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寅初先生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他的著名的人口理论尤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马寅初先生一生坚持真理,旗帜鲜明地捍卫真理。解放前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解放后他又力排众议提出他新的人口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和马寅初的友谊吴亚风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马寅初则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这两位绍兴乡贤在长期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非常关怀马寅初,马寅初十分崇敬周恩来,他们共同写下了真挚...  相似文献   

3.
198 6年 1月 1日凌晨 ,郭人民教授因病永远离开了他所眷念牵挂的河南大学历史系的教师和学生。是年 ,他 62岁。噩耗传出 ,学校里教师、学生悲哀异常 ,很多人难抑悲痛而泣不成声 ,有的竟然放声大哭。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学生不远百里、千里回来奔丧送葬。郭人民先生离开我们  相似文献   

4.
马寅初先生与世长辞已整整5年了。他的《新人口论》发表则已整整30年了。他与《新人口论》虽然都经过坎坷不幸的历程,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但是历史已雄辩地证明马寅初先生是同我党肝胆相照的诤诤挚友,维护真理的勇猛战士;《新人口论》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即将付印之际 ,惊闻我国著名的美学家 ,我校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孔阳先生不幸病逝的噩耗 ,编辑部全体同仁深为悲痛。蒋孔阳先生生前曾经担任《复旦学报》编委会主任 ,为本刊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的不幸病逝 ,对本刊和祖国的学术事业来说 ,都是莫大的损失。本期特发表此文以及他的绝笔之作《贯通古今 ,蔚为大观——谈〈中国修辞学通史〉》一文 ,以示沉痛的悼念  相似文献   

6.
追思林斤公     
正与我关系密切的短篇小说圣手林斤澜先生生于1923年,到2003年已是80高龄,进入“公”字辈,可我没有福分叫他一声“林斤公”。1997年我从温州师专(后升格为温州师院,现更名为温州大学)中文系调入音乐系,后工作到2001年退休,2006年中风,卧病不起,与他隔断联系。2009年4月突然传来林斤澜先生因患心脏和肺衰竭在北京同仁医院仙逝的噩耗,令人悲痛。近日翻阅陈年日记,与他相处的日子,历历在目……1976年“四人帮”倒台,万众欢腾。  相似文献   

7.
正"当我从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手中接过'不东'两字时,感慨万分!真不愿相信白西先生已'不东西行'了。我时常梦见他,睁开眼睛却又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日本九州日中文化协会会长张晶,面色凝重,内心十分悲痛,不愿接受为日中友好奉献一生的恩师——白西绅一郎去世的噩耗。枫叶织染的深秋,张晶在南京,对本刊记者深情讲述了他和这位恩师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马寅初先生提出了《新人口论》和《综合平衡论》。当时,马寅初先生的正确论点没有得到肯定,需要继续探讨的见解没有展开讨论,反而在报刊上、会议上受到批判。现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大家(包括批判过马寅初先生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认为:对马寅初先生的批判是错误的,为马寅初先生平反是正确的,他的卓见和在理论上的进取精神应当受到尊重和赞扬。目前,我们的伟大祖国正处在一个重大转折的时期,全国工作的着重点已经转移到社会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五日早晨,一颗巨星堕落了,他,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噩耗传出,上海、南京、重庆、延安、九龙、香港、新加坡……人们悲怆至极。当时在上海的周恩来决定推迟到南京与军调处美方代表马歇尔的会谈时间,疾步赶至医院与亲密战友告别,旋即又电汇中央:“……陶先生确是死于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这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弥补的损失。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党的正确路  相似文献   

10.
1976年1月8日,我带着外交部干部司的分配通知书,兴冲冲地到美洲大洋洲司报到。主管副司长吴凡吾与我谈话,并带我与同事们见面。当晚,突然传来周恩来总理去世的噩耗,全国都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第二天一上班,我便向领导提出,希望能让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去北京医  相似文献   

11.
薛峰 《社区》2012,(14):20-20
从1961年起,金庸先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的创作。1977年3月,金庸为此书的单行本写了篇后记,最后两段他这样写道: “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人与男人间的情义。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之情,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相似文献   

12.
196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筹备这一盛事,1963年春,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革命博物馆要大力收集孙中山和同盟会元老、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的文物。为此,柳亚子家人将他遗留的文献资料、诗文手稿等共6000余件捐献给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听到我们无比热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衷心敬仰的革命导师毛主席因病逝世的噩耗,犹如万箭钻心,心情极其悲痛。毛主席他老人家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把心操碎的啊!打开中国的革命史册,哪一页不凝结着他伟大思想的光辉结晶;回顾中国人民的战斗历程,哪一程不闪耀着他革命路线的万丈光芒!毛主席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悲痛中把往事回想,敬爱的毛主席  相似文献   

14.
潘伦在<马寅初先生面斥孔祥熙纪实>这篇回忆录中,详细叙述了在1939年秋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上,马寅初当面斥责孔祥熙的史迹.此文被众多著述家作为信史加以引用,在有关马寅初、孔祥熙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笔者经过细致考证,证实了历史上并无"马寅初面斥孔祥熙"之事件.  相似文献   

15.
马寅初是本世纪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本文以详实的史料论述了马寅初1907—1915年这八年间留学美国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指出他不仅当时学习成绩优良,博士论文卓然有成,而且是一位重要的学生领袖,曾在留学生中发起过认捐国债、救荒募捐、海军基金募捐等爱国活动。认为这八年的留美学行为他一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称为他归国后从事政治、社会、教育活动之雏型。因此,必须重视发掘马寅初的这一段经历,才能全面把握他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离开我们整整一周年了。回想去年一月九日,当沉沉哀乐撕裂长空,送来了周总理逝世的噩耗时,我校全体共产党员和革命师生员工心如刀绞,万分悲痛,都为失去了我们八亿人民深深爱戴的好总理而失声痛哭。可是,万恶的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了实现他们篡党夺权的狂妄野心,丧心病狂地反对周总理。他们不准我们为悼念周总理佩黑纱,不准送花圈,不准开追悼会。“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激起我们的满腔仇恨。今天,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忠实地继承了  相似文献   

17.
马寅初到处宣扬他的“团团转”理论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概括了中国实际的变化,对大跃进和“八字宪法”的“科学解释”。自称是“中国化”的新学说。攻击批评他的人一概是脱离中国实际,扣名词,扣概念的教条主义者。我倒要探一探马寅初先生的“新学说”,看看它到底是“新学说”还是旧货色。  相似文献   

18.
悼念沈老     
三月二十八日清晨,我从广播里猝然听到沈老逝世的消息。噩耗突传,难以置信。正当我惊疑之际,小女在旁边叫道:“爸爸!你听,广播里在说沈雁冰爷爷终年八十五岁”,无情的事实轰毁了我的疑虑,使我顿时陷入极度悲痛和往事的回忆之中。沈老是我十分敬仰的一位革命老前辈。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新文化运动,以他特有的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长时期,他既是领袖又是“战士”。他的光辉实践和毛泽东一样,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主流。他的优秀品质是多方面的,堪称全党的楷模。本文着重论述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实践活动。黄埔军校杰出的政治部主任1924年秋,年仅26岁的周恩来,奉中国共产党中央之命——从法国留学回到广州,先在两广区委做领导工作;不久,应孙中山和廖仲恺先生的要求,出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他为了加强军校的政治工作,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整顿党的组织。在他和其他共产党员的努力下,很快成  相似文献   

20.
马寅初:若无他故,我必活百年我国著名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马寅初生于1882年,卒于1982年,正好享百年之龄。马寅初有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冷热水浴:先洗一刻钟的热水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