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民族研究》2006,(1):52-56
这是一个家族的苦难历史,也是回回民族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些回族老人说,他们是苦芦湾的人。“苦芦湾”在何处?为什么老人们对它是那样的怀念?这些问题常常挂在我的心头。这几年,因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一些“苦芦湾”人后裔,也看到了一些历史资料,在人们的言谈中,在一些星星点点的文史记载中,我才了解到了“苦芦湾”这个地方,了解到了“苦芦湾”回民的来龙去脉,也更使我明白了,为什么许多回族同胞提起它是那样的辛酸,那样神往……  相似文献   

2.
川西南的大凉山,承载着数千年的彝族文化,小凉山,更有无数彝族的传统文化孕育其中,彝族“说唱”便是其中之一,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彝族“二人转”。彝族“二人转”产生于东汉以前,与东北“二人转”如出一辙,距今已有200多0年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不唱山歌冷啾啾,唱起山歌闹说唱艺人在表演凉州。好个凉州闹坏了,我的山歌才开头……”“各种柴火碰到一起了,就能生出熊熊的火焰。各种人聚在一起了,就会发出智慧的光芒……”就这样,“唱”了“说”,“说”了“唱”,你方唱罢我登场。彝族说唱多为两人表演,与东北“二人转”确…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总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只要是群众喜爱,又是健康的,我们都应该提倡。近两年来,享有“歌海”之称的广西,到处都飞溅起民歌的浪花,被林彪、“四人帮”禁止的“歌圩”也恢复了。可是,有的人却把“歌圩”说成是“耍风流”的场所,笼统地说民歌是“黄色山歌”,甚至企图用行政命  相似文献   

4.
来生还做人     
一次,友人问我:“如果有来生,你愿投胎做什么?”友人见我默不做声,便固执地又问我一遍。我想了想说:“还是做人吧。”“什么?做人?太烦,也太累!”友人苦笑着离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继续为生计而艰辛奔波。我逐渐理解友人观点的无可奈何,也甚至感到了做人很苦,苦到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5.
怀念山歌     
家居西北陇南山村,乡亲都是真正山民,质朴憨厚,粗犷豪放。他们无论上山砍柴,还是进林采药,都爱吼山歌。用山歌解其闷,抒其情,一人吼起,众人和之,常山摇地动。 山歌均一个调子,尾音拖得极长,且绕许多弯子,声大情浓,悠扬婉转。有时歌声起处,野鸡受惊而飞,也多有情趣。若遇男女在南北山上对唱,那就更有味道了。 我曾收集过一些陕北民歌,如“你是哥哥的命蛋蛋,搂在怀里打颤颤”、“煮碗茄茄下碗米,大路上搂柴瞅瞅你”。  相似文献   

6.
我品人生     
人生是一个深奥的课题,每个人都在探求、剖析它的答案.我的人生很平常,但并不平淡. 我从小学、大学到研究生的学生生活,几乎都是机械的“三点一线”(图书馆、宿舍、食堂).那时,我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今后为社会做些惊天动地的事情.踏入社会,方明白所谓惊天动地只能融化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在生活中,我细细地品尝了它的酸甜苦辣. 先说苦吧.我们这一代不能以“苦”作为人生的主旋律.因为我们未曾经受旧制度下的苦难,也不会为温饱奔命.妻说我:“你够顺利的了,没有受过什么挫折,17岁上大学,25岁  相似文献   

7.
鱼有池塘鸟有窝,不挑场合是山歌。信天朦胧甩一首,四面八方有人和。地处湘西山区的保靖县,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群众,几乎人人能唱山歌,人人爱听山歌,人人会品山歌。在这里,牧童娃唱守牛歌,谈恋爱唱结情歌,办婚事唱喜堂歌,起新屋唱上梁歌;问路寻人打山歌,夫妻对话用山歌,连公社书记做报告也要唱它几句……在这浩渺的歌海中,我们掬起一朵斑斓的浪花,捧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8.
一碗洋芋面     
民以食为天。关于吃有永远也说不尽的故事和文化渊源。有些人是为了吃饱,有些却是挑着拣着吃,哪一种好吃就吃哪个,渐渐“吃”就被归纳为一种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雪山红莲     
我寄居的寓所,是在康定的跑馬山下,从窗口可以眺望那白雪皚皚的雪山。听說,在这些康藏高原的雪山上有一种花,叫雪莲花。这种雪莲花,不象迎春花那样是在和風中爭艳,也不象丹桂那样在秋阳里飄香,更不象荷花似的在盛夏中坭塘玉立,而是在严冬里吐蕊,在大雪紛飞中开放;它远胜过凌霜不凋的菊花,具有一般花所沒有的那种勇敢、頑强的性格。因此,这里有些人就把它称为“高原上的驕傲”。在一个雪后的日子,天气很晴朗,大概也正是这种雪蓮花綻开的时候,在寓所里我  相似文献   

10.
我们供销社的同志都说我是一个“厉害的姑娘”;还有人说我嘴快舌尖,口头上不让人,因而又管我叫“机关枪”。其实,我既不厉害,也并不是什么“机关枪”,只不过是见到一些不合理的事,爱提意见罢了。爱提意见有什么不好?象采购员  相似文献   

11.
“哈节”,是京族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哈”或叫“唱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据《防城县志》记载,在山心岛一带的京族人民,“农隙时,择定地点,于月白风清之夜,邀集邻人,举行歌会,以资娱乐。其所唱之歌,乃系民歌,俗称山歌。参加者分为两部,一部为男性,一部为女性,两方均有谙熟山歌者二、三人,名曰歌屯。男方择一歌喉清脆之男童,名曰歌郎,女方亦择一歌喉清脆之女童,名曰歌娘,男女相距约五、六丈,由歌屯将山歌逐句低声口授,歌郎或歌娘即循声高唱,一问一答,声调和谐,其乐  相似文献   

12.
我看学智     
我和学智相识,已经快三十个年头了。我们属于那种平时来往不多,但却很合得来的朋友。这“合得来”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有书法这个共同的爱好,因而共同的思想与语言便多;二是在为人处世方面,我们也有些共同的地方,譬如做人的耿直、待人的诚恳、追求的执著、办事的认真、作风的俭朴等等。这两个原因之中,我更看重后者。因而可以说,我们之间友情的牢固存在,也是我对学智的人品道义的一种赞赏与肯定。 学智给人的“表面”印象,总是慢条斯理、不温不火,不见他有匆匆忙忙的时候,也不见他有“着急上火”的时候。但这只是学智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尚属“表面”的现象。这“现象”背后的学智,实际上是一个很有主见、很有激情的人。因而,无论对人对事,学智总有自己的想法,而他只要有了自己的想法,便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因而,学智写起字来总  相似文献   

13.
元代,大批伊斯兰教众(穆斯林)从中亚、西亚来到中国,连同唐宋时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人,共同组成我国回族的先民。伊斯兰教创立后不久,即教派萌生,以后越来越多。正如传说的那样,穆罕默德曾说:“以色列人分裂为七十一派或七十二派,基督教徒也是如此,但是我的教徒将分裂为七十三派。”元代伊斯兰教徒(当时称为回回人)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人数又很多,当然会有各种教派的信奉者。但由于史料记载的欠缺,据  相似文献   

14.
六七十年代,每个热血青年都以献身农村广阔天地为荣。而如今,青年人都以涌入城市、流向沿海、飘洋出国为时髦。大学毕业时,同学们留在了都市,我作为班上唯一的一名共产党员,无条件接受了分配,去偏僻的苗族山乡工作。同学于是戏言我:“宛庆丰,你真‘背时’。”母亲则说:“你宁到城里当个小办事员,也不要去乡下做官。”父亲却竭力支持我去农村锻炼。这一去,就呆了8年。 8年后,我进城了。可以欣慰地对母亲报喜,但不知如何向父亲启齿。因为我是吃不了乡下的苦,算是“溜”回城来的。城市在诱惑着我。那里有摩天大楼,有时髦女郎,有彩电、冰箱、席梦思……农村呢,一句话两个字:太土。有的只是茅草木屋,见人就害羞的山里妹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管一管歌圩上的“害群之马”编辑同志: 我的家乡地处湘黔交界的崇山峻岭中,每年都要举行几次“歌圩”活动。那歌如潮,人如海的场景的确十分感人。可是就在这乐融融的歌声中,时常会发出不合谐的声音。“打呀!打呀!”接着便是人心惊惶,歌声顿断,人群推搡……这是有人在趁机寻衅闹事。添子山歌圩自1982年恢复以来,就有过几次严重的打架斗殴事件。去劝架者也被打得头破血流,更有在场的无辜群众被推下悬崖摔伤  相似文献   

16.
害羞的民族     
我家表姐不用说也是个彝族,而且好喝酒。和一般好酒者一样,喝得晕乎乎时,她的话就多了。她是个风趣、机智的人,即使醉了,本性也不改,好像还更有长进了,真的像俗话形容的那样,舌头像抹了油,滑溜得很,逗得听她酒话的人笑得咯咯的。有一次我们在成都一个小辈子家喝酒。喝到一定程度,我家表姐不用说,话又长了。那一次她主讲的是“我们彝族是个害羞的民族”这样的一个话题。据她说,这个题目和内容均来自于一个彝族文化人,这个人在她上大学那个时段在中央民族大学当老师。我表姐声称,她不过是在重复那个老师有关彝族性格的一个演讲。我和我家这个…  相似文献   

17.
壮语与老挝语之异同陶红(广西民族学院外语系)提起老挝语,一些接触过老挝人的壮族同志都会说:老挝语很象壮语。遇上老挝人还能聊几句,说到相同之处,双方还会开怀大笑,象久别重逢的兄弟那样亲热。这些同志也会发现,用壮语与老挝人交谈,只能谈“土”的、“原始”的...  相似文献   

18.
仫佬山歌     
仫佬族人民喜爱山歌,多少年来,山歌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仫佬山乡,到处都有出色的歌手,他们常常走坡对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每年旧历8月15以后,各地便开始赶歌圩走坡对歌。仫佬山歌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三种: “随口答”。这是一般山歌,歌词是在对歌时由唱者随编随唱的。主要在走坡、新婚喜庆、小孩满月等时候唱,平时在赶圩或劳动生产中也唱。歌词内容具有丰富的想象,每首歌有4句或6句,每句通常为7个字。比如:“东村  相似文献   

19.
苦蓬草     
我路过戈壁滩,看见有一种小草,人们说它叫“苦蓬草”。使我很喜爱。它虽然没有娇花艳叶引人注目,但却也长了一蓬蓬一簇簇充满生机的翠绿的小枝叶。当你顶着骄阳跋涉在那莽莽黄沙的旅途上,走得百般疲惫焦渴、枯燥昏迷,而又找不到清泉润喉、柳荫纳凉的时候,骤然看见这样几丛青绿的小草,也会使你多少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和振奋。  相似文献   

20.
民族出版社出版,黄臧苏编写的“广西僮族历史和现状”一书,对我们僮族人民了解自己本民族的过去和现在,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对书中有一句判断性的话是有不同意见的,这里特地提出来,希望作者考虑。这就是在本书的第五十一页第十五行中,叙述到关于僮族人民饮食方面时,指出僮族人民“喜吃稀饭”。僮族人民真的是“喜吃稀钣”而不喜吃干饭吗?(作者不一定有这意思)我以为这句话是不符合事实的。虽然这只是一句话,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弄清楚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吹毛求疵。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什么需要多费考证的问题,只要我们真正去了解一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就可以懂得。从流传到现在的一些民歌中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民歌是人民群众的真实思想感情的反映,它的可靠性有些比文献记载更真实。关于吃稀饭的问题,我们县有两首山歌(僮歌)可以用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