向的影响,其中企业声誉有着高度的影响;大多数CSP测量方法与CFP测量方法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其中CSP声誉排名测量方法与CFP测量方法之间显示出相当高的正向关系,而以市场基础和会计基础CFP测量方法与CSP测量方法之间的关系要低于感知(调查)CFP测量方法的。最后,将其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研究结论和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中东部地区81家企业数据为样本,验证人力资本投资,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这几个因素是否同样会影响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发现样本中有1/3的企业在2011年进行过服务创新的活动,实证结果显示上述3个因素都与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正相关,但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服务、产品和流程的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别。此外,不同的研发投入规模、资产结构以及技术水平企业在服务创新的绩效上也存在一定的落差。  相似文献   

7.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关系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但是,不同的动态能力维度对绩效的不同方面影响程度也不同,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各个方面影响的显著程度在所有维度中最为突出,是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中树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此外,动态能力构成维度间的路径关系表明,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在企业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节点作用,是企业培育动态能力路径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王鹏程  刘善仕  刘念 《管理评论》2021,33(11):157-169
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通过组织模块化设计提升服务创新绩效成为服务化转型的重要途径,然而关于组织模块化能否以及如何提升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研究还很缺乏.本研究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出发,探讨组织模块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对285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1)组织模块化设计有助于提升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2)大数据分析能力在组织模块化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组织敏捷性完全中介组织模块化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4)存在组织模块化-大数据分析能力-组织敏捷性-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效应;(5)环境竞争性正向调节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表明随着环境竞争程度的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显著增强;(6)环境竞争性对组织敏捷性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然而无论环境竞争程度如何,提高组织敏捷性都能够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本研究深化了组织模块化及其作用和优势的研究,并为数字时代制造企业组织架构创新、服务化转型等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婕 《管理科学文摘》2010,(14):109-111
本文首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界定,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具有集成物流服务能力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然后从服务内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和市场扩张模式三个方面界定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模式;文章的第三部分将物流企业划分成存量物流企业和潜在物流企业两个部分,并分别来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关系特征、资源获取与初创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关系在新企业创建和成长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但究竟何种网络特征能够促进新企业资源获取和绩效提高尚不明晰.本文以初创企业为对象,构建了关系特征、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322家成立时间在42个月内初创企业的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对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关系信任对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网络规模对知识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知识资源获取对新企业财务和成长绩效具有正影响;知识资源获取对运营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知识资源获取对运营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但网络规模对运营资源获取的影响不显著,运营资源对初创企业财务和成长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5—2020年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衡量企业财务绩效,实证检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林业上市企业财务绩效整体发展较好,但不同行业与企业之间存在分化;环境规制负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而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抑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与外部创新群体的网络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已广受关注。以企业资源观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方法,选取网络位置为中介变量、技术能力为调节变量,探究了企业协同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协同能力和网络位置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的中心度变量在企业协同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构洞中介作用不显著;技术能力以中心度为中介对企业协同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能够为企业网络式创新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战略理论认为,资源与能力是引致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异质性资源与何种企业能力组合可提升企业绩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资源异质性与资源管理能力不同维度组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效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维度对资源异质性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有调节作用,但对不同的资源特质—绩效关系影响程度不同。本研究揭示了资源异质性—企业绩效关系成立的边界条件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管理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市场导向如何促进绩效的提升是企业和学者持续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球化竞争和营销战略转型升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与外部企业的协同和合作关系达到市场导向目标。然而,已有研究缺少对于基于外包关系的协同能力的构成及其对企业市场导向与绩效关系的作用机理探讨。         针对以上研究缺陷,在物流外包背景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协同理论,并结合对典型企业的深度访谈,通过构建物流协同能力的测量维度,分析其对市场导向与绩效关系的作用,揭示市场导向和物流协同能力对促进企业提升绩效的内在机制。采用中国21个省市284个物流外包企业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物流协同能力的测量模型进行检验,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①物流协同能力由外部战略协同、外部管理协同、外部创新思维协同、外部创新行为协同和内部协同5个维度构成;②市场导向对物流协同能力的5个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物流协同能力中的外部战略协同和内部协同对企业的物流服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④外部创新思维协同对企业的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导向对物流服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通过物流协同能力中的3个维度实现,即外部战略协同、外部创新思维协同和内部协同是企业市场导向转化为绩效的内在重要变量。         构建并检验物流外包背景下企业物流协同能力的测量模型及其对市场导向与绩效关系的影响模型,揭示市场导向和物流协同能力共同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内在机制,对于中国物流外包企业培养物流协同能力,特别是外部战略协同、外部创新思维协同和内部协同,充分发挥市场导向战略对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能力之际,信息化如何给企业带来效益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资源观的概念框架分析企业IT资源,建立企业IT能力模型;采用配对样本比较和统计检验方法,对企业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卓越IT能力的企业会表现出更好的绩效,这些企业具有显著较高的营业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人均净利润.企业不仅需要进行IT投资,更重要的是把IT投资内化为整个企业的IT能力,只有这样IT才会更好地给企业带来效益,这有助于指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作了综述的基础上,对企业信息技术(IT)绩效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一套用于分析企业IT绩效与组织结构维度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以及两步聚类分析方法结合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IT绩效与组织结构维度的相关关系是显著的,结构性维度的改善有利于IT绩效的提高,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传统的定性综述方法对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强度的研究,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本文运用定量综述研究最重要的统计学方法——元分析,对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的53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合并,共获得8788个独立样本、316个效应值,总样本量达58946个.元分析结果发现:(1)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rz=0.419.p<0.001),并且它对非财务类绩效(创新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组织运作绩效)的影响大于对财务类绩效(财务会计绩效、资本市场绩效)的影响;(2)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在中国情境下比在西方情境下更大,并且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影响程度大于单个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程度的简单加总;(3)信息分享与沟通、绩效考核与管理两项高绩效工作实践在中国情境下与企业绩效高度相关,而在西方文化中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之前国内的定性综述结论中也认为信息分享与沟通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不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让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得出定论,并为未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营销创新作为调节变量,并将营销创新划分为渐进式营销创新和突破式营销创新,将企业划分为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非财务绩效具有正向积极影响,营销创新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非财务绩效关系均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企业网络能力有效测度和实证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关系管理和关系组合四个维度开发和设计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测度量表,运用来自中国企业的346个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通过外部网络结构的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关系管理和关系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联系强度和网络位置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彭伟  符正平 《管理科学》2015,28(3):26-37
大量研究表明联盟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已有研究较少探讨联盟网络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整合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基础观,以高科技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以及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期打开联盟网络作用于新创企业绩效的黑箱.利用182家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层级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强关系联盟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占据联盟网络的中心性位置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联盟网络关系强度和中心性位置都正向影响新创企业资源整合活动;资源整合在联盟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就联盟网络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给出理论阐释,推动联盟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向过程视角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实施联盟网络战略实现优异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