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哲学为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民族国家的性质、作用和发展趋势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锋 《社科纵横》2013,(7):35-39
当前国内学界对推进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研究主要围绕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实践路径、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段农民的认同状况、农民对政治系统不同层面的政治态度等问题展开,研究为理论提升、学术积累和政治实践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应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与国家政策和制度、政治稳定和发展的相关性,不同农村社区个案和农民政治认同机制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外力推动及社会内在转型的双向互动。在这一双重时空坐标中,对国家认同的考察不能醉心于国家认同的变迁与再建构的宏观研究层面或停留在具体形态诸如公民认同、民族认同等微观研究层面,而要加强沟通宏观与微观的中观层次学术考察,深入探讨"国家认同何以可能"的问题。为此,消解个人层面的本体性焦虑,使其回归本体性安全及实现国家层面的国家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彰显国家认同的功能性力量。无论是基于理论逻辑阐述还是事实经验考察,国家认同都不能独立地发挥稳定且持久的作用,而是需要经济激励系统、政治价值系统与制度组织系统三方面的基础性结构支撑,这三个领域的功能匹配是国家认同得以可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图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性族裔冲突和民族矛盾更加凸显,这使得国家认同成为现实和学术关注的重点M题。在全球化时代,要较好地处理国家认同问题,需要在基础理论层面对国家认同发生的逻辑,即民族认同的性质、国家认同的性质、陶家认同对地方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危机发生的逻辑等进行彻底的分析。从社会认同需求的角度分析,全球化对现代世界权力结构的改变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尚未完成,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风险,呈现出结构性失衡,从而降低了国家整合治理能力,使得国家认问对民族成员的意义进一步被削弱,并引起了地方民族认同的兴起,进而导致了发展中因家的国家认同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的两种国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丽军 《学术交流》2005,46(8):9-13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在全球化交往的普遍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传统工具论国家观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简单化理解,迫切需要在新的理论框架内运用更为广泛的因素来进行解释,充分认识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重新理解社会结构和历史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对马克思国家观的重新梳理和认识,对我们的启示是,必须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国家,正确认识和领会马克思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多重关系深刻阐释,指导我们要在社会多重结构力量的相互作用关系上进行分析三者的关系,而且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过程又是一个不断调节、平衡的过程。这对于科学地认识现代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永庚 《唐都学刊》2011,27(1):32-38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是由追求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中国人民自己创立的具有本土性质的独立哲学形态,是"面对"中国国情"进入"中国现实的各个领域并广泛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社会发展学说。自国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始终存在着怎样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变化着的国情具体结合的问题,这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问题。由此,探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也即国家与哲学具体的结合规律,无疑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4):21-27
如何理解国家的阶级本质和职能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探讨的重大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的阶级性表现在国家机关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上,国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这种观点无法与国家追求统治合法性协调一致,而且受到了以下挑战:国家越来越多承担公共管理、服务性职能,越来越具有社会性、中立性。其实阶级本质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相互作用的生产和再生产关系的总和。国家的阶级本质一方面通过国家与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关系得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和再生产的关系得以体现。国家的职能、运行功能、性质、运行形式,体现了国家和剩余价值生产,生产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夏禹 《社科纵横》2010,25(4):18-20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及分析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涵入手,在阐述了由于时代变迁而导致的西方国家阶级阶层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面临的时代挑战,最后指明了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曹富雄 《社科纵横》2006,21(9):21-23
聚焦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可用两面镜透视,一方面是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科学评价、对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的全面阐述、对具体领域具体问题的突破性研究;另一方面是怀疑理论的科学体系、动摇理论的指导地位、割裂理论的相承关系、歪曲理论的现实意义。全面分析这一现状,对于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政治中 ,国家主权是几个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主权理论和原则造就了近现代国家 ,同时也造就了与主权国家相应的国际体系。一个国家对主权理论和原则的理解及其所持的态度 ,即国家主权观 ,直接影响着该国的对外政策和行为 ,从而影响着国际体系的运作。不可否认 ,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主权观。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不仅在西方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在整个国际关系中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 ,研究和探讨美国的国家主权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姜迎春 《阅江学刊》2022,(2):23-30+171-17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自由主义国家观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及其实践发展,意图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自由主义国家观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将国家本质空幻化、将社会主义国家虚无化、将资本主义国家永恒化。自由主义国家观是错误社会思潮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针对“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它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深入揭示其理论本质和实践危害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求是学刊》2019,(3):98-105
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中应强调宪法功能,这是国家实行法治、恪守以宪治国原则的具体体现。这当中,处理好国家宪法与港澳基本法的关系是核心,这是由宪法的地位和功能以及港澳基本法的性质决定的。具体来说,要在思想上澄清偏差认识,推进制度建设,提高港澳社会的宪法观念和国家认同,按照宪法和基本法的要求来治理港澳地区。  相似文献   

13.
陈星  彭华民 《社会工作》2024,(1):101-129+164-165
本文采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1996年、2006年、2016年政府责任主题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东亚福利体制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的态度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三个国家和地区公众在1996年、2006年、2016年期间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发生较大变化,1996年日本公众对政府社会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较高;2006年韩国公众对政府经济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得分最高,中国台湾省的社会性福利态度得分最高;2016年中国台湾省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得分均最高。三次调查数据显示日本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福利态度变化较大,其次为韩国,中国台湾省变化最小。研究进一步发现同一福利体制下公众福利态度的差异化特征受时间、国家和地区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福利态度国别地区比较研究说明东亚福利体制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本文丰富并发展了东亚福利体制理论,具有基于本土福利态度发展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国家认同产生了诸多的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我们从理论的层面加以科学阐释。考察国家认同的概念可以看到,国家认同实质上是包含制度、利益、文化、非国家共同体认同的“四位一体”,其基本特征包含生成机制的原生性和构建性、表现形式的意识性和行动性、内容体系的政治性和行动性、维持机制的情感性和利益性,以及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危机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国家治理的失效。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家认同的构建,着力点在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探索治理民主模式,构建国家认同的制度性前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国家认同的利益性保障;发展民族文化,加强价值整合,丰富国家认同的文化内涵;正视不同层次共同体的发展,促进国家认同的共同体整合。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播越来越多地在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范围内快速发展,许多问题都只有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范围内才能得到解决,并由此形成了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既对原有的民族国家理论带来了挑战,也使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形成的挑战以及解决挑战的方式问题一跃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贾英健的新著《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以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中国化,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发展理论框架下研究中国转型期政治认同问题,需要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中的现代化视角,也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关于发展阶段、经济基础与政治发展关系的论述。中国原有的政治认同在现代化与民族国家互动、经济体制变革、社会阶层分化的大背景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转型期的政治认同重构必须围绕建立各阶层利益整合基础上的利益认同、兼顾价值取向与工具取向的制度认同、执政党意识形态与应然社会价值相协调的价值认同几方面而展开。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阈,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基本要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未能全面深入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文本著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理论学习新高潮能否扎扎实实地兴起来,干部理论学习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好的学风。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强调:“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党的十五大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一个中心,三个着眼”,是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我们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发…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8,(2):33-3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是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由主体的三个能力和两个态度构成,即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掌握中国实际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爱国之心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