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认识的特性应为认识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有的属性,通过比较就会发现,观念反映性和观念创造性是认识的特性,这样的特性,实践活动及动物活动都不具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由实践的需要和认识的特性所决定的,主要表现为目标确定、认知理解、调节引导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 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物的本质性活动。实践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作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联系方式,实践活动本身又是一个内含着多重矛盾的系统过程。在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基点上来理解实践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实践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吴凡 《南方论刊》2009,(12):90-90
1.教育功能 有些论者认为,在社会学中功能是指构成某一社会因素对系统的维持与发展所产生的一切作用和影响。功能虽是事物固有的,但必须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的这种方式,事物功能的存在就无法确定。进一步讲,假若一事物对周围其他事物一点作用也没有,也表现不出它的功能,那么,它的存在就很难表现和确定。不仅如此,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论本质属性     
一在形式逻辑(或称普通逻辑)中,关于概念的本质问题,有一种较为流行、较为公认的,也是我个人所赞同的观点,即认为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形式逻辑概念论体系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归结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本质属性理解为仅仅是事物的特殊属性(或称特有属性),即一类事物(或一个事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类事物(或他个事物)的属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以其固有的基本特征规定自身而区别于任何其它事物。正如事物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事物的基本特征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事物的基本特性是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的。所以,认识和把握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需要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多层次地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科学上讲信息是负熵,是针对事物的无序、有序状态而言的;哲学上讲信息是事物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反应或反映特性,是针对意识或认识而言的.同是信息,科学的解释与哲学的解释竟如此不同.若有谁来研究一下“科学的信息概念与哲学的信息概念”,不是很有意义吗!  相似文献   

7.
论本质属性     
形式逻辑以属性一名词来表示事物或概念之间一切相同和相异的东西。例如某甲和某乙同是中国人;一个热情,一个冷淡。中国人是他们共通的属性;而热情与冷淡则是他们各自独有的属性,是把他们互相区别开来的一种属性。有些人因此就以性质来解释属性,以为中国人、热情、冷淡都是一种性质。其实,属性的范围比性质为广大。事物的同点、异点除了从性质显示出来外,从状态、行为与及行为的动机、行为的结果等等也可以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8.
一位英国诗人说过:"研究人类之最好的方法乃是研究人."研究人必然要研究人的个性及其保持,它对人的价值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点探索,以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一、人的个性保持的意义及其划分标准为了对个性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个性与人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某一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属性、特征.它使不同的事物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人的个性一般分从心理学和哲学上解释.人的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含义有二:一指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  相似文献   

9.
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原始的无规定性"(黑格尔语)的标志,它唯有通过历史和逻辑的维度才能得以揭示.高等教育活动的历史与逻辑表明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科学性(现代性的关键词),而科学是对事物本质的揭蔽,因此高等教育应追求本质主义的质量观.另一方面,在后现代社会中,现实的有"规定性"的高等教育必须(或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无奈地)走多元化(后现代性的关键词)之路,实践多元化质量观以适合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受众,并以此适应多元社会的不同需求.但是事物发展总是在自己的历史和逻辑中去面对现实,所以时下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本质主义质量观基础上追求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一) 古往今乘,确定人性的方法不外乎是区别个别与一般的方法,即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特有属性来规定人性。这种方法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得到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运用。我国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把人的本性看成是先天赋有的良心良知良能,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之所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既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也以理性来规定人的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11.
王智 《东岳论丛》2005,26(5):153-157
关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关系思维要求人们从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去把握事物,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事物的属性取决于该事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他事物,这是辩证法、现代科学、关系思维的共同见解,在关系思维看来,事物的一切属性都是相对的,都是关系性的,事物的属性就是关系属性。  相似文献   

12.
我并不赞同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一定义,无论对它再附加多少限定词和修饰语。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不能或不需要讲典型的“共性”与“个性”。我以为,典型的“共性”就是典型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如社会典型、一般艺术形象等所共同具备的基本属性。人类文艺史上的典型难以尽数,它们争辉竞妍、各具特色,也就是具有着各自独到的特色,自己鲜明独到的个性。这就使人们在无数典型的群体中一下子就可以把它找出来,而不致与其他相类的典型混同。但是,只要它是典型,它就又必然具备一些共同的属性,从而使它们——艺术典型有别于其他事物。上述定义中的“共性”其实不是典型的共性,而是一种抽象的、万物都可通用的“共性”。以前也曾有不少人论述过“典型的共性”,例如讲“典型的共性就是其阶级性”、或“阶层性”、或“时代性”等等,这些所谓“共性”,其实并不是艺术典型的,而是典型表现的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的超越性的四重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命存在,而且还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超越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是人对自身有限性、不完满性生存境况的一种克服与超越的渴望和欲求,是以实践为基础、朝向未来真善美的自由世界的永恒冲动和努力,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特有方式和内在的本质的要求,也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类的重要标志.人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四重维度:从"生存"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体"到"类"、从"有限"到"无限".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主要体现,也是人之为人所不可缺少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14.
实践确定质的依据是:第一、事物作为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第二、事物及其质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质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体现着主客观的统一。质由实践确定,其机理是:第一,事物的存在状态同人的实践需要相契合,事物的某些潜在功能和属性显化出来,被主体确定为该事物的质;第二,在实践中人通过思维把某一时间内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确定为系统质的某个方面;第三,事物被实践改造或重塑而形成新的系统质。  相似文献   

15.
加晓昕 《天府新论》2006,4(1):154-157
类推就是类比推理,也叫类比法。从逻辑学上讲,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及以上)事物在某些形式或属性上相同或类似,进而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方式。比如说,甲类事物具有A、B、C、D属性,乙类事物具有A、B、C属性,就推断乙类事物也有D属性。很明显,这种推理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固定性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它是事物生存的条件 ,能够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变 ,构成矛盾态势性中一个层次里的方面 ,也是人们借以区别事物、指导事业成功的必要环节。固定性长期以来被埋没、丢弃、贬斥的倾向应该纠正。不讲固定性在理论上是片面的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7.
价值既是关系也是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不是事物的自然质,而是事物在与一定主体发生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因而组成为一个系统时所产生的系统质或曰关系质。一切事物,凡能满足一定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某方面的需要、符合于该主体作为自控制系统的控制论目的,这事物对于该主体来讲就具有正价值。反之,一切事物,凡有违于一定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该主体作为自控制系统的控制论目的相乖戾的,对于该主体来讲就具有负价值。价值既是关系,也是属性,关系和属性是可以统一的。没有无主体的价值,“非主客体关系价值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教科书都把质定义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实际上这只是概括了事物的特殊质。事物具有特殊质外,还具有共同质。特殊质显示出事物的个性,共同质显示出事物的共性,个性和共性都是具体事物客观具有的,事物质应该既包括特殊质也包括共同质。从特殊质认识事物,揭示的是事物的差异性、区别性;从共同质认识事物,揭示的是事物的统一性、一致性。两者都是认识事物所不能缺少的。因此我认为,现在通行的关于质的定义对质的说明是不完整的;同时,把质只理解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也太一般化——它没有揭示内在规定性是什么,这就无法把对质的理解作为方法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满足实践的迫切需要,概括出正确认识事物质的一般方法及控制、提高事物质的一般方法。为此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质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指出了物业管理学科属性界定的实践与理论前提,然后从区别于其他学科性质和自身本质属性的角度对物业管理学科属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物业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公共管理属性的观点,并从国内外物业管理实践上进一步实证分析了物业管理的公共管理属性的显现过程,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结合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提出并阐述了具体的质和抽象的质的思想。商品的具体的质,是指能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特殊的有用性;具体劳动的质,就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专门劳动的特性。推而广之,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那种自然属性,就是事物的具体的质。它的特点是具体的可感性和差异性。抽象的质和具体的质不同,它不涉及物体的天然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属性,而是事物的整体的、普遍的规定性。从横的方面看,它不是孤立的、单个的属性,而是一类事物的系统的属性,从纵的方面看,它不是事物当下存在的现状属性,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