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松一刻     
《社区》2009,(9):59-59
希望、失望和绝望儿子问母亲:"妈,希望是什么样子?"母亲回答:"你爸买了彩票后的模样就是。"儿子:"那什么是失望呢?"母亲:"你爸看到彩票没中奖后的模样。  相似文献   

2.
林颐 《山西老年》2009,(2):23-23
那天回家去探望母亲。母亲正搂着小雨。小雨是我哥的孩子,母亲一手带大的,平日里就爱粘着奶奶,今天得了感冒,更是非要奶奶抱着才行。我心疼母亲,想替母亲换换手,好说歹说孩子就是不愿意,来来回回只一句":我最爱奶奶。"母亲很无奈,笑着说":你最爱  相似文献   

3.
雨夜电话     
钱国宏 《山西老年》2008,(10):23-23
傍晚下起雨了。这样的天气,总让我想起家乡,想起母亲。拿起电话,按下那一串熟悉的号码,随即,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喂——!"是母亲。心头一阵温暖。我连着叫了几声"妈……"母亲在那头说:"这丫头!叫这么多声干吗,一声就行了。"可是母亲,我就是想这么叫你,只要你不厌烦。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7,(8)
心愿一位母亲抱着大哭大闹的孩子坐火车。旁边的一个乘客生气地说:"你的孩子怎么这么大哭大闹,他要什么,你给他不就行了?""真是对不起!"孩子母亲说,"他就是要你脖子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这座军营就一名战士:她的儿子。让人心痛的是,战士常常把母亲当作训练的"靶子",打得母亲鼻青脸肿。儿子曾一直是母亲的骄傲。"保我版图方寸土,是谁青史千秋业",打懂事起,儿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守疆护土、保家卫国、能青史留名的热血军人。1968年冬天,他终于如愿以偿入伍。  相似文献   

6.
去年腊月里,我把母亲接过来住。刚进家门,妻正提着新买的羽绒服,准备去邮局寄给她妈妈,我便让她一个人去,自己进屋安顿母亲。没几天,妻含冤愤愤地对我说:"你妈管得太宽了!"我说:"不会吧,老婆这么贤惠,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相似文献   

7.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相似文献   

8.
外刊速览     
《名利场》:莱昂纳多的恋母情结 被《名利场》杂志选为"最女性化的男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他的恋母情结。他害怕自己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因为心目中理想女友的标准就是他的母亲,他表示:"没有人能和我的妈妈媲美。我的母亲生性善良,为人诚实,具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她是我行事为人的榜样。我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像她那样的女人,哪怕只有一半像她也好,但是太难了。母亲在我心里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每当我谈论自己时,我不可能不谈起我的母亲。在我心中,最完美的女人就是我的妈妈,真希望能找到一个像她一样的女孩,这样我会立刻娶她。"  相似文献   

9.
汪国真 《新天地》2015,(2):28-30
像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这就是父亲,这就是母亲,这就是家。不幸的人,父母已远走,满怀的爱无处投递;幸运的人,父母健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本刊在"情感"版组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名人专栏,邀请各领域名家、名人,以他们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感人至深的父母情。如果你也有与父亲母亲难以忘怀的情感故事,欢迎来信来电,与大家分享至爱天伦。(来信来电信息见本刊目录页。)  相似文献   

10.
秋雨 《今日南国》2007,(20):62-63
我的罗曼史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女朋友是"租"来的,但我却找到了一生的最爱。母亲的那颗心只有我才最为理解。自9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含着泪将一个个攒起来的鸡蛋换成钱供我们兄弟俩读书,不到16岁的弟弟在我升入高中时便辍学打工了,母亲为此流了几夜的泪,直到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母亲才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她把家里的大半积蓄拿出来给我说:"伢,城里不比咱乡下,吃穿不  相似文献   

11.
淀粉人生     
母亲没有文化,打从有了孩子时起,她便企盼她的孩子不要跟她一样,成为"睁眼瞎"。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孩子们,只要你们肯读书,肯上进,妈就是砸锅卖铁,也绝不拖你们的后腿。"所幸的是,我们弟兄几个都有读书的天赋,每学期结束,都会捧回大红的三好学生奖状,这让母亲倍感欣慰。她每天忙完农活,又得为我们做好饭,接着干家务。在家里,她亲切地唤我们为"小先生"。  相似文献   

12.
照片上的孩子就是我,左边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右边分别是我的四叔、和父亲一起南下的朗广富叔叔。我的父亲王精才早年参加革命,母亲张桂花也是党员。1948年冬的一个傍晚,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炉火前,父亲宣布了一件大事:他要"过江去"。过了些天,父亲  相似文献   

13.
eme:"母亲"—emege"祖母、奶奶"的共同词根是eme-,即蒙古语书面语的em_e"雌性、母的"。对应的满语词是eniye~eniyen"母亲、雌性"。因此,就词源而论,蒙古语的eme:"母亲"和满语的eniye"母亲"是并行发展而来的,在各自的语言中多用于面称。  相似文献   

14.
缆车骤停     
王国军 《可乐》2008,(9):36-37
母亲带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笑着说,"不过你先等等。"母亲有恐高症,但早就准备好了。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  相似文献   

15.
天涯明月心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5年。当初不过是因为母亲的一句责备。大学毕业以后,他很努力地寻找工作,跑遍大小人才市场,偏偏没有人看重他。风华正茂的时光就在无所事事间流走。母亲看在眼里愁在心中,不知怎么的,那句"你太让我失望了"就脱口而出。满腹委屈的他夺门而出。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自己找到未来——为了母亲那句责备。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影响我最深的一个人就是生我养我的亲生母亲。母亲虽然过世22年了,可是她教导我做人的生活哲理,字字句句,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母亲虽然是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农家妇女,可是她为人处事的道理样样都懂。她常对我说的口头禅有两个:一个是"忍忍忍饶饶  相似文献   

17.
三道门     
远远地看见那道铁门,我想起母亲的话:"去吧,孩子。大胆地去吧。"走近铁门,老板问:"你是来应聘的吧?"我点点头。老板说:"年轻人,来这儿应聘必须先过三道门。第一道就是这铁门。"老板做个"请"的姿势。我轻轻地推了推,门没有开。  相似文献   

18.
爱的习惯     
七旬开外的母亲有一个多年也改不掉的习惯:喜欢给客人夹菜。上个世纪70年代,农家院最让人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客人。我家有7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可是,每当有客人登门时,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似的从箱子下面的大葫芦头里掏出几颗鸡蛋,给客人炒盘葱花鸡蛋,泡些黄豆粒,炒盘黄豆,再弄碗鸡  相似文献   

19.
易海泉 《老友》2014,(6):19-19
正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的梦。我想,老百姓最好的梦想无非就是过上幸福生活。我的梦当然也就是希望自己家庭幸福、人人幸福。84年前,我生于萍乡吉星街。我的出生,给我们全家带来了一个难忘的故事。那是1930年3月,母亲怀我6个多月了,家里却贫困交加,母亲大病缠身,眼看母子性命难保。此时,天降救星:彭德怀的红军部队来到萍乡吉星街。彭军长亲自安排卫生员给我母亲治病,还送来两块光洋和一袋米,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母亲说,肚子里是"革命娃",一定要把他平安生下来。我们  相似文献   

20.
陈墨 《百姓生活》2012,(9):43-44
正脚踩两只船,青梅竹马的同学移情别恋1986年11月,陈义远出生在贵州省安龙县城。他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教师。2003年,陈义远进入县城一中上高中。9月1日开学时,陈义远突然眼前一亮,那个穿着粉红色短袖衬衫的女生不就是小学同班同学康清霞吗?他欣喜地奔过去叫:"康清霞!"女孩抬起头来,也大吃一惊:"陈义远!"康清霞比陈义远小一岁,也出生在县城,父亲是一家国企员工,母亲是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