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言语交际是语言在一定语境中的具体应用。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方式有时是精确的,有时却是模糊的。“模糊”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扎德在1965年提出的,这种理论最初被用来解释数学现象,后来逐步扩展到计算机、语言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它源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社会交际等因素的模糊性。回顾语用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语言模糊性与语用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模糊性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语用学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和起了推动作用,而语用学研究的实质是对语言模糊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在哲学界引发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相应的法学语言学转向将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置于关注的焦点,引发了科学研究的语言学思维。到了20世纪后半叶,语言哲学的发展又引发了哲学领域的语用学转向,逐渐形成了科学解释的语用思维。与哲学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法律语言研究也有一个从语言的语义和句法为主的静态研究向语用为主的动态研究转化的过程。语用学方法是法律语言研究最适合的参照方法,语用视角的法律语言研究可从言语行为理论及会话合作原则、礼貌现象、语用预设、语用模糊及顺应论等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哲学的发展促进了哲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语用学转向”有其深厚的哲学思想渊源,经历传统和现代的发展,形成了英美语言哲学,以德、法、俄等国组成的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以及中国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英美、欧洲大陆、中国语言哲学的融合,人文性和科学性的融合,语形、语义和语用在动态的、语境化的、理性的、美学多维视野下的融合,系哲学与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现代哲学与语用学的建构带来新的思想与发展平台,更为处理当前各领域的“文化转向”主流所引起的问题提供有效的理据。  相似文献   

5.
语言游戏的变奏——利奥塔语用学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方法是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用来分析后现代知识状况时所使用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语言游戏.本文通过对语言游戏基本原则的阐释,分析了利奥塔在此基础上所理解的社会关系和后现代科学的特征,以及这一术语在利奥塔整个思想道路中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6.
教师话语作为教学的媒介和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在语言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教师话语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教师规范自己的课堂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堂有一个有别于其它课堂的特征英语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堂话语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为此,英语教师应设法实现高效的语言输入,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8.
措词用语的礼貌客气和模糊语言的妙用是商务交际中的常见现象,体现了商务交际语言的文体特征。以语用学理论为框架,结合礼貌语言、模糊语言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情景,对社交中礼貌语言和模糊语言的使用进行了语用认知推理分析。认为礼貌原则比合作原则更能解释措词用语礼貌客气的现象,是遵守礼貌原则的结果。模糊语言的妙用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有关,但关联理论对模糊语言的妙用的解释力更加充分。这是动态解释模糊语言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对商务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教师语言与外语腔(外国式或非地道语言)、保姆式语言以及课堂用语之异同入手。阐明教师语言的特点,并借助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论及大学英语课堂中语言教师自觉使用系统、变化、有目的的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言学注重对语用学理论的研究,而很少注意到语用学在交际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语用学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尤其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更加显示其重要地位.文中以实例详细地阐述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错误,并指出在语言交际中导致语用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禅宗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语用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对禅、维语言观的比较多从纯哲学角度进行。从语用学的意义和语境视角对禅宗“不立文字”、“平常心是道”与维特根斯坦“不可说”、“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的语言思想进行比较也是有意义的,前者的“佛法大意”对应的是后者“不可说”的“人文意义”。意义和语境是奠定禅维瑰丽的语言哲学宫殿不可或缺的基石,是其语言思想跨越时空鸿沟,镜像映照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2.
网络酷语指网民广泛使用的流行语 ,具有行业用语的特点。网络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在这团体中 ,网络酷语作为思维的媒介体现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解读网络酷语的各种意义 ,追溯其渊源并且对其成因加以探讨 ,有利于对语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委婉语的表达有五种方式:一是运用语音语调手段表达委婉,二是运用语法手段表达委婉,三是运用情态语言形式表达委婉,四是利用交际技巧表达委婉,五是利用某些修辞手段表达委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的是对话语解释必不可少的文化理性问题.作者注意到,学术界关于文化理性的意识有一个从语境意识到文化语境再到文化理性的逐步演进过程;文化理性是一个分层结构,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设定)、语用操作设定(文化语用原则、规则、范式)和文化基础实事;同时,文化理性的形成也有一个运层筛选语用信息的过程(从行为的情景合理、合适、有效,到社会语境合理,到文化语境的检验);文化理性作为一个工具性范畴,具有工具性、从属性、权威性和可调节性,而且,它必须构成有形的模式.文化理性的讨论可以解决情境与大脑的信息连接问题,同时,从跨文化交往角度看,文化理性作为语境意识的最高形式,可以促进相互尊重和理解,避免盲目自信或自卑,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用学学科的孕育、兴起、确立与发展,培养和提高我国外语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际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理念。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首要的,但到了已经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的大学英语阶段,应该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能力包括语用行事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和语用效能能力等,从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从语用学角度来解读隐喻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辨认和理解隐喻这种语言现象。读者对隐喻的辨认很多时候是在潜意识中完成,但这种辨认过程依赖于以下四种方法:观察隐喻信号;判断隐喻的始发域和目标域;串联隐喻的连贯网络;体会使用隐喻的意图。隐喻只有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成其为隐喻,因此对隐喻的理解首先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语境不仅对隐喻意义的推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境所提供的信息量对隐喻的理解过程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刑事判决书不是一个静态的"单向"文本,在语用学的视角下审视判决书,可以发现它是一个包含判决书书写者与判决书受众之间互动的"双向"语篇.判决书中的语言受到特定的法系环境、社会距离、权势关系、权利和义务等语用参数的影响.对判决书文本中典型语料的分析,证明语用学理论对判决书话语的使用和理解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进而证明了语用学视角是研究判决书语言的一种可操作的分析进路.  相似文献   

18.
以言语交际中作为话语标记语的Whatever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用为视角,借助元语用意识理论和关联理论,探讨了不同语境条件下它的三个话语标记功能:(1)标示消极情感功能;(2)强调或突出命题功能;(3)连贯或终结话语功能。类似的微观研究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更进一步了解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模因关系密切,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论揭示了语言产生和复制传播的规律,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以搜集到的网络语言为分析对象,从模因论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模因的传播类型以及复制、传播过程,探讨其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和内在生成机制,从而揭示网络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谐音:网络语言中一种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由于其表现力强、省时、省力、谐趣等特点,在网络交流中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中谐音的表现手段有三种形式,其语用功能可分为简洁、快速、谐趣、造成视觉冲击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