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毛泽东的个人特质(主观条件)与中国革命的固有特点(客观需要)具有一一对应、相互契合的关系:一、毛泽东出身农家、深入了解农民的个人特质与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的特点相契合;二、毛泽东极早投身武装斗争、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个人特质,与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的特点相契合;三、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个人特质与反对教条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任务的特点相契合;四、毛泽东学识渊博、善于理论创造的个人特质与中国革命理论准备不足的特点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他在党成立初期就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权、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特别是在党的组织建设上,他响亮提出了"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为党制定革命总路线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她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撤销了陈独秀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 ,总结了经验教训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会议决定在广大区域内发动和组织农民实行秋收暴动 ,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直接联系起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是非常及时 ,非常正确的 ,她给党和人民指明了正确的革命斗争前进的方向 ,她重新鼓舞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论南昌起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起义是中外闻名的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正确评价它的历史地位,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大量的史料,通过分析、论证,说明了南昌起义不仅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同时也是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光辉起点。南昌起义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等方面进行的可贵探索,具有“时间早”、“内容全面”和“不完善”等历史特点,但无论是成绩还是缺点,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从不同的方面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张太雷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内涵及影响进行了探析,指出广州起义作为中国革命一次必要的英勇的尝试,既是张太雷武装斗争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党的军事斗争的一次实兵演练.张太雷武装斗争思想对于我党军事思想的形成以及人民军队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他较早注意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开始懂得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并对在农村区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客观上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之后,逐渐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他较早注意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开始懂得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并对在农村区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客观上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之后,逐渐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紅色記憶     
《源流》2014,(11):16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率领的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对毗邻江西省的连平产生了广泛影响,革命思想开始在连平迅速传播。连平县位于九连山区,粤东北最高峰——九连山的主峰就在该县。1945年10月,东纵第三支队挺进九连山,点燃九连地区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留下了中共九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时期,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革命动员是一种战争艺术,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商城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一次成功范例。文章以商城起义为个案,通过分析以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商城县党组织对农民进行思想引导、物质激励、白话宣传等革命动员模式,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早期成功动员广大贫苦农民走向革命道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邓中夏于1930年9月至1931年12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担任特委书记等职务,他在此期间主要任务是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这一阶段工作中的成绩是突出的、主要的。但也有过失误。失误的原因主要是于当时党中央在指导革命斗争时的“左”倾思想有联系,同时也由于他缺乏武装斗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武装斗争的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的特定环境和条件,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装斗争学说。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斗争的大旗,建立了红军,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在国内武装斗争风起云涌之际,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莫斯科对其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并以自己的方式支援了国内的武装斗争和红军队伍建设。但是,代表团对“城市中心论”的坚持,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损失。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八七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农民问题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武装斗争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思考,为八七会议确定正确的总方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发言积极,见解独到,对会议总方针的确定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会后,毛泽东坚定、灵活和创造性地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领导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中,紧紧围绕土地革命的中心任务加强财政经济建设,着重从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剥削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入手,大力开展财政经济建设,注意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灵活的财经政策和措施,重视采用武装斗争缴获敌人资财作为革命的主要财源,取得良好的成效,为我党在战争年代提供了财经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 ,深入研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一革命道路代表了近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政治上要求当家作主 ,经济上要求解放农业生产力的根本利益。我党首先在根据地范围内满足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这两大根本利益 ;并且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 ,开展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将这一革命进行到底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最终在全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这两大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话语是一种思想体系及行为的总和,革命是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中国古代革命话语分为儒家和农民两大派别,当然,它们都有历史局限性,只有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才是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革命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构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标志着传统革命话语历史性飞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邓小平早期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地方。他在情况极其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工作,出色地在中国西南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有力地配合了党中央的工作。他这一时期的党建工作突出地表现为实事求是地开展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善于总结经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豁达坦荡的心胸、诚信的为人赢得党内外人士的信任与支持等特点。他为毛泽东思想中党建理论的初步形成,以及后来邓小平党建思想的萌芽提供了实践的经验,也为我们树立了创造性地开展党的革命事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重视农民的作用 ,较早提出了建立农民武装以夺取政权和进行土地革命的主张 ;坚决主张武装斗争 ,重视红军的作用和建设 ;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如何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理论和政策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对于这点,就我们整个党来说,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认识不足的。但不能因此说我们党内根本无人注重武装斗争、组织军队。当时,在我们党内已有一部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懂得了武装斗争、组织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周恩来同志就是这些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他把马列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根据列宁创建红军的经验,从理论上对革命军队的组织、政治建设,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军事战略战术,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并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对我党后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长期奉行一条中间路线。一般说来,中间路线主张主要通过改良达于革命成功,但也有主张武装斗争的,第三党就自始至终明确主张通过武装斗争解决中国问题,并进行过很多武装斗争的实践活动。一、武装斗争的主张大革命失败以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既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和对工农的屠杀,又不赞成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斗争,期望另谋一条中国革命的出路,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势力,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成立,它的前身是中华革命党。1927年11月,邓演达(第三党领袖之一)以中国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