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合理配置,从以人定岗转变为以岗选人 以往,在选用干部时,由于对岗位设置和岗位要求研究不多、不深,存在着一定程受的以人定岗的问题,而忽视了岗位是否需要的问题,忽视了选上来的干部是否与其岗位相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确定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有其自身的理论逻辑,它建立在人才培养的本质归属上,关联着教育的政治和社会属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彼此相互联系并协同支撑,构成逻辑严密体系并具有基础性、本源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紧密联系我国实际,形成了回答教育根本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本质要求,并对我国教育根本问题作出时代回答,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就多有学者探讨。本文以人自身最进本的要素出发,探讨了人的基本属性问题,继而引发对人的特殊属性及人的本质问题的思索,以加深对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人学理论与人的发展规律张才君一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显示了古代人对人的问题的最初思考。以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为开端,人们便开始了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对人的发展的思考。后来的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成了专门探讨人生问题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  相似文献   

5.
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的深入思考。文章通过对哲学史的解读认为,引发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罪魁祸首并非“主体理性”,而是“理性主体”,即对人的抽象化理解。但哲学的反思性和超越性也决定了问题的答案仍孕育于哲学自身的发展中,马克思以敏锐的眼光将对主体(人)的研究引入了人的生存方式,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它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过论述。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做出界定,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讨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做如下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主体,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不断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系统、完整、科学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就生成而言,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内在地形成于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使命的目标坚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根本遵循,是以中国古代辉煌历史为自信源泉和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和思想的吸纳与超越。就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实质上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与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经历了萌芽、雏形、发展、成熟和进一步深化等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从内涵意蕴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以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认同为逻辑前提,以在共产主义理想指引下“建立一个新中国”为目标愿景,以人民为主体为本质要求,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根本基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夯实了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其思想精髓在党和人民的接续奋斗中传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与先秦哲学形而上的取向不同,汉代哲学将老、庄的道论下降为元气自然论,将孔、盂、荀的心性落实为身体的有机构成,这种哲学思维的“堕退”是其价值长期不被肯定的原因:但是,汉代哲学以一体之气贯通天人,却为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命题提供了最具现实感的形式。对人自身而言,它以对人体的构成性认知取代先秦关于人性的抽象思辨,认为人的存在就是形、神、志、气等多种要素的有机凝聚。这种“身体-整体”和“身体-主体”观,不仅有效弥合了人体内部身、心、灵、肉以及人性善恶的对立,而且为后世中国哲学和美学对人的阐释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像魏晋美学的形神问题、宋明理学的心性问题,均无法脱离汉代哲学关于人体认知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主要倾向和存在的问题。平等的女权主义以两性平等为目标,结果无形之中认同了男性中心的价值体系,以男性文学为标准,否定女性创作的独特性。追求差异的女性主义,承认两性的差异,肯定女性的价值,但将女性体验和价值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打破男性中心却又建立了一个女性中心。两性共体则以两性互补为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神话、宗教中寻找两性共体的文学原型。本文认为女性主义批评应从根本上解决男女两性内涵的界定问题,需依靠语言的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时期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近代中国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以农民问题为基础和中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审美与人的生存关系论是关涉美学哲学基础的问题。人的生存表现为生物生命、精神性、社会性的生存个性。对于人的特殊生存而言,审美不但有助于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实现了人对外物的诗意占有;不但使人以特殊方式实践了自由、解放,更在更高的意义上给予人的本质力量以全面、丰富的确证。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调动人的积极性思想包括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为根本、以目标链和利益链为纽带、以解决人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实现先富后富共富为激励机制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思想和以发展民主、健全制度、加强法制、树立共同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保护人的积极性思想。这些思想初步回答了为什么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怎样保护人的积极性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是以“为什么人”作为理论体系核心的,并着手将文艺的根本问题由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转为文艺的人学问题,文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也随之转变为人与人的关系,文艺从本来属于社会客体结构转向人与人的主体结构,为理论的学科内容从社会学延伸到人学、心理学、创作学铺搭了桥梁,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人学观念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范畴,它与资产阶级精神人学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是古老的问题,又是颇具现代性的问题。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探讨过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乏精辟之见,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未能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先哲贤人对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求索。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具体本质的统一,并提出较为系统的人的本质理论,使人的本质观获得了科学的形态。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路,对人的本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历史观虽然注意到人的问题,但是由于它的唯心主义,必然对人的问题作抽象的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对以往一切旧历史观的根本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最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并存与统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是对马克思在历史观中实现变革的双重维度的凸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辩证思维比较发达。中国古代辩证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辩证法、以《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等三种类型。中国古代哲学家把“两一”关系问题视为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的人侧重于“分”,有的人侧重于“合”,但总的倾向是全面把握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尽管中国古代辩证法尚处于自发阶段,但它的基本精神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起点问题是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争论是很有意义的。在这场评论中,主要的观点有:以自然人,以“现实的人”,以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以实践,以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社会基本矛盾,以“现实的人”和劳动二位一体,以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包括种的繁殖需要)、劳动三位一体和以需要与物质利益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重点建设工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该吸收这场学术争鸣的积极成果,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以分裂与竞争为主题的数百年历史激发了大量“朝秦暮楚”的职业经理人,管仲则是其中最值得现代经理人学习的,他的一些经典案例也正是现代经理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散文家高建新的散文集《走向自由的村庄》,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庄拆迁乡民迁徒为事件背景,突显了乡村的隐喻内涵,即乡村永远是城里人的心灵家园。在乡村的消失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文化的关系,是现今社会城镇化道路必须处理好的问题,也是作者在文中所深切关注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