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治江 《老年人》2014,(11):10-10
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将在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然而,对落户城镇,多数农村居民表示"不愿意"。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城乡之间长期以来不公平的二元结构制度,让农民变市民。可农民为什么不愿意?究其因,除了现在的  相似文献   

2.
户籍制度:调整,还是革新?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被人们视为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罪魁祸首。自1958年1月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之后,户籍制度就在不动声色之间悄然改变着城乡两地几代居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不断强化着人们对城乡居民身份的认知和定位,也在摧毁着各类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进城打工人员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标准。在清醒地观察过我国户籍制度发展的林林总总之后,很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唤——户籍制度,请你别再折磨我!此时此刻,一直在不断进行着微调的户籍制度,正面临着进行彻底改革的巨大呼声,也标志着牵动我国亿万个…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无疑成为现如今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户口,或许是烙在每个人身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痕迹。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对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适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就当前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新形势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系进行分析。随后,本文简要介绍新形势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新形势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战略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1日,重庆市正式实施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试行)》,重庆市高校重庆籍农村大学生转户是此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但从实践的过程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重庆高校大学生农转非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力加强户籍改革制度本身的宣讲,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及学校的相互协调,将有利于促进户籍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林宏  岳凌云 《城市》2010,(12):58-60
一、重庆市户籍改革的做法 户籍制度改革是加快新型城市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2010年8月,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我国户籍改革真正的“破冰之旅”。其主要做法包括: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渐形成的一套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在身份证明、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建 设方面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户籍制度的局限性越来越突 出,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最近,这种改革已从部分省市向全国范围推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 40余年来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藩篱"有望被打破。  相似文献   

8.
正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介绍户籍制度改革时指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将尽快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其原则一是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配套的;二是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并提出了1亿左右的人落户城镇的目标。(3月19日《中国新闻网》)毫无疑问,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有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只有户籍改革提供给"新市民"的权利保障,进城农民才留得下来,城镇化建设才有生机活力。户籍改革的最大阻力显然就是城市的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9.
声音     
“目前,户籍制度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是门槛式的,即在没有获得户口的时候,什么权益都不能享有;而你一旦有了户口,就享有了所有权益。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应从原来的‘门槛式’过渡到‘阶梯式’。”  相似文献   

10.
报载,"青岛市为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根据山东省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青岛市实际情况,颁布了新的户籍政策"。  相似文献   

11.
蔡昉 《公关世界》2016,(11):57-59
“对于保持经济增长来说,户籍制度改革或者说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是一个一石三鸟的改革措施,可以带来非常及时的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12.
视野·观点     
《老人天地》2014,(1):10-10
中国推出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到2020年,中国各地将制定一套差别化的户籍制度,户口的迁入条件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3.
户籍制度:调整,还是革新? 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被人们视为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罪魁祸首.自1958年1月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之后,户籍制度就在不动声色之间悄然改变着城乡两地几代居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不断强化着人们对城乡居民身份的认知和定位,也在摧毁着各类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进城打工人员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后,变革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户籍制度改革成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许多学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仅就经济学领域而言,人们已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些研究分析了二元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对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民生,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打破户籍制度限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等原因给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管理带来了困境。放宽社区管理准入条件、加快户籍和住房制度改革、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是促进农民参与城镇社区自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驻秦(河北秦皇岛市)六所高校大学生户口迁移现状,反映出高校学生在迁移户口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能够折射出当今社会户籍管理存在的普遍现象.怎样理顺高校大学生的户籍管理,我国的户籍制度怎么改革才能使大学生们少走弯路,这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针对目前驻秦高校学生的户籍管理模式,使得大学生户口信息重复登记,以及新生落户和毕业生迁出阶段出现“真空”期,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不便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坚持“以人为本”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自去年8月启动了庞大的户籍制度改革,计划在未来10年实现1000万农民从农村户籍转变为城镇户籍,实现农民变市民。一年多以来,改革稳步推进,已有260万农民工自愿转户进城。然而,即使在自愿的基础上,改革最初也并不顺畅。  相似文献   

18.
许庆 《科学发展》2013,(5):14-18
现阶段城市户籍实际代表了三项公共服务: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救助服务,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实物或租金补贴为主的政府补贴性住房安排,以及迁移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平等就学的机会。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改革方案,为外来人口提供可支付的住房,以及为其子女教育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从而使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可以在城市定居下来。土地制度改革可以作为突破口,通过城中村政府和村民有效的公私合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外来人口提供可支付住房,辅以相关财税体制改革,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在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和相关财税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了外来人口住房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后,户籍制度改革也就完成了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正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二元制的人口户籍制度,将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在户籍上予以区分(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并严格限制城乡居民户籍自由迁移,附着在户籍身份上的是不平等的公民待遇,尤其是对农民的不公,因此,农民进城十分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体制全方位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也在逐渐进行,一方面是附着在城镇居民户籍上的就业、粮食补贴等各种优惠待遇减少,另一方面,农村户籍人员向城镇户籍迁移政策逐步宽松,但受到的  相似文献   

20.
户籍改革:为何举步维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郑州与宁波的户籍制度改革谈起 2001年11月,郑州市开始推行以"降低入户门槛、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有限的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一年,郑州市新增入户人口10万.2003年8月,郑州市入户政策完全放开,允许外地人员"投亲靠友",又新增入户人口15万.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对交通、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需求同步急剧增长.这一期间,郑州公交IC卡的办理数量达80万张,远远超出了预期的2 0万张;许多中小学出现了学生"爆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部门也压力倍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