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战斗,打败了骄横一时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妄图灭亡中国,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揭开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苏美一些历史学家和政界、军界人物,都声称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美国史学家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是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五年八月,我国各族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最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对日作战,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武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回顾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同时又是积极支援和配合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国际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抵抗运动方面来看,是中国人民第一个举起了武装反侵略斗争的义旗。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一,是亚洲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中间从未停止过的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于打击日本侵略势力,延缓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对于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支持苏联的抗德战争,支持英美的对日作战,以及对于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方面,都起了不容贬低和抹煞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既大又小"是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国情的一种辨证分析。毛泽东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找到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方法,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地进行了初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则以此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及所处的历史阶段,并制定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两代领导人的国情辩证分析至今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进攻我国东北首府沈阳,很快地侵占东北全境,是为九一八事变。从此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历史阶段,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远东策源地。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铁骑蹂躏之下,遭受了历时最长、灾难最深的一次外来侵略的浩劫,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在得到了美帝国主义积极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赢得了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立,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用历史的事实驳斥了某些史学家贬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的地位的谬说,证明了中国不仅是打败日本的主力军,而且有力援助了美苏等国的作战。谨以此文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中国人民在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大力配合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振国 《中华魂》2022,(2):7-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称《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强调:"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隆重纪念这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日子。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以威武不屈、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经过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多年间,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战胜和消灭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尊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彻底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东亚各国因为过去的记忆产生矛盾,尤其是围绕日本对亚洲的侵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出现分歧甚至对立.对于曾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韩国而言,1945年8月15日具有"光复节"的意义.中国在9月3日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仪式.而日本则把1945年8月15日视为终战日.靖国神社的"游就馆"陈列着日军的战争遗物和遗书,并按时间顺序摆设了描绘战况的墙板,将战亡军人的灵魂作为神灵供奉,美化其侵略战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冯晓蔚 《中华魂》2013,(17):50-52
谈起在抗日战争中与中国人民同心协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贡献的外国人士,人们马十会联想到埃得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路易·艾黎这些名字。而对于在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事业中,曾一度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捷克斯洛伐克国际友人罗别愁,知道的人却不多。其实,罗别愁不仅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帮助过中国人民,而且还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中国最早介绍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流派之一。他们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在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研究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辟了道路。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早期国民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既有客观因素,如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受到日本影响等;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是为三民主义寻找理论依据、早期国民党人充满革命选取精神以及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评价。早期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给当时处于迷茫状态的中国人民以重大启发,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和共产党是近、现代中国社会上的两大政党。两党的团结合作关系着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回顾历史,两党曾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四六年期间实行两次团结合作,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外国侵略的伟大胜利。国共两党团结合作的丰功伟绩,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赞赏,并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100多年来抵抗外来侵略中获得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万人坑"——日本惨杀中国矿工的铁证》一文,在简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之后,着重论述了日本在疯狂掠夺中国煤炭资源同时,惨杀中国矿工的血腥罪行,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日本在抚顺、本溪、辽源(西安)、鸡西、鹤岗、阜新、北票、大同、淮南(大通)、井陉等十大煤矿制造"万人坑"、"炼人炉"的历史,唤起人民牢记历史教训,用血的历史事实,教育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70周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在这两个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讲述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在"日寇扫荡"的危急情况中,对抗日战士、共产党员无比关怀,亲切爱护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到现在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抗日战争,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大的影响。 但是,长期以来,国外的史学界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撰写二战历史时只注意阐述欧洲及太平洋战场,对中国的抗战轻描谈写,甚至出现一种粗暴地歪曲和贬低的错误倾向。说什么“中国人没有能力防卫自己,只能弃城向内地撤退”。(1)中国抗战的胜利“是日本在太平洋上被美英打败,在远东被苏联打败的结果”。(2)在我们庆祝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50周年的时候,有必要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了。  相似文献   

19.
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替人民群众代言,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作为科学的价值理论的根本。对比"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的三民主义价值观基点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价值立场,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内在契合性。透过孙中山由"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基点上的"联俄、容纳共产党、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价值观转向,更能判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整整四十年了。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正式签署了投降书。历时八年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九月三日,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在这一天庆祝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走过了极其曲折复杂的道路。为了战胜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是这次合作,才促成了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深入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