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长期同各个兄弟民族的语言接触中,达斡尔语保留了古老的蒙古语族词汇,从满语、汉语和其他外语中吸收了借词,从而使达斡尔语词汇日益丰富和纷繁,语言表达系统更加完善.从达斡尔族语言的变化能够体现出历史上达斡尔族与各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情况,是研究考察民族发展史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
广泛存在并蔓延于内蒙古蒙汉杂居地区的杂语(混合语)现象,从根本上破坏了蒙古语言的规范化,玷污了纯净的蒙古语言,给蒙古语言的丰富发展及蒙古民族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用大量的事实分析论证杂语现象的成因及后果,主张屏弃杂语,规范及净化蒙古语言,强调努力拓展蒙古语言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其发扬光大,永不衰落。  相似文献   

3.
突厥语族的各语种一般都把构词法作为丰富语言词汇的一种手段。维吾尔语随着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产生许多新词术语,其中很多新词都是借助于与维尔语的语言结构及其内部发展规律有着密切联系的构词法来构成的。因此,维吾尔语的构词法同其它语言一样,也是丰富、充实维吾尔语言词汇的基本方法,它在语言发展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依据维吾尔语本身应遵循的内部法则创造了许多新词,而且在丰富自己语言词汇  相似文献   

4.
蒙古语言不仅是蒙古族人民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蒙古民族精神财富的宝库。蒙古族语言文化研究是中国蒙古学的新兴学科领域,也是世界蒙古学科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蒙古国与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语在文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在蒙古语词汇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别。文章着眼于两者的词汇差异,即固有词及借词两方面的差异,进而探讨差别背后的政治历史及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原蒙古语到契丹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语是东胡后裔诸语言中的一支 ,东胡人的后裔———鲜卑人、室韦人、契丹人的语言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室韦人的语言被称作原蒙古语。原蒙古语经过一系列突厥化过程而形成古蒙古语。研究蒙古语的形成过程 ,必须结合东胡后裔的历史来观察东胡后裔诸语言的发展 ,及其同蒙古语族各语言之间的历史关系。对原蒙古语的研究 ,于蒙古族族源研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土语是中国境内蒙古语方言、土语当中,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较特殊的一种土语。在其语音、词汇、语法各领域都表现出与标准语不同的一些特点。从语言接触看,这些特点的形成跟汉族人频繁接触,受到汉语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蒙古语的语音,也像其他语言的语音一样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蒙古语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减音现象就是其主要一种表现。下面简要探索一下我国蒙古语主要几种减音现象和语言简化规律。 1.减音现象 1.1.非第一个音节短元音的弱化和脱落  相似文献   

8.
前言 达斡尔语属于粘着类型语言。由于达斡尔语中既和蒙古语族诸语言,特别是蒙古语有许多相同的语言成分和特征,又和满——通古斯语族诸语言有某些同源成分或语词借用,因此,关于达斡尔语的系属问题,过去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的一种语言或蒙古语方言,也有人主张达斡尔语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经过几十年来的中外学者不断研究,尤其是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语言学工作者对于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国内蒙古语文界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964年由内蒙古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蒙古语教研室编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蒙古语》(蒙文版)和1980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清格尔泰教授的《现代蒙古语法》(蒙文版)。前者是集各家特别是建国以来蒙古语研究之大成,是集体研究成果的结晶,它全面、系统地探索和阐述了现代蒙古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诸方面的规律与特点,揭示了蒙古语发展的历史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英语和法语互相影响,不断从对方假借和吸收词汇,以丰富本语语言.文章主要研究英、法两种语言之间词的借用所依附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以及一般借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黎语杞方言区的语言生态环境是一个多语并存的环境。杞方言区人们具有正确的语言态度,他们忠诚自己的母语,积极学习汉语普通话,接纳其他语言。杞方言区具有单语现象个别性,双语和多语现象普遍性、层次性的特点。杞方言区人们在不同年龄段,黎语水平有差异,一般地说,中老年黎语水平高于青少年。在语言运用上,黎语杞方言区人们会根据族内族外、同辈不同辈、家庭学校、集市劳作等不同场合,适当地选择使用黎语或双语等进行交流。黎语杞方言在黎族聚居区能够长期使用、和谐发展,跟聚居的使用者群体、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稳定的语言社区以及语言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东乡族是聚居在我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不到二十万。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种,该语言内部十分统一,几乎没有次方言,由于居住环境关系,东乡语受汉语影响很大,而尤以词汇为最。在东乡语中,汉语借词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次,与蒙古语同源(词根相同)的词约有百分之四十;此外,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  相似文献   

13.
Ⅲ.语词斯大林同志教导说:「大家知道,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为所谓语言的词汇。」又说:「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改变的状态中。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语言用工作需要的新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也就直接反映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自己的词汇并改进自己的文法构造。」词汇是怎样改变的呢?斯大林同志指出:「语言的词汇的变化不是像上层建筑一样。它的变化不是用废除旧的、建设新的那种方法来实现的,而是用新词去充实现行的词汇的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新词是由於社会制度改变,由於生产、文化、科学等等发展的结果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布里亚特语有东、南、西三大分支①。每一支方言词汇的构成除了具有共同点之外,还具有其独立的特点。方言中保留的固有的词汇都是早期的日常生活用语,比较积极的词汇是:"明天","皮鞭","短的","一半儿"等,这些词在早期的蒙古书面语中既有记载。试比较一些类似的词:东布里亚特和南布里亚特方言词:(南布里亚特语)。西布里亚特方言称"雨"为。这种称呼在中世纪蒙古语中就已出现,而且其它蒙古语族语言中至今仍在使用这个词。东布里亚特方言、南布里亚特方言用表示"雨",不单独使用,偶尔与组合使用,表示"雨"的意思,是蒙古语固有的词…  相似文献   

15.
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在二语词汇习得的很长阶段里,学习者会受到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依赖母语来获取二语词义,并将母语语言的搭配方式和学习策略应用到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断积累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母语和目的语思维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明末阿拉担汗时期,就有数万内地人民流入丰州滩,开垦农田,经营商业或手工业。大量汉族移民的涌入,农耕经济的推广,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和府、厅、州、县的建立,无不意味着该地区社会环境的变迁。在这种蒙古人的汉化与汉人的蒙古化变化中,蒙汉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尤为突出。然而在这样双向互动关系中,该地区原著民蒙古人的语言逐渐被新的强势语言——汉语所代替。在汉语取代蒙古语、逐渐形成土默特地区方言过程中,出现了蒙汉复合词汇、借用蒙古语词汇和音译蒙古语并保留原意词汇等诸多现象。在语言的互动关系中应鼓励自然的涵化,而不是人为的同化。  相似文献   

17.
裕固族居住在我国甘肃省境内。裕固族的语言在世界语言的普系分类法上分别归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亲属语言(即东部裕固语言)和突厥语族亲属语言(即西部裕固语言)。对于裕固语,我国曾在1955年和1956年两次进行过调查。而后内蒙古大学蒙语研究所组成一个由本所科研人员和十一名研究生参加的蒙古语方言和蒙古语族诸语言调查组,用统一的调查大纲,对我国境内的蒙古语族诸语言和蒙古语方言再次进行了调查。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新发现和添补了在过去的调查中没有发现或遗漏掉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掌握了非常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这次东部裕固语调查小组调查整理的材料,加以拟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蒙古语方言研究所做的可喜成绩的基础上,讨论了出于我国蒙古语急速变异现状,以保护和发展蒙古语言为目的,提出深入研究蒙古语方言内部的自然演变规律及其外部因素的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语言的研究在学术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蒙古秘史》语言与现代东乡语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语言词汇的同源性方面。那么,如何界定现代东乡语中存在的源于《蒙古秘史》的中古蒙古语同源词汇,以及这些词汇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显著特点,对研究现代东乡语的词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语言学界对文学作品中方言词汇的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对文学作品中方言词汇的研究仍有以下三点不足:一、对不同方言区作品研究的不平衡性,二、文学作品中方言词汇研究成果的单一性,三、缺乏对民间文学作品方言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