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3G业务在中国的情况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红火,除了传统的话音服务以及短信服务,其他业务如视频电话并没有很好的反响,资费问题依旧是运营商和用户博弈的焦点,而用户对3G网络和移动设备的依赖并没有像想象中那么大,现有的3G体验也远远没有预想中那么完美。本文试从3G发展、资费等角度说明目前移动通信市场的3G困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移动数据业务国际漫游与互通情况,分析了目前已经投入商用的SMS和MMS数据业务的国际漫游与互通方案,最后提出了从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合作、运营商之间合作、用户使用等三个方面来解决移动数据业务国际漫游与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3.
2G用户向3G迁移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G牌照下发后,如何将用户迁移到3G的研究成为业界的焦点。首先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找出影响移动用户迁移到3G的因素。然后通过模型对增强广告力度、增大3G终端补贴、提高3G业务吸引度、降低3G资费及提高3G服务质量等策略进行仿真模拟,得出这些策略都能加快用户向3G转移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3G商用进程的加快,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电信运营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运营移动互联网,在博彝中取胜,是电信运营商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在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竞合、用户需求挖掘、资赍、应用、终端、把握移动互联网特色、桀道等方面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5.
向3G演进的移动通信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2G到3G演进过程中移动运营商外部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3G的竞争格局分析、用户规模分析、业务预测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3G的大幕即将拉开,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和运营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网络、业务和终端将成为决定3G成败的三个基本要素.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从移动运营商的视角.对未来3G阶段网络设备、数据业务、手机终端产业等三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预测,并对这些变化给运营商商业模式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的小灵通市场得到飞速发展.随着3G的到来,小灵通是否会逐渐消亡的问题备受关注.小灵通和3G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战略的选择.小灵通在3G时代可以继续利用其在语音资费上的优势争夺低端用户,也可以凭借自身能够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特点吸引高端用户,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小灵通基站设备推广大型企业内部通信网.  相似文献   

8.
手机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与3G时代的到来使移动购买者迅速增加,移动购买者行为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移动购买者行为,有助于发现移动购买者的决策关注点,帮助商家实施有效的移动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3G和4G的商用,移动支付也随之到来,如何根据用户消费习惯引导移动支付的使用,培育移动支付生态,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是关键。本文根据移动支付的特点,结合访谈,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社会网络三方面分析了用户移动支付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用户移动支付习惯成因模型,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amos17.2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为培养用户移动支付习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3G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开展,移动通信网在带宽和覆盖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网络在满足忙时业务量需求的同时,又造成了非忙时资源的闲置。本文在对移动运营商收入和成本的分析中引入了时间的参量;通过实际数据分析了忙时和非忙时的业务差异和资源占用差异;对移动运营商分时定价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需求和供给层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移动运营商主动降低非忙时段的价格,能吸引SP/CP开发出更多的业务以及用户加大在非忙时段消费,使运营商、SP/CP和消费者在使用量增加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商业银行服务产品定价影响因素,认为合理确定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产品的价格,实现合理有偿服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业务结构、收入构成是非常现实和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商业银行服务产品定价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和企业界都认为,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早期市场经济以价格竞争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已让位于现代市场经济以非价格竞争为主导的营销模式。WTO以反倾销为核心的自我保护规则,只是这种变化趋势的客观反映。由此,本文基于国际社会以反倾销为主的对中国产品出口多重阻击,对我国企业一贯坚持的低价营销策略进行了博弈分析,力图寻求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符合WTO宗旨与规则指导的最优营销与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至今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三寡头垄断局面。分析第三次重组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各自的竞争优势,并构建成本函数,建立Bertrand模型,研究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的三方定价问题。均衡分析表明,当市场处于博弈均衡状态时,价格较低的厂商将获取较高的收益;厂商可以通过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成本等手段降低产品的均衡价格;同时,由于均衡价格的差异与市场份额的差异成比例,厂商在实施降价战略时,应重点关注与竞争厂商间产品价格差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农地市场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绩效。当前的农地市场流转存在着农户作为农地市场流转的主体地位比较脆弱、非市场力量支配农地价格形成及农地交易管理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农户主体地位强化、农地价格机制形成及农地交易管理创新角度,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相似文献   

15.
软件即服务是云计算背景下捆绑IT基础设施和软件并通过互联网递交服务的一种新的IT服务形式。基于服务内容捆绑特性,研究垄断软件供应商面临捆绑定价策略和分开定价策略时的策略选择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并应用价格优化方法得出了两种策略下软件供应商的最优价格和最大利润,分析了供应商进行不同策略选择的边界条件。运用数值模拟探讨了供应商利润最大化策略选择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捆绑策略并不一定损害消费者剩余,当服务可变成本较低时,利润最大化策略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策略在捆绑策略处取得一致,并处于较高水平;当服务可变成本较高时,在分开定价策略处取得一致,并处于较低水平。供应商可通过不断降低可变成本提高利润及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分析影响企业定价的市场结构入手 ,研究了处于不同市场结构环境中的企业定价战略 ,继而结合案例分析了不同市场结构的企业定价策略和技巧 ,特别是给出了几种实用的定量定价方法。在研究各种定价策略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实用有效的定价程序。此外 ,本文还用博弈论的观点重点分析了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次重组和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网内部及电信网与广电网的不对称竞争决定了电信业的不对称规制模式仍有必要。基础电信业务可细分为移动业务、固话业务和固网宽带业务,中国移动是移动市场的主导经营者,中国电信是固话市场和固网宽带市场的主导经营者。完善电信业不对称规制法律制度的核心思路是在《通讯法》的框架下,优化主导经营者的评估体系,健全电信业不对称规制的实施框架及其退出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月颁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是我国现行的最新转让定价法规。虽然新法规在交易原则、选用方法、特别考察因素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但与较早实施转让定价制度的韩国相比,在法规的制定、执行及效果方面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对我国与韩国的转让定价税制从起源与改革过程、关联方认定、同期资料管理、转让定价调整方法、预约定价协议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找出我国现行的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金融衍生证券的供应链价格协调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应链是相互间提供原材料、产品、技术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组成的一个价值网络。供应链能否稳定合作取决于供应链价格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成本的配比。对我国目前来说,对供应链价格风险的认识和防范的缺乏,则是制约我国供应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价格风险对供应链稳定性有巨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金融衍生品工具,指出供应链价格风险规避的难点和关键,并提出了供应链价格风险规避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