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9年11月2日,我降生于京北云蒙山东麓的窟窿山下柳棵峪村.8岁时,父亲盼子成龙,把我送去离家五里的张家坟村上学.正逢伪满年代,小学是伪满办的,课本是伪满编的充满亡国奴气息的书.我听着不是味儿,只去了一天,晚上回家对父亲说:"课文我不爱听,以后我不去啦".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规范的问题.认为村民自治有三个核心要素,即村民群众、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要搞好村民自治,首先要明确其主体是村民群众,在此基础上弄清规范的方向,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目前村民自治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难题都是主体不明确,机制不规范的结果,如村"两委"的矛盾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宏观上是体制运作进程中存在的痼疾使然,微观上,则为村"两委"失去有力的监督.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切实保障村民大会及村民群众的自治权力.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民谋一辈子福",是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连印说的。张连印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少将军衔。2003年退休后,他回到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绿化荒山、防风治沙,改善生态、造福村民。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把荒滩荒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汪斋 《山西老年》2013,(4):19-19
阎锡山割据山西时,依照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组织模式,将山西农村重新编制。他设置了一套村、闾、邻的行政网络。村闾长作为省里登记在案的官员,对所辖村民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阎锡山管他们叫"村干部"。对  相似文献   

5.
天星 《新天地》2016,(4):26-27
失爱妻回国疗伤, 游玩中邂逅梯田女 2014年7月的一天,浙江云和县崇头镇下垟村村民刘丽娟家里,来了一对借宿的客人,这两个客人均年逾花甲.那个谈吐儒雅、操着不太地道家乡话的老者叫姚南山,另一位是他的儿时好友金志荣.  相似文献   

6.
4月9日,正好是周一,和往常一样,上午十点不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金港村村民陈火培的家里就已经来了十几位村民。屋里、院外,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底楼客堂里的两排长条凳早已坐满,晚到的几位村民只得拿着长条板凳坐到院子里。这是南桥镇金港村每周一次的"宅基课堂"活  相似文献   

7.
四、问题与对策(一 )从我们对梨树、河曲、路南三个不同类型的县域村民自治现状调查来看 ,实行村民自治以后 ,农村基层公共权力结构的配置及其运用方式 ,仍然是当前农村政治生活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这两个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不顺 ;二是行政主导是公共权力运用的基本方式。所谓“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这两个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不顺” ,主要是指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是村党支部包揽一切乡村事务 ,包办代替了本属村民自治范畴的所有事务 ,村民委员会很难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 ;第二种情况是少数村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8,(10):8-9
在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有个小村子叫潮关村,村中现存一座古庙,当地人叫它瘟神庙!今天的奇闻就出在这庙的一幅奇特壁画上,之所以说它是“奇画”,是因为每当人们仔细观看它时,就会产生一种眩晕的感觉。2002的夏天,村里想保护这个瘟神庙,很多村民就被叫过来修房子。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期,山西乡村政权组织的建置十分混乱,经济发展能力也日渐枯竭,因此阎锡山执政之初,即在山西乡村进行新"村制"的探索。这场以实行编村、整理村范、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村政建设运动,可分为"国家提倡"和"村民自办"两个发展阶段。通过实行新"村制",阎锡山正式将国家行政权力网络延伸、渗透到基层政权的权力系统,客观上强化了乡村社会的行政组织,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在实现了国家对山西乡村社会资源有效控制的同时,也使社会秩序逐渐从混乱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10.
在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的背景之下,以"乡村生态体验游"和"农副产品城乡贸易"在该市X村和L村的分别实施为依据,以个案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为主,对两村妇女参与项目之后的性别角色和家庭地位的变化进行探究。研究表明,工作带来的收入增加和妇女自身发展与性别平等意识增强是两村妇女家庭地位改变的共同机制;收入性质与数量的不同及是否扮演公共角色是两村妇女家庭地位改变的差异机制。研究发现,个体的经济收入决定其家庭地位这一"资源论"传统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个体的公共角色影响着社区对妇女的评价,同时又对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妇女的发展意识与性别平等意识是其家庭地位改变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丰顺县委书记陈绍雄在海拔近1000米的砂日镇铜峰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顶着炎炎烈日奋战在铜峰至铜锣湖村道上。这条11.5公里长的公路,已完成工程总量的近一半,上述两村村民做了几代人的公路梦即将实现。全省16个贫困县之一的丰顺县,至今有17个行政村未通机动车,总里程105.7公里;1501户7505人,人均不足半亩“保命田“;5个行政村未通电话,线路长75.4公里。该县认真贯  相似文献   

12.
丘洪松  黄智福 《源流》2012,(6):55-55
在梅州、潮州、揭阳三市交界处有一个小镇——革命老区丰顺县留隍镇。两年前,广东省委党校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驻村工作队来到留隍镇的志扬村后,该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前,笔者从梅城驱车100多公里,来到该村探个究竟。志扬村是革命老区,有4个村民小组,396户人家。一条崭新宽阔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乡村治理一直受到国家权力与民间内生力量的共同制约和推动,国家与乡村之间总体上处于互动状态。自治是桂西北乡村治理发展的逻辑趋向。厘清这一历史逻辑,为我们理解当下村民自治的失落与重生奠定了基础。村民自治在实践中面临制度异化和治理失灵两大困境。基于"后乡土中国"和"半熟人社会"的乡情,回归村民自治本色,需要走一条从单纯依靠自治转向政府乡村互动共治的新路,从理顺乡政与村治关系、尊重村民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民间规范与国家法律规范的良性互动、完善民主协商机制等四个方面推动乡村治理法秩序转型。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中乡村权力关系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角色冲突及功能错位.乡村关系的失范,实质上是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失范的表现.S村实行的镇政府领导下的"村带街"管理模式,虽然暂时解决了村务管理上的混乱局面,但是缺乏制度化保障.目前,需要探索一种合理途径,将现阶段镇政府、街道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在工作上的良好关系,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稳定下来,为村内政务的顺利开展提供长期保障.  相似文献   

15.
刘晓燕 《新天地》2011,(8):30-31
一岳北村是山东省紧靠黄河北岸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山村,村民们祖祖辈辈靠耕田为生。很早以来村里就留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谁精通农活,谁就会在村里受人尊重。村里有个汉子叫岳天定,  相似文献   

16.
良溪村原叫蓢底村,是一条有近800年历史的古村落。村民先祖大多为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由于后来又有村民从良溪迁往珠三角各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全椒县大季村被民政部确立为安徽省唯一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全国村民自治试点村,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片区两个层面并存的、以"党领民治、两级联动、复合自治"为主要特征的以促进治理有效实现为主要目标的村民自治体系。在行政村层面村民自治体系由村党总支领导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组成,形成了"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协商"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在自然村片区层面村民自治体系由片区党支部领导的片区村民(户代表)会议、片区村民理事会、片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自治组织组成,分别行使领导权、决策权、协商治理权和监督权。村民自治的"全椒样本"之所以成效显著,主要在于通过对行政村和自然村片区两个层面的村民自治体系进行了增量式改进和突破性创新,在组织构成、制度设计和功能运转上形成了以双层多维互动为机理的"党领民治、两级联动、复合自治"新型村民自治体系,实现了双层多元共治、两级多重善治和双向多方巧治。  相似文献   

18.
高州市郊南面的陈大岭村、邓屋村、板桥村、塘仔村等四个自然村村民有4000多人,世世代代从未饮上一口干净水,这里水源卫生极差,严重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陈大岭村在高州是个很有名的地方,古代曾流传了陈大岭陈大岭,担水担断颈,柴断勾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既是史无前例的,但目前又是浅层次的,离"自治"的目标还较远.要提高"村治"水平,吸引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否则,"村治"便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而提高村民的政治热情需解决三个问题一、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为村民自治创造物质条件;二、培养村民的民主意识、增强自治能力;三、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塑造村民自治的适格主体.  相似文献   

20.
宁德市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上金贝是蕉城区金涵畲族乡的一个纯畲族行政村,云门是周宁县唯一的纯畲族行政村。两个畲族村的历史文化特点颇有类似,其先民迁入成为寺院佃农,此后地位一直没有提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畲族才与周围的汉族一样翻身做了主人。几百年来,两村畲族文化受到压制,并逐渐接受了汉文化,以致今日两村畲族特有的文化特征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