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其重大的创新意义在于表述更科学,导向更加明确。按贡献分配原则运用的关键在于,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贡献大小的度量,应采取市场化的办法解决。按贡献分配必须与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结合,在结合中要特别强调公有制企业充分考虑非劳动要素贡献分配,非公有制企业充分考虑劳动贡献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确立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是由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是新经济时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确立这一原则有利于建立和健全要素市场,有利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有利于理顺收入分配结构。贯彻这一原则在制度内外还存在许多障碍,为此,必须加快收入分配市场化的进程,确立分配原则的公平尺度。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创新。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必须研究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及其确立,研究客观经济条件和贯彻对策。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涉及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目标及实现路径等问题。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我们收入分配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通过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在微观企业的实现机制,以期对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按贡献分配在肯定了人力资源以其自身的劳动要素向社会做贡献并参与收入分配的同时,还包含和承认某些优秀人才的"资格因素"所形成的贡献.这些"包含和承认" 体现了对按劳动分配理论的突破和对既有的人力因素收入分配理论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分配方式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分配方式。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内涵界定,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贯彻这一原则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重要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客观上造成了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公平现象.兼顾公平必须坚持资源共享、通过市场实现初次分配和通过政府进行再次分配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新的突破。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需要。只有完善并规范要素市场,才能真正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新的突破。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需要。只有完善并规范要素市场,才能真正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对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视程度不同 ,体现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国外微观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以边际生产力论和供求均衡论为基础 ,吸收信息经济学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形成的。他们提出的以市场分配为基础 ,按要素贡献分配、再分配必要论与再分配代价论的政策主张 ,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我国个人收入的中外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总量分配结构、地区收入分配结构,显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未危及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从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看,我国居民体现按劳分配要求的生产要素收入将是个人收入的主体,其他要素收入处于次要地位。我国应该长期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出的新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所实行的按资根本分配有着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二者提出的理论依据不同,二者在社会分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二者实施的价值目标取向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初次分配坚持效率原则,满足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掠取,再次分配运用税收杠杆和福利补贴的形式,兼顾劳动者和低收入者的利益,积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在收入分配过程中,让不同群体从“蛋糕”上切取“蛋糕”,做到分配过程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尤其是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分配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配过程中实行了什么样的原则。针对这一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实际,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借鉴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念,认为要实现初次分配领域内的公平正义,必须践行平等原则、贡献原则和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分配正义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内容,对其含义的理解多有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分配正义是分配中的恰当性、合理性;指出其实现的关键是找到其中借以分配的原则和标准,在不同社会标准和原则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财税分配体制客观上存在着对农村收入分配上的公共"越位"与支出分配上的公共"缺位"现象,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现象,不仅违背了城乡之间公共分配的公平化原则,加剧了城乡二元化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进步,因此,必须从贯彻平等的国民待遇原则出发,改革我国现行财税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7.
财产分配法的基本原则是对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逻辑起点,对全面认识财产分配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提出平等原则、公平原则、最低原则、差距合理原则、人民优先原则、生产要素贡献原则、按“需”分配原则、预留原则等,并对其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进行财政制度变革,需要从民主、民生的角度进行。一个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财政制度应该满足三个要求:在利益分割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在社会决策过程中实行民主原则以及公共资源在国家各项职能间的配置达到最优。我国现行的财政制度是不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我们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改革现行的财政制度,由现行财政制度向公共财政制度的转变时需注意现有利益结构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论中西古代财富分配思想与消费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追求财富的目的上来看,中西古代社会追求财富的本旨是一致的,但是中西古代社会在追求同样的价值本旨中却形成了特性迥然的财富分配思想与消费思想。通过中西古代社会“均无贫”的等级财富分配思想与“渐进悬殊”的财富分配思想的比较以及“崇俭黜奢”的消费思想与“伦理主义”的消费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西古代社会财富分配和消费思想的特性分异与社会的思维方式、精神动力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