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写作力求内容准确、客观公正、报道及时,但万事都总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同的事物之间又往往相互交叉、相互包容,为了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分寸,运用模糊语言便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新闻写作技巧。从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形式和功用两个视角分析阐述了新闻写作之模糊语言的妙用。  相似文献   

2.
从模糊语言的本质入手,介绍模糊语言在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中常见的表达形式,并分析指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语言表达更客观准确,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模糊语言翻译策略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语义模糊、语法模糊和语用模糊三个层面设计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模糊语言翻译策略一对等法、变通法和变异法的使用情况,发现他们总体上能够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处理对应模糊语言现象:使用对等法翻译语义模糊,使用变异法翻译语用模糊。但是,在处理语法模糊时被试还停留在对句子结构处理方法单一的层面。就此,文章提出语言模糊翻译教学中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模糊是表达含蓄言语的重要手段,具有维系人际关系的功能。模糊修辞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发挥委婉、礼貌、幽默等语用功能,使人们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5.
论语法中的梯度现象及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梯度” 是当代语法研究中的新视角, 它主要探讨和描写存在于明晰语法范畴之间的模糊过渡地带, 例如词、句层次之间及各自内部的渐变现象, 并从哲学角度阐述梯度现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该研究对于完善语法研究途径、更为全面地看待 “例外”现象、加强语法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翻译理论界认为翻译的原则是传意性,可接受性和相似性。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跨文化交流等几个不同层面论述了模糊语言的翻译问题,从翻译角度来谈模糊语言间的对称性,并不是个别单位上的一一对应,而是综合性的模糊对等关系。  相似文献   

7.
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模糊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实际得出研究生素质的评价指标系统,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对数转换和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讨论了研究生素质的模糊评价模型,构建了综合素质的模糊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所得评价结果更具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8.
人们普遍相信语言具有精确性,而忽略了它的另一个属性——模糊性。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是指在对语言所指对象的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语音、语意、词汇等方面,其中最突出表现在词及其意义方面。模糊性表现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就称之为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维结果的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遍现象,广泛地出现和使用在不同的方面和领域。除在语言学上,在文学评论、心理学、哲学和数学等学科上,越来越多的人也显示出对它的兴趣和关注。本文通过探讨模糊性这一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9.
模糊文艺学是运用模糊理论与文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文学的模糊性为研究对象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文学在文学性质、文学创作活动、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文学语言和文学鉴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研究文学的模糊性也就应该成为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这样就有了"模糊文艺学"。  相似文献   

10.
从客观现象分析入手,遵循思维的的基本规律,从人们认识事物的局限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强制划分、人们认识和评价事物的标准等方面探讨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及其研究对象,试图为模糊语言学理论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