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殡葬事业蓬勃发展青海省按照国家殡葬改革的方针,以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工作为重点,不断加大殡仪馆建设力度,积极有步骤地推行火葬、限制土葬、改革天葬、禁止水葬,加强殡葬管理,在革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检办丧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殡仪服务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数量为历史之最,殡葬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殡葬工作是最低等的职业。广东省兴宁市殡葬管理所所长王伟元却在殡仪馆工作岗位上,从火化司炉工、收敛工、化妆工等最艰苦的工作干起,一干就是30年,成为殡葬行业改革的带头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05,(1):59-59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长效的殡葬管理社会化机制.建设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覆盖全市的殡葬服务体系.上海市民致局在普陀区甘泉、宜川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有序地开展了殡葬服务进社区的试点工作。上海市民政局依托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平台,设立殡葬服务窗口.开展优先、优惠、优质的“三优”服务,由社工在“第一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温情”服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05,(5):35-40
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现行《条例》已经明显滞后,亟待修订。为修订《条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一行5人的调研小组于2004年11月2日至18日,赴江苏、福建两省进行了调研,并于11月18日在上海召开了16省市主管殡葬工作的处长座谈会。这次调研范围有东部、西部、沿海、内陆,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省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大家针对《条例》修订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7,(9):60-61
“21城市2007·殡葬管理论坛”于2007年9月18日~23日在石家庄举行。本次论坛以“殡葬·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殡葬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殡葬管理、殡葬改革、殡仪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挑战和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与会单位决心在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6.
优化殡葬服务 加强殡葬管理 推进殡葬改革 倡导殡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殡葬服务重在三项“服务”:一是明确基本的殡葬服务,二是明确社会化的殡葬服务,三是必须做到优质、文明、诚信服务。  相似文献   

7.
思考之一:确立殡葬管理的方针,明确殡葬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制定殡葬管理的方针,首先要搞清楚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的关系。殡葬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程,殡葬管理是保障殡葬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行政手段。殡葬管理应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殡葬习俗改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殡葬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另外,在《殡葬管理条例》(以下  相似文献   

8.
赵海 《社会福利》2005,(1):31-32
殡葬改革倡导多样化处理骨灰,群众可以自由选择骨灰处理方式,只要不影响土地资源的再利用,不乱建坟墓,不使用棺木,就应该尊重群众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核心提示: 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应当树立为民服务、节约资源、绿色殡葬、诚信经营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10.
幼新 《社会福利》2005,(5):57-58
在美国,殡葬行业利润巨大。据殡葬行业估计,美国消费者每年要在大约200万次葬礼上花费16亿美元的资金。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人每次葬礼的平均费用大约为5500美元,这还不包括埋葬安排——埋葬安排大约为2500美元。  相似文献   

11.
对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至少要体现出“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政府对殡葬行业的监控和管理;二是有利于先进文化在殡葬活动中的传承;三是有利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四是有利于殡葬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民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全国的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从建立殡葬法律制度,到构筑我国殡葬管理工作体系,在引导人们接受火葬、破除殡葬陋俗  相似文献   

13.
点评:如果举办培训辨真的能提高殡葬管理人员工作水平.规范殡葬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那么这样的培训班将“多多益善”;如果只是一种形式.则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市丰都县采取五项措施促进殡葬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5.
深化管理服务的基础:用殡葬文化纯净干部职工心灵 殡葬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创新。结合行业工作实际,石首市殡葬管理所编印了生命篇、教导篇、祭祀篇、理丧流程和祭悼文类这五个方面的学习资料发放给干部职工。干部职工理解了生命的价值和宝贵,就能以孝子之心安置逝者、慰藉丧属;知道了理丧流程,就能有序地工作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殉葬改革“十五”期间是广东省强化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全省殡葬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7.
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主办、民政部101研究所承办的"民政部殡葬事业发展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研讨会"于2007年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湖北、广东、重庆、青海7省(市)主管殡葬工作的领导和基层殡葬服务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张星 《社会福利》2005,(9):37-38
领导重视形成强大合力农村公益性墓地是推进农村殡葬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目前杜绝骨灰棺葬等乱埋乱葬行为的最有效办法。为此,江西省德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把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作为2004年全市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殡改实施前,市委书记徐跃进、市长吴步高召集有关部门领导专题研究殡改工  相似文献   

19.
赵海 《社会福利》2005,(5):31-32
众所周知,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事关推进殡葬改革,事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事关保护生态资源和生存环境,是涉及“民生”、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做好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对于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殡葬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音符,殡葬改革是长期艰苦的社会习俗变革。基层的殡葬管理者处在殡葬改革的前沿、殡葬管理和执法的一线,直接面对殡葬改革的现实压力和殡葬管理的具体难题,他们的工作是实现殡葬管理健康有序的基础。他们在管理中争取主动、创新方式、完善制度、狠抓重点,既保证了殡葬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