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向盘踞在江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为了确保四野寻歼盘踞在湘鄂赣地区的白崇禧集团,中央军委电令从九江以东渡江的我二野四兵团(陈赓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司令林彪指挥,配合四野主力全歼该敌。此后,在我军向华南、西南的进军过程中,一代名将陈赓在战略方针和战役部署上与威名赫赫的林彪发生了几次直接的冲突。西进三湘,林彪酝酿大决战南下广东,陈赓执意大迂回对林彪来说,在武汉一带歼灭白崇禧集团无疑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但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也绝非徒有虚名,在明知不能力敌…  相似文献   

2.
1948年6月15日至7月6日,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主力及中原野战军一部,在开封及维(县)把(县)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次大会战,歼敌90000余人,史称豫东战役。有关论著都把该役作为一般的大胜仗来论述.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从战略、战役、战术及战局转换诸方面看,豫东战役部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一、豫东战役是关系战略方针抉择的关镇一役1947年7月到9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主力及陈谢兵团,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相继转出外线,举行战略反攻,与国民党逐鹿中原。当时,南线战场敌我兵力对比,敌军仍占相当大的优势,而我军则受外…  相似文献   

3.
1949年夏末,我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直接指挥下,将长期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的国民党军队基本歼灭。中央军委决定,由彭总指挥西野的3个军和十九兵团的主力10余万精锐部队发起兰州战役,旨在一举全歼马步芳的军队。我们第二军的任务是取道祁连山直插河西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称广西战役为“伟大的胜利”。对这场战役取得大胜的原因,论者较多注意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委运筹帷幄,广大解放军指战员顽强奋战以及广西地下党、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而较少关注战役对手即国民党方的因素。本文认为,战役发起前后,国民党方主帅白崇禧身陷蒋介石的拆台与掣肘、滇粤派系的博弈内耗、新桂系集团内部的分裂、撤退路线的分歧以及广西士兵的大规模逃离等多重内在困境。这些内在困境影响和制约了白崇禧在战役中的应对,加快了白崇禧集团败亡的速度,促成了广西战役的“大胜”。  相似文献   

5.
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发起了解放太原的战役。为适应大兵团作战的新形势,我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十三纵队,将所属侦察部队400余人集中起来,统一指挥。由刘富良同志任队长,鲁治安同志任政委,担负着(包括武宿机场、北营车站在内)从东山至南山15余公里的武装侦察任务,获取我军所需情报,同时保卫我解放区新建政权的安全。当时,我任十三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组织并参与了太原战役3个阶段频繁的前敌侦察作战活动,以下是几个真实有趣的侦察故事。  相似文献   

6.
渡江战役     
李伽 《源流》2010,(23)
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9,(11):15-15
“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分为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回忆说.他当时任第二野战军15军44师师长兼政委.担任西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在安徽望江华阳镇附近展开渡江.突破地段是汤恩伯、白崇禧两大集团的结合部。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在十大军事原则里明确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我军由于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同敌人的战斗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林彪公然反对毛主席的这一作战方针,胡说什么:“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斗动作上却是分散兵力”。这就充分地暴露出林彪对抗毛主席战略战术思想,反对打歼灭战的丑恶咀脸。十大军事原则主张把敌人四面包围起来,核心是要打歼灭战。在战役、战斗上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敌形成四面包围,就能使我军具备全歼敌人的物质基础,这样既有力量歼灭被我包围之敌和阻击援敌,又有力量应付意外情况。四面包围敌人,能使敌人陷  相似文献   

9.
略论辽沈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鄂明书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全歼卫立煌、廖耀湘兵团,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简略探讨取得这一胜利的主要原因。一、及时把握战略决战时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  相似文献   

10.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几十年来,我军按照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打了许多漂亮的歼灭战。新开岭战役就是其中的一个。一九四六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我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运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及战略战术原则,在新开岭地区集中了三个师(八个团)的兵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1月1日~12月27日,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在四野、一野各一部的配合下,进军西南作战。在短暂的时间内,解放了川、黔、滇、康四省,歼灭国民党军约90万人。1950年春,又胜利组织了滇南、西昌战役,消灭了蒋介石在大陆残存的力量。至此,全国大陆除西藏以外,宣告全部解放。 我军西南作战的胜利,是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战略追击方针”密不可分的。下面,笔者试就这项战略方针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两次率精兵出击河西地区的匈奴,最终使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这两次战役中,霍去病运用了速战速决、寻找主力决战、迂回包抄、灵活机动、隔断羌胡等战术,充分体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13.
刀劈三关战襄樊 1948年5月,中央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南征部队更名为中原军区野战军。为了开辟汉水中段,建立战略前迸基地,6月13日,刘邓首长下达了老襄战役作战命令。 老襄守敌为第15绥靖区,特务头子康泽为司令,郭勋祺为副司令。我兵力与敌比较只略占优势,不能同时分兵围歼老、襄两地之敌,刘司令员乃决定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奔袭老河口、谷城的敌人,然后沿江东下,包围襄阳、樊城。 战役第一阶段的老、谷作战于7月2日开始。我军以神速动作胜利完成老河口、谷城地区的作战任务后,日夜兼程,合围襄樊。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靠山傍水,城南群山耸立,为其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相似文献   

14.
四十年前的夏天,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的一个半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同志的指挥下,于苏中地区进行了一次重要战役。即苏中战役。我军以十九个团三万余兵力抗击着国民党军十五个旅十二万人的进攻,连续进行七次战斗,皆获胜利,歼灭敌正规军六个旅加上五个交警大队共五万三千多人,故亦称“七战七捷”。 苏中战役自始至终是在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既运用了我军的传统战法,又在  相似文献   

15.
1948年六七月间,徐向前司令员率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主力、太岳纵队及吕梁军区部队,在攻克临汾后,连续作战一个多月进行了晋中战役,歼敌10万余人。阎锡山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我解放军两个旅尾追从汾阳北逃的阎军一小部,先头部队直追至太原汾河桥西。敌七十师在河西与我追击部队形成隔村对峙。敌榆次守兵八总队于7月25日连夜退回太原增防,以与我军顽抗。“何不一鼓作气解放太原?”有人对此不解。据知情人回忆,徐司令员曾分析了敌我态势:临汾、晋中两次战役,歼敌十多万,但我们也付出了伤亡3.2万人(临汾15000人,…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1月,我军于解放广州的凯歌声中,奉命登船,沿西江河西进广西,追击在逃的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的第三及第十一兵团,此战于12月底结束,史称粤桂边战役。敌白崇禧部队在广西北流、博白、钦州、雷州半岛等地相继被歼,至此,桂系军全部覆灭,白崇禧丢掉华中军政长官乌纱,乘飞机逃往海南岛继而转飞台湾,直至1966年12月2日在台北病逝。我解放军第43军127,128、129三个师,参加了粤桂边战斗,解放了桂东南及粤西雷州半岛地区,切断了桂系西逃越南,南撤海南岛的退路,战果辉煌。笔者时在127师,随部队活动在桂东南玉林、北流、容  相似文献   

17.
王永春 《中华魂》2011,(9):11-12
以追歼逃敌为主要特点的滇南战役,已经过去61年了。每当回忆滇南大捷,就会想起毛泽东同志对滇南战役的英明指挥和出奇制胜的战略方针。滇南战役开始时,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指出:不能让白崇禧和胡宗南集团进入云南,这两敌或两敌之一进入云南,则不仅易于逃往国外,  相似文献   

18.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历时3个月15天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以我军的重大胜利而告终。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不甘心失败,疯狂地采取报复行动。1941年8月中旬,日军以108师团为主力、19师团和16师团为配合,从长子、长治、洪桐、武乡、晋城、沁水等县调集了3000多兵力,向我八路军总部合围,妄想将我八路军总部机关打掉,使我军因没有指挥而丧失战斗力。其实我军对敌人这手早有充分准备。我们129师386旅772团光荣地担负了保卫总部安全转移的战斗任务。我是参加过长…  相似文献   

19.
平津战役     
李伽 《源流》2010,(21)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已经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光辉的历史上,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进攻,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始于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略反攻;继而在南线实行外线的战略进攻和在北线实行内线的战略反攻;中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最后在渡江战役后,向华南、西南、西北之敌实施战略追击,全歼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完成了全国(除台湾省外)的解放.前后两年多,共举行了八十六次重要战役,占解放战争全部战役的百分之六十四,歼敌六百九十万人,占解放战争歼敌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六.交战规模之巨大,作战地区之辽阔,歼敌数量之众多,为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