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 ,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本文就如何坚持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制度作一点肤浅的分析和思考。一、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干部能上能下 ,是指党的干部的任职 ,必须因时、因干部的自身条件变化而发生纵向和横向的变化 ,做到适才、适所、适用的原则。在干部制度改革过程中 ,为了改变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 ,但效果并不明显 ,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1、领导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等…  相似文献   

2.
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大课题。前几年,老干部中在实行干部离休、退休的制度,冲破了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但是,新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由于旧观念和“待遇终身制”的影响以及缺少制度等等,至今没有真正解决。本文试就新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能上能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的新陈代谢功能,是干部制度的最本质机能,因而,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是新一轮干部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研究和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对新一轮干部制度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干部工作中长久存在的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并对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作为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我们也必须遵循《规定》要求,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工作责任制,做好新时期的干部工作。本文探讨从"五个维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疏通与拓宽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解决干部中为官不正、不为等问题,从而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是完成党中央提出的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任务、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是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场围绕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特别是“下”的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6.
干部人事制度作为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组织保证,应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这一关键的问题。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管理机制中来,有利于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保证德才兼备、具有开拓务实精神的干部脱颖而出,有利于激励广大干部奋发向上,勇于竞争的精神,进一步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我国干部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的干部制度仍然显得很不适应,正如赵紫阳总理指出的那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政府的职能将有所转变,政府机构和干部制度也必须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没有这方面的改革,就不可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赵紫阳答南斯拉夫《新闻周报》总编问)这就是说,我们的干部制度  相似文献   

8.
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当前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二、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 优”的用人机制;三、构筑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下,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解决干部"能下"问题,是实现干部队伍新陈代谢、促进领导干部队伍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从制度变迁视阈对领导干部"能下"制度进行历史考察,分析其现实困境的制度约束与路径依赖,从塑造政治生态、构建制度体系、完善配套机制3方面探讨领导干部"能下"的路径,对于全面从严治党下打造"三严三实"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转换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就是要改革企业内部的三项制度,即改革企业中原有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赋予职工自由择业权,赋予企业自主选择职工的用工权、人事安排权,以及在宏观控制下的自主收入分配权。从而在企业中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新经营机制。在我国传统体制下,企业的用工制度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能进不能出的终身就业制;人事制度是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的终身制;分配制度则搞平均主义。从实践来  相似文献   

11.
制度多样性与制度分析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制度的多样性 ,制度分析的层次性 ,新制度主义所包含命题 ,认为制度分析是以制度为分析变量 ,解决制度与行为、制度与组织、制度的稳定性与变迁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产业系统的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岚  梁铁中 《东南学术》2008,5(1):127-132
生态产业系统的出现成为解决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其理论基础--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分析可知,生态产业系统的发展必须在法律、政策、技术以及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撑下,才能得以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分成三部分.首先,对生态产业系统发展的背景作了简要的介绍;其次,阐述了生态产业系统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最后,从法律、政策、技术以及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产业系统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与信用制度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信用制度建设的实践,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出我国市场信用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制度,重点研究了中国信用制度由人伦信用向契约信用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低效率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信用制度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划分是系统设计阶段应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试图根据Metropolis动力系统中的原理,建立划分系统的一个模拟退火模型,从系统内在联系的角度寻找系统划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推进民主政治,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更加具有特殊意义.推进制度化的民主,关键在于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重点是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关系.以政治民主化为价值取向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实现改革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即要从"以权为本"彻底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的变迁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描述,再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所有制制度变迁的原因,文章着重论述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政体认为是责任内阁制。从其条文入手 ,通过与实行典型总统制政体的美国及责任内阁制政体的英国的比较 ,可以确认《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政体实际上是兼有总统制和内阁制因素的混合政体。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绪贻 《学术界》2006,(5):136-143
有的人认为,中国建立法治国家的困难,是因为中国没有法治的文化传统。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缺乏法治理念与制度,不过,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和西方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表面上称为法治,实际上则是人治。  相似文献   

19.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207
作为新双轨制的增量部分,项目制旨在通过国家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等项目手段,突破以单位制为代表的原有科层体制的束缚,遏制市场体制所造成的分化效应,加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投入。以项目制为核心确立的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级治理机制,并对基层社会产生了诸多意外后果。项目制所引起的基层集体债务、部门利益化以及体制的系统风险,对于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贺然 《学术探索》2012,(2):17-20
信访制度与监察专员制度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制度,但这两种制度都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制度,所以它们属于同类制度。信访制度与监察专员制度有许多相同点,同时也有重要的差异。监察专员制度已经得到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用,它的成功对于中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