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尔从交际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关于解释人类交际活动受文化和语境因素制约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而且被应用于跨文化对比、文学、写作等领域。本文把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的观点应用于中美正式请柬写作模式的探究,通过对选取源自1990-2010为时间跨度段的中美正式请柬作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力求证明该理论对请柬写作结构和请柬写作策略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以及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交际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二者紧密相连.文化,作为人的行为程序,决定着交际的模式;而交际使文化得以绵延.霍尔提出的高低语境文化对研究交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高低语境文化对交际模式的影响,认为要想获得交际成功,就要学会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3.
校训代表了学校的灵魂,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分别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极具特色的中西方语言差别。通过研究得出,在中西方语言差别的影响下,中西方校训也有许多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语境与低语境的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霍尔首次提出。笔者试图从语境的这一角度,对比中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并力图从社会文化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阐释产生中国高语境和美国低语境交流模式的渊源。低语境交流模式是当前国际交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语境文化对交际环境依赖程度高,交流信息多寓于语境、情景之中,而低语境文化对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情境的依赖程度低,直接在交流中明确表达信息。在国际商务英语谈判中,高语境文化的中国代表和低语境文化的美国代表,其谈判文化和风格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代表谈判语言委婉含蓄,强调集体意识与群体文化、社会等级和人格身份;而美国代表谈判语言直接明了,倾向于以个人为中心,遵从人人平等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7.
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美国分属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在中美双方贸易谈判中主要体现在谈判风格、时间观念、对人情关系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谈判战术等方面。要提高中关贸易谈判的成功率,我们应认识到这些差异,在谈判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表达要直截了当,加强时间观念,更多地关注贸易本身,谈判时直奔主题,速战速决。  相似文献   

8.
中美文化交流始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曾对美国的社会变革产生过重要影响.儒家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一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现代美国儒家大师讨论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现代价值、世界意义以及儒学研究发展方向的理论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学中高低语境理论用于阐释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对语境依赖程度的高低.若将高低语境理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让语言教学的深度走向价值理性,而且能有效地实现专业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文化最明显的差异是交际中语境使用的差异.人类学家霍尔提出的高低语境概念为语境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按照霍尔的理论,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由于所处语境不同,从而造成交际模式上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异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高语境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和以低语境文化为代表的美国在言语交流上采用不同的模式,中国的高语境文化是间接、含蓄、重非言语信息,并以听话者为中心的言语交流模式;美国的低语境文化则是直接、明晰、重言语信息,并以说话者为中心的言语交流模式。认识语言形式背后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喜福会》作为一部讲述中关文化差异的小说,引起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折射出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多从跨文化的宏观视角进行整体分析。本文根据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对小说《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所反映的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并得出中关文化从碰撞与冲突走向交汇与融合的和谐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Hall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高低语境文化造成的差异使得其信息在传播中坚守着各自特定的传播语境,从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彼此之间难以理解、交流困难。本文以高低语境文化冲突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在应对冲突时所应采取的有效沟通策略,并试论文化语境顺应和语境信息调适在跨文化交际的动态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凸现出来。在东方文化中,人与人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同时强调心领神会;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沟通时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所有要表达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其信息在传播中始终固守着各自特定的传播语境,从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彼此之间难以理解、交流困难,解决的办法是消除单一文化观念,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减缓文化冲击,培养跨文化接触的适应能力,尽快适应低语境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语言学上文化和语境内涵的论述,进一步对作为文化的语境和语境中的文化进行了深。的探讨。认为,语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语境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人们的语言活动或语言行为有着文化的制约功能,并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同时语境中的文化又有其特定的“知识”内容,它是语境的构成基础,受集团或语用主体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相对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交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在文化研究中,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把文化分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语境文化的不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语境文化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和失败的重要原因。探究高低语境文化的形成原因并分析比较二者差异,避免误解和冲突,从而有利于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社会现象引发了社会共鸣。人们倾向于将这种群体行为理解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但如果是处于相同社会环境下的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习得的社会行为,就不能仅仅从公民个体素质方面来理解这一行为。而应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一社会现象。文化学家泰勒指出,每一群体、每一社会都有一套显性的或潜性的行为模式。这些共同的行为模式叫做文化。个人的习惯模型是由适应既成的习惯模型形成的,即人的行为就是文化行为,文化对人的行为具有塑造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高低文化语境理论来解读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相似文献   

18.
翻译即翻译意义,意义的确定与语境分析密切相关,没有语境就没有意义。因此文章从分析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入手,探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境解释作用解决“虚”词实译、情景意义、省略、背景信息和言外之意等翻译中的难点问题,旨在从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的显性意义中挖掘蕴含其中的隐性意义,并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使译文起到达意传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从评估的类型和体制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突出表现为评估机构的性质、评估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在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赖以存在、被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语境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并用高语境和低语境的不同来分析文化的多样性。在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语境和语言(编码信息)在意义传递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