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经历了一次"史学革命",拉.波普利尼埃尔以其前瞻性的和富有批判精神的史学理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他身体力行地进行着历史学实践:追溯历史本原、追寻历史真实、追求完美历史。研究波普利尼著作中展现出来的"高卢风格"、"客观历史"和"完美历史"等理念,有助于我们了解与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史学。  相似文献   

2.
按照传统的史学,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在涉及人本主义这个论题时,最多都只能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只有法国学者菲利普·尼摩在古罗马的私法中发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根源.而时古巴比伦法的分析发现,<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出的立法精神,反映出了明显的人本主义思想,即以法律上的"人"为本,以阿维鲁公民为本,从而探寻了整个人类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最初发源于意大利,以后逐渐波及至法国、英国、德国、尼德兰、西班牙等地,成为震撼整个欧洲的洪波激浪。“文艺复兴”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一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二指人类精神的觉醒,追求人的个性的圆满发展。其实质是整个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复活”古代奴隶制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从神学中解放了文学、文艺、哲学、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以“神”为中心的经院主义教育受到批判,以“…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8日是法国巴黎公社革命12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个光辉的节日,吉林省历史学会于3月16日在长春市召开了学术座谈会。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一、纪念巴黎公社的科学态度。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创举。纪念巴黎公社,既要反对“四人帮”时期的“影射史学”,又要反对前一个时期为了某种目的“实用史学”;既反对对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做片面的、断章取义的  相似文献   

5.
探寻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结合--"新经济史革命"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史革命"以探寻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为主线展开,经过了逻辑上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这场"革命"更新了经济史学研究方法,扩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促进了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结合;这场"革命"的方法论成果是值得中国经济史学和经济学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史的古典渊源是罗马史学 ,其产生是希腊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与罗马强烈的民族传统相遇的结果。在罗马形成了两种民族史的写作范式 ,其一是以政治事件为叙述主线的“李维范式” ,其二是涵盖广泛 ,以博学专题研究为特色的“瓦罗范式”。到文艺复兴时期 ,兴起了近代民族史 ,依然存在两种写作范式 ,即李维 -布鲁尼政治叙述史范式和瓦罗 -比昂多博学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的民族史之间不仅有竞争 ,而且开始有融合。1 6世纪法国从法学研究到历史研究的独特民族史发展道路 ,是两种范式走向融合的重要一步 ,而西方近代史学就开始于民族史写作这两种范式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张广智 《文史哲》2006,(4):95-101
西方历史学有着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自古希腊发端至今已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科自身的关注则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从20世纪初年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从方法上来讲,研究西方史学史应注重对西方史学遗产及时代趋向作出动态考察,注重开展中西史学之间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以期深化我们对于西方史学、西方社会的了解与反思,更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历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是现代中国史学理论建设的开始阶段.因崇尚科学而从方法论层面对"科学方法"的提倡,实际上是逆向回答了历史学的性质问题.史学"求真",具有斩除"思想荆棘"的作用,也是强化学科独立意识的自然反应,对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的探讨完全处于一个新的起点或层面上.五四时期是有规模引进西方史学和有意识融汇中西史学的首次尝试,对西方史学发展的了解有限、判别西方史学价值的能力微弱等都成为制约中国史学借鉴西方史学的因素,知识层面的碰撞与交流还需摒弃某种先入为主的成见.  相似文献   

9.
库恩用“范式”理论分析了科学的常规时期与革命时期,而比较文学也符合这种范式.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在“欧洲文化中心的历时性范式”之内,运用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将比较文学精确化、规范化,基本确立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但也因此出现了范式内不能解决的“反常”现象.后来美国学派又在“西方文化中心的共时性范式”之内暂时地解决了法国学派的“反常”现象,确立起了平行研究模式,但与法国学派一样再次将比较文学置入危机的深渊.结合李凯尔特对现实的哲学分析,不仅论证了“自然科学的元范式”追求同质化的本质,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学派所提倡的“异质性”的合理性.因此中国学派的探索完全能够摆脱法美学派的范式束缚,将比较文学引向一条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西方史学流派的传入对中国史学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而中国学者对西方史学的吸收也有一定的选择性.于是,法国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派、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等成为最受中国学者关注的几个西方史学流派.  相似文献   

11.
当今法国各种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多多少少都已“美国化”,唯独法国的史学不仅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而且仍然在国际史学界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法国悠久的史学传统固然功不可没,但更为重要的则是“新史学”的勃兴为法国的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在各国史学普遍不景气之际仍能独放异彩。法国“新史学”的成功之路已日益引起我国史学工作者的关注,在此,本文试对“新史学”作一简单的述评。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新经济史革命”经过了三个阶段的辉煌历程。这场“革命”更新了经济史学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引入了经济理论和计量方法。这场“革命”带来的启示有三:()经济学研究离不开经济史的验证,(2)经济史研究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3)研究经济史首先是怎样去认识它和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新史学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年以梁启超、章太炎、黄节、邓实、马叙伦等为代表的晚清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激烈批评,以“新史学”为中心进行了一场史学革命,其最初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中国现代史学之建立上。笔者认为在20世纪初史学革命中,新式知识分子借“史学”的革新,对“民族”、“国民”等近代概念进行了界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京师同文馆美籍教习丁韪良作为晚清“同治中兴”时期文化教育变革的参与者,第一次从历史、现实与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视角,为同治新政“定性”,将其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重视丁韪良《中国的文艺复兴》之作品透析,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该作品在西方汉学史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亦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美国汉学家与晚清改革之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17年1月,胡适与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动并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运动,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纪元。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的胡适,曾把这场历史变革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蔡元培先生也说它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端;近来,又有些学者认为:五四文学革命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余响”或“回光反照”,是“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东方文艺复兴’。”把五四文学革命看成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命题是否能够成立呢?这还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理性思维,对其做出全面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史学工作者发扬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将史学研究纳入救亡图存的轨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中国化,“五朵金花”问题也在其中孕育生发。新中国成立后,“五朵金花”竞相绽放,其讨论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研究程度之深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都是空前的。可以说,延安时期的史学关切催生出“五朵金花”,也为“十七年”时期“五朵金花”的盛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朵金花”作为政治与学术交织下的产物,它既服务于当时的社会、呼应了时代主题、配合了革命任务,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积极探索。时至今日,“五朵金花”问题虽曾遭到过质疑或诟病,但深入反思并总结其中的问题与经验仍然对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旺代农民叛乱是法国革命史中最为重要的"反革命"历史事件.两百多年来,欧美学界对叛乱的起因从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简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内各主要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和观点,分别展现了共和派、革命反对派、社会经济史学派和新史学在该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对叛乱起因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因科学精神强盛被称为"科学文化"的西方文化中,一定程度被遮蔽的人文精神并未被消解.如果忽视甚至否定这一点就会导致对西方文化解读失误,工业化进程中以"误读"文化模本作为参照,必将陷入文化困境.西方人文精神勃兴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作为一种传统,一种内化的精神特质,不断震荡前进,或强或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理解西方人文精神,不能绕过"文艺复兴"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本文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性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9.
屈畅 《南方论刊》2007,(1):54-55
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它揭开了近代史的序幕。鲜为人知的是,伴随着文艺复兴,欧洲也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军事革命,通过这场革命,欧洲人掌握了先进的战争手段,并最终扩展到全球。  相似文献   

20.
顾杭 《中国学术》2000,(1):263-265
二十世纪国际史学界影响最大的史学流派无疑是法国年鉴学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年鉴学派的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已渗透到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为各国史学家所广泛采纳和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英国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的《法国史学革命:1929—1989年的年鉴学派》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