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影响极大,她的小说以新的内心话语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宣告了崭新的小说美学原则的确立.在小说技法上,她纯熟地运用绘画的"构图艺术"、宏观的透视方法、主导的象征意象来丰富小说艺术的表现功能;她通过"内心独白"和"诗化小说"来展现人物心灵,刻画人物形象,构筑小说的独特意境,赋予小说美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素以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饮誉20世纪文坛,但意识流并不能涵盖她艺术探索的全部范围。晚年伍尔夫逐渐形成了一种公众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日常历史观的宣扬和对集权价值观的异化性的揭示成了其后期小说创作的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形式。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标志着伍尔夫晚年再次成功地超越了自我,又实现了一次新的艺术飞跃。  相似文献   

3.
庐隐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并一度以她独特的浪漫抒情方式获得声誉的女作家。她运用浪漫抒情的小说体式来写小说,使其小说偏离传统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结构紧凑等因素构成的稳定范式,以有别于传统小说的体式增加着她自己小说创作的艺术价值,从而展露出她独具魅力的浪漫抒情小说体式特征。  相似文献   

4.
马秋芬早期小说多以边地生活为题材。她热爱这个世界的纯真、质朴,也惋惜这个世界的愚昧、落后。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和浓厚的文化色彩是她的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扩展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两种语言"的运用更使得她的小说别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严歌苓的小说与电影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创作生涯从剧本开始,之后的小说又屡次被搬上银幕并屡获大奖。本文将结合她的小说文本,从特写镜头、蒙太奇、视听化对白及色彩感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共通之处,进而揭示电影元素的介入对其小说艺术魅力的潜在影响;同时也挖掘了严歌苓在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之间进行沟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曾说她不大喜欢音乐,但她的小说却频频跳跃着不同乐器的音符。张爱玲把音乐融入小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音乐描写,窥见其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探索音乐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艺术生命力,发掘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局外人”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公众日常历史观的宣扬成了其后期小说的创作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法。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形象地传达了她对公众之声的重新思考和意图弥合精英与公众之间的鸿沟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莫里森的第七部小说《宠儿》讲述了南方重建时期,已成为自由人的黑奴重建自我身份的故事。黑人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和重要文化密码——“召唤应答”,作为小说的主要叙事策略,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召唤应答",踏上了一条回归自我,捍卫黑人主体性和尊严的道路;而小说作者则借助于同样的文化密码,开始了她回归非洲传统文化的征程。无论是在语言运用上还是在叙事技巧上,我们都可以从《宠儿》中看到莫里森与黑人本土文化的契合点,而本民族的文化意识更是植入了她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9.
铁凝小说的独特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依靠自己独特的发现和理解,构筑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空间。她的小说中充满独特的意味。她对人生的尴尬状态以厦人性中隐秘之处的挖掘,是属于潮流之外的个体思考,她对人性的独到理解以及出色的艺术表现拉近了其作品与经典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她以细腻新颖的语言,自由灵动的结构,精致巧妙的意象渲染出意蕴深刻的色彩,为小说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其小说充满了诗意与灵性,极具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老舍作为现代京派市民小说的创始者,苏青作为海派市民小说的承继者,两位市民小说大家的创作既有相近之处,又内蕴着各自不同的社会理想和艺术追求.同样根植城市文明,前者站在批判反思立场,后者持热切欢迎态度;同样可以看成启蒙文本,前者钟情于家族没落与历史感的营造,内隐的是社会救赎理想;后者执著于个性解放和爱欲自由,关注的是个人救赎可能;同样书写市民人生,前者呈现的是男性视野中的被动生存图景,后者表现的是女性世界里的自觉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土家族女诗人,冉冉一直是当代诗歌评论关注的对象,但以往的研究大都注重她的民族身份和性别角色,关注她诗歌内部的情感和艺术表现方式,很少注意到生活环境的迁徙和时间的流变给她诗歌创作带来的变化。事实上,冉冉的诗歌创作近年来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中年化”特征:体认到现实的世故,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坚持自我修养和精神提升,从容和淡定地面对生活;关爱子女成长,用母爱包容并理解一切。与此同时,冉冉的诗歌艺术更加成熟,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存在,其意象和思维的跳跃足以显示出她诗歌语言的强大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舞蹈艺术来说,意境美的创造是其审美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舞蹈的灵魂。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深化的作用,而且还会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舞蹈的意境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称之为艺术品并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中一个传统的美学范畴,是一种主客观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红楼梦>的意境营造既辅助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又加强了整部作品的悲剧气氛,更提升了作品自身的美学价值.意与境谐,妙合无垠,达到了艺术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距离角度入手,以张爱玲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指出文学作品的悲剧美来源于作者高超的距离化手法,即通过距离的保持、距离的缩小来实现心理距离的调控,在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形成张力,由此产生悲剧美感的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在语言的空白艺术方面已经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它通过语义的多元、模糊、悖谬及反常组合,巧借修辞,动作描写的虚实相生,形象刻画的丰富意蕴,环境烘托的潜在信息,标点符号的标识等艺术手法,以实化虚,创置再创造的想象空间,在“空白”中寓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底蕴,进而增强了作品的召唤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网事倾城》是一部反映社会转型期间女性婚姻生活的长篇力作。小说关照的重点是女性自身欲望的满足,重在探索其心灵与肉体的双重矛盾下造成的困扰和烦恼。这部小说虽然出自一位年轻女子之手,却显露出不凡的艺术造诣。本文从对女性自身欲望的考察、人物的典型塑造和艺术技巧的运用等方面阐述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大起大落的漂泊经历,戏剧般的人生遭遇,对生活的追求与梦幻,以及她的真情与爱心,吸引和感动着成千上万个读者.独特的经历使三毛对人生产生了厌离态度,并反映在她的创作中.撒哈拉的流浪生活,带给了她创作的大丰收,开创了一代三毛文学.这些作品大多是率性、真实、积极的生活写照,展现了一个东方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她将传奇的浪漫生活和艺术的真实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三毛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斯蒂芬·金的小说《手机》是一部提高惊悚"段位"的艺术作品,他风格独到的创造促使惊悚小说全面升值,同时也涵盖了一些现代式创作的含量。在情景的设置中作者通过人们日常所用的手机,将科技和文学进行巧妙的结合,利用独到的创新手法塑造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科幻艺术空间。小说将重点放在了对那些再也不能平常的幸存者的刻画上,最终,随着整个故事情节慢慢落下,那些在死亡中挣扎过来的人一定能在最后寻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薛涛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展现的心灵世界令人惊叹。虽命运不济,沦入乐籍,并没有改变她的清俊高洁;在战乱的时代能够关注现实、思考时事确为不易;对于爱情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