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渍白萝卜丝方:将白萝卜洗净切成丝,挤掉汁液后,加入适量白糖。每天早展吃1小盘这种糖渍白萝卜丝,就会感到抽烟一点味道都没有。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五个面包有这么 个人,每天都要到集市上去买五个面包。一次,他的朋友问他:“能告诉我吗,你为什么总是买五个面包?”这个人回答说:“一个是我自己吃,两个借贷,两个还债。”“不懂你的意思。”朋友说,“请你给我解释一下吧。”“你瞧,可不是吗,一个我自己吃,两个给孩子吃,两个给爸爸妈妈吃。”  相似文献   

3.
那是我在德国度过的第三个春天.当来自南方的风吹来时,我就开始启动抵抗花粉过敏的程序了. 懒得去找医生开药方,我直接去药店买抗过敏药.想到每年都吃同样的药,开口就让人家给我一个大号盒子,免得明年再麻烦. 卖药的女孩儿告诉我,我想买的抗过敏药有两种大盒子,一种是50粒一盒,一种是100粒一盒.我告诉她,要100粒一盒的.她又补充说,50粒一金的正在减价,10欧元一盒.而100粒一盒的是正常价30欧元一盒.算起来,买50粒一盒的,价格便宜了1/3.她让我选择,到底买50粒一盒的还是买100粒一盒的.  相似文献   

4.
1我小时候只知道一个节日,就是春节。父亲活着时,每逢过年,他都会去集市上买二斤带鱼二斤肉,顺带着买上一纸包的橘子瓣糖,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糖。分到手里的一颗常舍不得一气吃完,总是含一会儿,拿出来,用纸包着揣进兜里,过一会儿再吃。比我大三岁的姐姐大英子则总是把糖放进母亲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谎言     
谎言也有美丽的么?也有,我就有过,只是专用来对付老伴的。老伴为人忠厚,生活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她体弱多病,家里采购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价格方面的大权却操在她的手里。她规定,只能买大路菜和旺季菜,比如夏季买黄瓜、豆角、茄子、南瓜之类,冬天买大白菜、萝卜之类。她还有个"理论",淡季吃与旺季吃都一样,为什么非要吃淡季菜多花钱呢!她特喜欢吃红菜苔、筒蒿等小菜,但也有明确规定,每公斤超过两元时不能买。我怎么忍心连.或小菜都不满足她呢!在红菜苦、苗蒿高于两天时.我向她只报一元七A。她不了解分清,反而常常…  相似文献   

6.
杨帅 《老年世界》2009,(19):37-37
人们都很喜欢吃凉拌生蔬菜,其实有的蔬菜是不宜生拌的。 生吃蔬菜有选择 要想生吃蔬菜,最好选择那些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在无土栽培条件下生产的蔬菜,也可以放心生吃。洗一洗就可生吃的蔬菜,包括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黄瓜、柿子椒、大白菜心等。  相似文献   

7.
女人故事会     
我和丈夫是再婚,我是带着和前夫生的女儿嫁给现在的丈夫的。所以,一进他们家门,我就特别注意处理好与他们家人的关系。特别是婆婆,都说婆媳之间的关系最难处,为了得到婆婆的认可和接纳,我想方设法地讨好她。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事情是在给婆婆买新衣后发生的。他们住在城里另外一头,都是退休工人。原单位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经常连工资也不能正常发放。从我进他们家开始,就没看见两位老人穿过一件新衣裳。我便和老公商议,给老人各买一套新衣服。老公自然赞成,并让我全权负责。尽管我们自己的经济也不宽裕,但我咬咬牙,还是拿出仅存的一千多元钱,到最大的一家商场里,为公婆一人买了一套最时兴的羊绒大衣。吃过晚饭,叫上老公,带上孝敬公婆的大衣,喜滋滋地赶到公婆家。原以为婆婆一定会笑逐颜开,没想到,婆婆却一脸不高兴,连声责怪我不会过日子,拿钱不当事,瞎买东西。我心里顿时像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馅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还是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 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排队付账的时候,我想到,买面包时的迟疑也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我们要买一条土司容易,但选择面包的馅 儿就难;我们要生活很容易,但生活得有内容、有滋味就难.  相似文献   

9.
其实,我晚年的打算从不曾改变——更老的我,与老态龙钟的哥哥相伴着走向人生的终点,在我看来,倒也别有一种圆满的滋味在心头。我的哥哥大我6岁,如今已经68周岁了。从21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爸,我要考大学。"在我印象里,哥哥学习一直很好,老师说他是考大学的好苗子。那时候,父亲远在四川大西南当建筑工,月工资只有64元,他每月寄回家40元。一次,父亲的工友同情地对母亲说:"梁师傅太节省了,舍不得到食堂买菜吃,两分钱买一块豆腐乳,能  相似文献   

10.
在房价、油价、电费、水费齐涨的今天,终于有一样收费项目减价了,向且一减就减去了将近一半的价格,那就是登记结婚工本费从9元降到了5兀。最近我发现我钱包里老是没有钱,吃饭的时候掏出来只剩下几张十块,好在一碗面还能买。我开始思考,我一般出门都会往钱包里放个一千多块钱,为什么呢?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加满一次油需要六百,几个朋友一起随便吃个饭再花掉两三百,来回高速公路花去五十,在不给自己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一千块就差不多了。我不由感叹,那些收入两三千的朋友们,在这个城市里如何生活,当然你可以说他们不用加油,但毕竟你要过三十天日子。这个城市的大部分设施都不属于他们,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好在我佛慈悲,看城市并不需要缴养眼税。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个女同事现在很郁闷,压力非常大。她的小孩还在读幼儿园。虽然同事也是大学老师,但是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够买小车,只有骑电动车送她小孩上学。她小孩一天告诉她:"妈妈,你不要送我到校门口,离校门口远一点,我走过去。别人都是用车送宝贝们上学的。电动车多丢人呀!"她小孩说他们班里有几个同学都不要爸妈用电动车送上学。我同事现在压力好大,好郁闷  相似文献   

12.
李庆钢 《老年人》2004,(8):33-33
老伴时常为吃什么菜伤脑筋,出门买菜就念叨:“买什么呢?”每当这时,我便应声附和:“是啊,如今吃什么都不香,也不知为什么?”“都是你,越老越不会烧菜了,乱七八糟的,害得我没一点胃口。”老伴似乎找到了原因,便数落我起来。我不服气,但又不愿跟她争执,就在心里嘀咕:凭我这些年的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爱你     
我以前辅导过小朋友作文,一到周末几个小朋友都聚到我家,我们讲讲作文,然后就一起吃东西、聊天、玩。时间久了,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时候,他们来还带着爸爸妈妈专门给我们烤的蛋糕、买的水果和各种好吃的。有一次我一边吃一边说:"爸爸妈妈对你们可真好。""是啊。"小伙伴纷纷点头。"所以,你们要怎么样?"我随口一问。"所以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考出好成绩,让爸爸妈妈高兴。"  相似文献   

14.
岁月流逝这么多年,每当忆起往事,你风华正茂的影子仍清晰地在我眼前。多少次去信给你都石沉大海,退休以后还曾千里寻访仍无下落,更增添对你的思念。如今把往事像故事一样讲给孩子们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但并不理解那个年代的人和事。30多年前,你、我、小吴三人组成的一支女子放映队,活跃在关中平原上。那时,农民起早贪黑地干活,却整年吃的都是粗粮,还不能达到温饱,有的生产队一天的劳动才值几分钱,农人买油。盐、酱、醋都得用鸡蛋去换。在农村工作,就得多吃苦。咱们三人从小生长在城市,为了吃苦,制定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  相似文献   

15.
变媖 《当代老年》2008,(1):26-26
参加工作以后,我便开始给父母买礼物了。以往父母过生日或是其他什么节日时,我和两个姐姐基本上都是给他们买衣服。两位老人节俭了大半辈子,为了供三个大学生,一直连件像样的衣服也不舍得买,如今我和两个姐姐都挣钱了,于是逢年过节,或者是他们的生日,总是换着样给他们买新衣服,几年下来,他们的新衣服可就“饱和”了。你想啊,春节、母(父)亲节、老人节、再加上两个老人的生日,等等,这一一年到头,每个老人至少收到三个女儿的十几件衣服,以至于如今我们一提给他们买衣服的事,他们就急,说衣服已经穿不了,再买就“添乱”了!想想也是,两位老人退休在家,一不外出,二不应酬,衣柜里的衣服也真够他们穿几年的了。  相似文献   

16.
真爱不言累     
每次我回家,母亲都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大老远跑去镇上买我喜欢吃的菜,做一满桌子好菜犒赏我的胃,就是左邻右舍找新鲜的土鸡蛋,让我捎回家慢慢吃.有一次,我跟她在厨房转悠,累得腰酸腿疼,便好奇地问道:“妈,您忙了一天没歇过,都没听您喊过累,不累吗?”母亲呵呵笑起来:“傻丫头,我为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幸福的,只要看着你开心,我就一点儿也不累.”  相似文献   

17.
我之所以强调食疗需对症,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对养生、食疗都非常关注,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盲目食疗。我了解过现在35岁以上的中年人,尤其是白领,50%以上的人都在吃不同的保健品或补养品。但为什么吃,吃了要解决什么问题,全然不知,只是哪一种保健品广告做的多,就跟着吃,或者某一种食品炒作的好,也跟着大吃特吃。结果吃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8.
萝卜小人参 食应知其忌张岳弛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美称。然而,人们却不知应避其忌。首先,吃萝卜时千万不要削皮,萝卜的主要营养成份是钙,而99%的钙均集中在萝卜皮中。其次,红、白萝卜不可同煮。红萝卜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酵素,与白萝卜同煮,会破坏白萝卜中...  相似文献   

19.
去医院看一位因摔倒而骨折住院的老邻居,她有五个子女,个个都很出息,对她也很关心,这次住院都是儿女们跑前跑后,按说她应该很满恿,可等跟前的孩子出去后,老太太忽然伤心起来,说:“我摔成这样已经够痛苦了,可孩子们却还在埋怨我,埋怨我乱买保健品,乱停平时吃的药,说我走路不注意,你说我又不是成心的,我愿意这样吗?我已经够难受的了,他们还这样数落我、不体谅我,我觉着人老了活着真没意思……”  相似文献   

20.
郑老太,一个南下多年的北方老太太。春节前,她一定是要买一大堆东西的。当然每年买的都是那几样,无非是粉丝、瓜子、糖、烟、酒之类,都是传统的年货。其实儿子媳妇也买回不少东西,但自己不买,就没了过节的感觉。老伴爱吃的粉丝、儿子爱喝的酒、媳妇爱嗑的瓜子、孙子喜欢吃的大虾、孙女爱喝的娃哈哈,除夕那夜怎么能缺呢?还有亲家也是该联络联络的,不提点东西去哪成啊!要买要买,一定得买,年货市场是一定要去的。郑老太太喜欢叫儿子媳妇孙予一起去,这样有人帮提东西,而且他们自己想买点什么也行。郑老太买年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