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他所建立的美学体系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美学思想虽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但诗画一律,其蕴含了古典诗歌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所共同追求的审美旨趣。论析王夫之诗论思想中关于"天人合一"、"神理论"与"象外说"等艺术观点与古代画学之道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化其诗学理论的意蕴,也对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为构建现代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傅山与李贽     
明清之际,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批进步的哲学家、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山、朱之瑜、李颙、颜元等,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的新思潮、新学风。傅山是这一时期中富有民主启蒙倾向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在反对传统思想,批判理学,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等方面,比之同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尤具特色。本文拟就傅山对李贽的态度及傅山承受李贽思想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傅山生长在晋中,得到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谈。和同时代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相同。他反对理学道统,提倡诸子之学的研究,反对空谈性命,主张经世致用等。他们都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启蒙思想,不过各人的表现不同。傅山少年时代就有侠义之气,曾经和他的友人对阉党和权奸进行过坚决的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因此傅山闻名于天下。傅山是山西的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他不只是思想家,还工书法,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通,并且兼工绘画。他喜赵松雪、白香山的墨迹,爱其圆转流丽。后来转而改学颜真卿的书法。他对书法曾经说过:“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  相似文献   

4.
傅山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治学严谨,专精傅综,经史子集,无不探索.傅山治学,不是为了钻在故纸堆里当学究,而是为了实功,为了致用.全祖望在《阳曲傅先生事略》中说,傅山的一生是“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傅山自己说,“经术蔽腐儒,文章难救时”,“执经就腐朽,无益空中尘”说明他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济世”和“救时”.傅山思想的这个特点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政治思想中.他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进步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既显示出戏剧家、文学家的准确性,也表现了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性和深刻性。对于他的美学思想,笔者以为:不仅要看到他讲“情”,还要看到他讲“机”和“气”。只有如此,才能对他的美学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傅山是明清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和学者。清人丁宝铨在《霜红龛集序》中,把傅山同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学者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等人并列,同评为明代“遗老之魁硕”。可见他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学术上的巨大成就。那么,傅山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笔者以为是他的自然人性论。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能揭示出他的整个思想的历史特征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是明清之际的一位大思想家。他的唯物论的思想体系和辩证法的方法论,其完整性和系统性,超过了那个时代所有的思想家;但他是以维护儒家道统的姿态出现的,因而其思想理论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不仅比他晚出的思想家颜元和戴震,比他同时的思想家黄宗羲和傅山,突出又突出。就是比他早出的思想家何心隐和李贽,也要突出又突出。笔者曾写过以《儒家正统的阴影》、《再谈儒家正统的阴影》和《也谈傅山与船山》为题的几篇文字,揭示过船山思想理论的保守性。本文拟再以《再论王船山与傅山》为题,进一步揭示他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现量说:从佛学到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量”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美学范畴,它的母体在于佛教哲学之中。这个范畴本身就经历了由佛学而美学的演变过程。把“现量”作为美学范畴正式提出的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现量”说是王夫之美学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综观王夫之的有关文学评论著作,就会发现,“现量”说是一个根本的概括,可以代表王夫之美学思想的特征。而且,它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虽然王夫之首倡“现量”,但它所代表的美学思想却是源远流长的,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一个独特传统。在中西美学的  相似文献   

9.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属太原市)人,是明末清初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启蒙哲学家之一,在书法、绘画、文学和医学上也有卓越的贡献。今年七月,是傅山逝世三百周年,山西省有关领导部门已经批准,在今年八月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审共太原市委共同发起,召开傅山学术讨论会,对傅山的爱国思想、哲学思想,书法、绘画、文学和医学进行综合研究和探讨。为了使学者们了解傅山研究的进展情况和所争论的问题,现述要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娟 《船山学刊》2022,(5):52-62
叶朗将古代美学资源的现代转化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的创新相结合,发展出独特的意象美学理论体系。其中,叶朗对王夫之诗学意象思想的阐释具有独特性,集中体现了他的阐释方法。叶朗将王夫之的诗学思想放在古代诗学的发展脉络中看待,认为“意象”是王夫之诗学思想的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对王夫之的诗学思想进行体系化。叶朗对王夫之诗学思想的这种阐释,是一种重构式阐释。重构式阐释在较大限度上打通了当代美学语境与古代美学思想之间的隔阂,使得古代美学资源在当代重新焕发出理论活力,是古代美学思想实现现代转化和当代美学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普列汉诺夫是一个既具艺术家的敏锐,又富思想家的睿智的学者,因此,他的文艺理论常常就又是美学理论。他对文学基本原理的阐述,总是闪烁着独特的美学光辉,从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宝库。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领域中的一个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因为它涉及美的根本性质,故也为普列汉诺夫所重视,并且在《没有地址的信》中作出了独特的回答。普列汉诺夫的回答是沿着发生学的思路,从对原始民族的装饰品的考察开始的。他指出,动物的皮、爪和牙齿在原始民族的装饰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北美洲西部的红色人种…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不灭”说是哲学史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许多唯物主义思想家对其有着各种各样的见解。王夫之的“物质不灭”思想,较之前人有很大的突破,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论述。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是永恒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的诗歌理论对中国诗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夫之是哲学家 ,也是一位美学大师。他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 ,如对“诗以道情”说的深化和对“情景统一”的强调等 ,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兼诗人,曾对诗歌特点作过不少精辟分析。王之诗论主要见于后人为他编纂的集子《姜斋诗话》。他论诗的意见是多方面的,最精辟之处要算对诗歌中情景关系的阐述。情景关系在诗歌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对于杰出的思想家朱熹,应该说:他首先是杰出的哲学家,其次才是杰出的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但由于他在哲学方面的声誉太高了,以致于淹没了他在文学和诗歌方面的声誉,使得人们对他的文学和诗歌缺少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我以为在十二世纪下半叶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朱熹的成就虽不足与陆游、辛弃疾并驾比肩,但较之于范成大、杨万里和陈亮诸人是毫不逊色的。故本文试图对朱熹的诗和诗论作一番探讨,以期进一步引起文学界对朱熹研究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赋比兴"及"兴观群怨"之"兴"引导王夫之诗歌美学走向以情为主的诗歌本体论的话,那么他提倡的"兴会"说则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思维方式推进了一大步.王夫之把"兴会"上升为审美活动的源发性范畴,这一方面表现出明清时期中国诗歌美学的成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兴会"说自身的不断丰富和深化.王夫之对"兴会"审美感兴的重视使得这个古老范畴最终与哲学思维建立起疏通的纽带,使其与"以兴起情"说为主的"赋比兴"诗论和"兴观群怨"的"四情"诗论联结在一起.古典诗歌美学的历史演进和逻辑进程在王夫之身上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以民为本的思想是王夫之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夫之作为我国早期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标志之一。王夫之的政治倾向从他所阐明的民本思想中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一王夫之的民本思想王夫之身遭世乱,历尽坎坷,而且常常以“通古今,参万变”自励。他在对古今的盛衰之理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着力捕捉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民众的地位和生计的问题。“当世之安危,生民之疾苦,心念之而不尝试与谋。”(《读通鉴论》卷八)王夫之在1644年甲申之变以后,经常受到清政  相似文献   

18.
<正> 王夫之是一位对我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卓有贡献的文学理论家。他敢于打破俗儒的陋见,独创新说。他关于诗歌创作中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辩证思想,就是其诗论中最富创见性的精华。王夫之是怎样认识和解决诗歌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的呢  相似文献   

19.
傅山的乡土情缘降大任一傅山(1606—1684),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志士,杰出的思想家、学者、书画家、医学家。他具有高尚的爱国思想和坚忍卓绝的情操,三百年来深受后人的敬仰。作为一位蜚声于世的的人物,傅山不慕荣利,甘于淡泊,长期活动于民间,保持着艰苦...  相似文献   

20.
<正> 王夫之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生前几乎不为人们所知。他的诗歌文艺理论当时并未享有盛名,后来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可以证实,他的诗论是独具一格的;表述明晰而准确,批评标准一致,对于作品的寓意和意图非常敏感。这些特点即使对于一些著名的评论家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根椐这些特点,按照我们当代承认的标准,王夫之也是有资格跻身于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列的.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考察王夫之诗论中关于“情”与“景”的关系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