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派"知识分子就旧戏改良问题与张厚载等人进行论争,这是中国文化界第一次对传统戏曲现代化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在论争中,"新青年派"在新旧文化对比、中西文明对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注重戏曲在新文化传播中的载体功用、注重新的剧评体系建设、关注现实题材、追求表演写实性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戏剧理论.但由于对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传播形式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新青年派"所提出的一系列改良措施往往不具备可行性,形成了现代性理论之"实"与改良性操作之"虚"之间的矛盾,使旧戏改良无法真正实施.在论争后期,"新青年派"转而主张学习西方戏剧特别是现实主义话剧,并进行话剧的译介、创作等活动,对我国现实主义话剧传统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戏曲与话剧在中国遇合后,面对20世纪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使得古老戏曲与时代同步、外来话剧同中国合拍,二者在碰撞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开始了自我更新的艰难历程,大致经历了"杂合"、"融合"和"整合"三个阶段,基本呈现出戏曲现代化、话剧民族化的历史进程."杂合"是中国戏剧历史的教训,"融合"是历史的经验,"整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戏剧将会在融汇整合中走出困境,走向新的更大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论"国剧运动"对"五四"戏剧改良的反思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祏元 《江汉论坛》2004,5(6):110-113
在"五四"戏剧改良中,<新青年>派对民族传统戏剧进行了全面地批判、否定,不顾国情机械移植西方戏剧,无视戏剧艺术本体特征,把戏剧变革政治化、工具化,导致了"问题剧"的风行泛滥."五四"以后,"国剧运动"派对"五四"戏剧改良和"问题剧"进行了审视、反思,开始了话剧民族化的理论思考,提出了民族传统戏剧有它独具的价值、戏剧要以自己的艺术去真切地表现社会人生、戏剧变革要立足国情去创建一种"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来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开辟了传统戏剧从民族的平台走向"中西合璧"的道路,揭开了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戏剧艺术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曹禺与钱钟书是现代文学史上戏剧与讽刺小说的两座高峰.对人生困境的挖掘,曹禺重深,将人生的困境深层地挖掘;钱钟书重广,揭示人生无止境的围城命运.两人的围城世界在"城与人"的关系、叙述视角、"出走戏"之后情节结构等三个方面的表现各具特色,这与其各自的思想构成、艺术个性和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文学中的戏剧创作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光辉的一章。"九一八"戏剧的出现促使中国戏剧发生了现代传播意义上的转变,这表现在:首先是题材上的共鸣和活跃的话剧演出推动了中国新剧的传播与普及,使舶来品的话剧成为中国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形式上的革新使话剧的受众发生社会阶层性的转变,推动了旧剧的现代转型。可以说,"九一八"戏剧是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戏剧走向成熟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张昀韬 《云梦学刊》2001,22(3):81-83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诚挚的,感情强烈的,烙有原始悲剧概念印记的戏剧作品",奥尼尔的悲剧体现在"命运"之美,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制约和压抑人的"命运力量"之内涵及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力量"之内涵的阐释,是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的中国剧坛,以"新潮演剧"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历程。"新潮演剧"不仅蕴涵着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中的各种文化矛盾,而且以此为起点,显示了中国戏剧审美现代性的确立。从而,在艺术精神上,表现出传统教化意识转化为现代形态的启蒙诉求;审美形态上,形成了话剧与戏曲的二元对应。从而,以清末民初"新潮演剧"为开端,在中西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以及审美与功用之间体现出一种明显的矛盾张力结构,影响和制约着现代中国戏剧的历史走向与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话剧创作中,以西方近现代戏剧文学为文本参照的模式剧与译编剧是重要组成部分。从时代与现实背景上看,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五四"剧作家群体主客观局限性的现实折射。从具体的创作趋势上看,基于"五四"剧作家创作热情与反映现实的可操作性的考虑,它又经历了从对西方话剧进行部分移植的模式剧向全盘借鉴模仿的译编剧的转变过程。"五四"模式剧与译编剧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对西方戏剧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为"五四"话剧的原创性创作起到了有益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百年学术思想嬗变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中国,西学东渐、中西会通逐渐成为近百年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特性。现代中国学术与现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变革,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密不可分。无论是世纪初或世纪末,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的学术命运都休戚相关。可以说,现代化的历程就是知识分子启蒙的艰难历程和学术思想变革的痛苦历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逐渐成熟并具备全球眼  相似文献   

10.
尽管贝克特戏剧与西方神话的生成年代相去甚远,但是通过考察贝克特戏剧中的神话互文本,可以看出贝克特戏剧在生成背景和主题思想两个方面与西方神话密切相关的"二度叙事性"。贝剧正是通过这种"二度叙事性"表达了对人类怎样走出现代社会之荒诞、争取更高理性的第三空间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