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年月,似乎你要写小说怎么写都可以,就是别讲故事。越没故事越好。因为小说不等于故事,小说要超越故事,所以越没有故事的小说便是好小说,故事变成了小说的冤家对头,故事就是“旧”。不管这种推理通与不通,反正不少的新派理论家都这样看。有没有故事便这样成了一把尺。平易似乎不太懂得这一点,他写的小说总是要有一个故事。而且大多是些平常而又平常的故事。他的成名作《巨砚》就是写一个古董商人与巨砚的女物主之间的讨价还价的故事。继而,《断墨》又是一段关于断墨的欲断人肠的故事。他的唯一的一部中篇小  相似文献   

2.
谢冰莹的创作活动,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写于大陆,其总体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以鲜明的爱憎倾向,着重涉笔重大题材,从而真实地再现了纷纭变幻的时代风貌和人情世相。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成名作《从军日记》和代表作《女兵日记》。不难看出,这两部作品均具有较强的记实特色,而这一特色,显然有助于作品内容的表观:热切地关注现实人生,真实地反映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3.
何申小说在题材选择、形象刻划、叙述方式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就题材选择看,他的小说多取材于我国比较偏远、落后、荒蛮的农村地区,而且主要取自这些地区的县、乡镇、村的各级各类干部和农村“能人”的生活空间;就形象刻划看,他追求的是“真的人物”,他写了乡镇干部们优秀的一面,也写出了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就叙述方式看,他总是以生活化、平实化的语言,以“丝线串珠”的结构方式来进行叙述。这些都是何申小说具有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写实小说关注当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不粉饰不雕琢,力求细节的客观真实。新写实小说在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上遵循非典型化原则,同时,小说在叙述态度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使其呈现出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不同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喧哗、躁动走到极致之时,也正是各派变异、瓦解、分崩离析之日。实践表明:现代主义在中国缺乏生存、繁荣的土壤,相反地,现实主义又一次显示出深厚、持久、旺盛的生命力。硝烟散去之后,现实主义收编了现代派的残兵败将,汲取了“寻根”文学的精髓,回避单向取舍的局限,走向宽广且开放的疆域。1987年之后,地莉、方方、刘恒、叶兆言、刘震云、苏童、范小青等作家都写出一大批佳作,以一种令人熟悉而又陌生、朴拙而又新奇的姿态进入读者的视野,也写现实的人与事,也抒历史的情与景,但不同于古典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6.
“新写实”相对于它以前的文学思潮来说并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对生活原生状态的“还原”,对情感要求的“零度”处理以及与读者的“对话”姿态,都不难在以往的小说中找到先例。新时期文学最后终结在“新写实”这样的“烦恼人生”、“一地鸡毛”之中,实在是新时期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很不情愿接受的事实。“新写实”犹如薄暮时分的晚钟慢鼓,实在不嘹亮,不让人振奋,带着更多的惆怅和感伤。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徐文海小说创作三种类型的基础上 ,论述了作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史家治史,从来就有一个史论关系问题。五十年代有人提出“以论带史”,结果发展成为“以论代史”,历史变成了没有实在内容的空谈。空谈毕竟不是历史,于是出现“论从史出”的主张。最后,一场动乱把“左倾”思想推向顶峰,不但“史”被扫荡净尽,“论”也变成了一片胡言乱语。史学被中断了十年。如  相似文献   

9.
潘海鸥 《阴山学刊》2009,22(6):55-58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后期崛起于文坛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小说创作潮流:新写实小说关注普通人的世俗欲求,将日常生活叙事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受到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的影响,新写实小说带有种种先天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小说创作形态或者说是一种小说创作理念很难维持较长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10.
阳翰笙,四川高县人.1902年生,1924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黄埔军校当过政治教官,北伐军中做过政治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受挫后,到海陆丰时,因重病由党组织送他到香港,再转赴上海。在上海,由于党的安排,参加了创造社,从此开始了文学生涯。阳翰老多次对我讲:他原是武人,并非文人。参加过4次战斗,有一次差点被打死,是从水沟里爬出来的。他所以脱下戎装,拿起笔杆,完全是服从党的决定,为着革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郑新安 《中州学刊》2006,(5):270-272
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新写实小说”作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无论从思想内涵还是叙事方式上,都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前期的“新写实小说”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着力于对现实生活进行“原生态”的刻画。后期的“新写实小说”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叙述的挖掘。“新写实小说”虽然也有着种种不足,但它毕竟把中国当代的小说创作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自贡师专美术系第三届毕业作品,它以超过前两届的规模与艺术水平给观众留下了“今年花比去年红”的美好印象。 两年来这个年级的师生在校党委和校、系行政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师专的培养目标,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任课教师们辛勤耕耘,同学们奋发学习、勇于实践,刻苦专研,从而在思想和学业上都有了  相似文献   

13.
文风问题,历来在文艺界颇受重视,学术界似乎不大注重文风问题.我认为,学术界也应当研讨自己的文风问题.文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精神产品的形式问题,严肃地说,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方法的综合体现.如果提到更高的高度去理解,我们也可以说,文风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问题.中国古典文论《礼记·乐记》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个深刻的论断可以从古今历史得到印证:汉唐盛世,文化繁荣,学术昌盛,各种精神产品在风格上体现出“安以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意味与新写实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联成 《文史哲》2005,4(4):61-66
新写实小说是跨越20世纪80、90年代的唯一文学潮流。从文学价值学着眼,它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主要表现在:宣告形而上意义与价值的无效,使意义与价值回到形而下,回到凡俗人生。因此,消解政治话语,以生存话语取而代之,拒绝形而上的乌托邦遐想,以形而下日常生活的平面化叙事为价值旨趣,便构成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叙事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属。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一种没有表现出显在解构冲动的具有强烈解构特征的文学现象,它的解构性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性,是不动声色的。正因为这样,它的解构与颠覆意味则长久被人们所忽略或漠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天才的作家,在艺术实践中,必然会孜孜以求地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风格,他不应重复自己的老路,相反地,他在追求新的美学特色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广。作家王安忆正是以这方面的成熟和成功,不断证明着自己的艺术才能。去年,她除了发表长篇《六九届初中生》外,还相继发表了几个引人瞩目的短篇,显示了对生活更多发隐烛微的开  相似文献   

16.
廖西岚是部队知名作家,安徽省望江县人。他从一个初中只读了一年的“农村兵”,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高级文职人员”,他的经历和他的成就,他的精神与他的奋斗,都值得为之自豪。当然,更具体的东西是他的近百万字的作品,三十多个短篇小说以及十部中篇小说。这些是他的前进的足迹,奋斗的标记以及作为一个作家的最权威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一苗族文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苗族作者在解放后创作的书面文学,一是现代(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民间口头创作的新歌谣和新传说故事,一是古代和近代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其中,书面文学的产生,是苗族文学在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的新标志,也是祖国多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学百花园迎春开放的一朵新花。这里所说的书面文学,是指苗族作者用汉文创作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唱等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苗族没有文字,当然也就不存在使用本民族文字进行文学创作的事。即使是使用汉文进行文学创作的现象,解放前也没有发现过。因之,苗族书面文学的产生,完全是解放以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新写实小说研究述评丛晓峰近年来的文学,最为人们关注的流派,恐怕要算新写实小说了。尽管有人对它不以为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写实小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浪头一开始就显露出了它的优势和活力。更有趣的是,围绕着新写实所引发的理论批评文章越来...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的新写实小说,以其丰硕的成果和多元共生的属性而引人瞩目。通过对新写实小说文本的拆解,以还原方式直逼文本的原生状态,可以把握新写实小说的血缘体系,发现新写实小说的多重属性。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陇东根据地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数量最大,并且最为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曾在唤醒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创建根据地、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的斗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陇东根据地的诗歌有文人的创作,但为数更多的则是群众的创作。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抒情诗、叙事诗、古体诗、自由诗、朗诵诗、讽刺诗,也有快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