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源“师夷长技”论开启了近代思想界学习西方的历程 ,“师夷”主要集中于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军事科技 ,但并不限于“战船”、“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还包括先进工业科技的引入、近代工业的建设、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师夷”要求对传统教育内容、科举词章取士制度加以变通 ,并进而延伸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憧憬。“师夷长技”论广泛涉及到军事、经济、科技的现代化 ,并影响到此后早期现代化意识向教育、政治领域渗透。魏源的民族意识虽然还带有华夏中心观、文化主义的情节 ,但已显露出冲破“夷夏大防”、摒弃华夷之辨的理性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主旋律,它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首先,它孕育和产生了新的军事思想和海防理论,有力地冲击着陈腐的封建军事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发展战略和积极防御的海防主张。林则徐、魏源就是这种崭新军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其次,通过引进西方先进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西方思潮与中国传统治国思潮发生剧烈碰撞。在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除少数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外,包括清朝首任驻德公使刘锡鸿在内的大多数晚清士大夫仍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本文从对西方人性的认识、对西方侵略性质的认识和对西方国家政体的认识三个方面对刘锡鸿出使欧洲前的西方理念进行考察,并进一步分析其外交主张。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思想文化界的风气转向"经世致用"之学,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它是强国御侮的呼声,也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突破了"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较早地认清了世界发展的新格局与趋势,并把学习西方技术与御敌图强结合起来,代表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最高水平,对后期的洋务运动及近代文化的转型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一时代命题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所揭示的基本内涵尚不全面、深刻,只停留在表面器物层次,未能真正认识到学习西方的深层内核。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方地理学东渐与传统夷夏观念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双林 《中州学刊》2001,(2):136-141
中国人的夷夏观念产生于西周初年,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并内化为一种民族心理.近代随着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东传,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始于鸦片战争前后,到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基本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传统夷夏观的变异,一种新的、仰慕西方文化的民族自卑心态也开始抬头.  相似文献   

6.
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前,他抨击时政,力主禁烟;鸦片战争爆发时,经林则徐推荐,曾协助两江总督裕谦办理浙江军务,参加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实际斗争,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努力探索清王朝衰弱和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于1842年底,完成了《海国图志》的巨著。在书中,魏源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善师夷者,能制四夷”的进步主张①。为了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他强调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情,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向资本主义国家寻找“制夷”的知识。魏源和民族英雄林则徐一样,不愧是近代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一位先驱者。  相似文献   

7.
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昔日夜郎自大的清政府不仅开始认识到自己在军事方面不如夷,而且也认识到在农、工、商等近代科技成就方面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人自我反思的起点,也是近代中国人现代化意识开始产生的一付促化剂。传统的观念视中国为“天朝上国”、西方各国是“蛮夷小邦”,但鸦片战争的客观事实却是“蛮夷”击败了“天朝”。而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商品和传教士而来的,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传播。对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士大夫中大多数人仍然浑浑噩噩,或醉生梦死,或顽固地谨守“夷夏之辨”、“用夏变夷”的信条。但一部分代表着近代文化新趋向的有识之士,已从原来对域外事物一无所知的封闭殿堂中步履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开始注视西方的文化,并试图将某些东西纳入自己古老的文化体系里,加以吸收和改造。  相似文献   

9.
<正>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广东士人中形成了一个经世致用学派。这个学派在鸦片战争前夕,提倡新学风,造就了经世致用人才;鸦片战争期间,其中的多数人成了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在近代反帝爱国斗争中作出了贡献。这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和社会活动的影响涉及广东近代历史的全过程,并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但这个地方性的学派的历史,至今仍鲜为人知,更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仅就鸦片战争前夕,广东士人经世致用学派的形成、基本学术思想及其成员的活动,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聂志红 《北方论丛》2008,(5):139-142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的工业化思想以“边破边立”的方式,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从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教条被不断修正和否定,发生了质的转折,逐步纳入到以工业化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思想轨道中。经过艰难的探索,近代中国在工业化的模式、战略及工业建设方案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后人继续探讨工业化问题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李惠康 《船山学刊》2003,(2):98-101
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的提出,开始了中国西方民主思想的理念;《资政新篇》把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早期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戊戌维新使民主理论的轮廓清晰可辨;辛亥革命是民主理念的短暂胜利;新文化运动使民主成为国人心中的理想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政治民主将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魏源与《海国图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鸦片战争中,清军由于科学水平、军事技术方面与英军相差太远,士气也远不如人,其失败是必然的。有些文章把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单纯归咎于统治阶级中投降派抗敌不力,这是片面的看法。清帝国的失败主要在于它的闭塞和落后。落后了就会挨打。清帝国如果继续这样落后下去,迟早有一天会亡国。但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仍旧没有认识到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感到迷惑不解,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如当时清朝统治阶层中有人感叹说;“二百年全盛之国威,乃为七百里外之遒夷所困,并使文武将帅,接踵死绥,而曾不能挫夷之毫末,兴言及此,令人发指眥裂,泣下沾衣。”还有人说:“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国甚矣,沿海数省既遭蹂躏,大将数出,失地丧师,卒以千万取和,至今海疆大吏受其侮辱而不敢较……其他可骇之事,书契以来,所未有也。”  相似文献   

13.
刘基玫 《船山学刊》2005,(1):104-106
曾国藩、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们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始阶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4.
王双印 《学术研究》2007,(11):98-102
在外敌入侵、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魏源所倡言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夷"与"制夷"的内涵与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本文试图分析、探求太平天国时期"师夷"与"制夷"方面的利弊得失,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清朝上接明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在康熙、雍正和乾隆初年,封建经济有了发展和繁荣,在这个基础上建成了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强盛统一的封建国家,对此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这个朝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来看,都呈现了不同于过去历史朝代的特点。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又成为我国近代史的起点。我们在研究近代史中,许多重要问题都要联系到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历史。因此,如何评价清朝,以及如何阐述在这个朝代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如何看待这个朝代的许多历史人物,在辛亥革命后五十年的今天,已成为我国史学界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作为对时代脉搏最为敏锐的群体——士大夫,真正由时代的变化而引起思想的转变,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这种思想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外,由传统之"夷"转变为近代之"洋";对内,则由传统之局转变为"千古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地区的通信历史悠久,解放前经历了由传统邮驿到近代邮政创设和发展的历史变革。早在元代,根据政治和军事需要在这里相继设立邮驿等通信设施,用以飞报军情、传递官方文书。清代,为了传递公文、抵御沙俄,在原有驿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卡伦通信模式。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塞北邮驿,对保持边疆与中央王朝的联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巩固边疆发挥过重要作用。鸦片战争之后,沙俄趁机入侵,在这里建立了“客邮”,近代邮政事业开始在呼伦贝尔萌芽。晚晴至民国期间,呼伦贝尔近代邮政发展较为迅速,表现为邮政处所数目增多、邮政业务广泛、邮路多样等方面。这些为新中国成立后呼伦贝尔地区邮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九一一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是革帝国主义的命”,“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是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这六十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不断发展的结果。虽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到帝国主义时代,这次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终于被反动的买办军阀篡夺了领导权而遭到失败;但是革命的结果毕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开始的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向中国输入了大量的西方数学知识,这对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西方数学在中国明末清初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推进对近代数学思想和文化的研究。不仅如此,通过回顾历史,可以超越"夷夏之防"的狭隘思维模式,对于推动中国当代数学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参考西方近代海军兵器的技术资料和清延官员的有关奏折,对船政局所造船舰及其装备的技术水平作一评估。一、迈向近代海军的突破性进步船政局的设立和兵舰制造,使中国开始有初具规模的近代海军工业.它所造的船舰与旧有水师兵船相比,在技术上是突破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豆、部政局建立之前,清朝旧水师的战船装备状况是:嘉庆以后,由朝廷核定的适于外海的战船,计二十八种。分三类:一是战舰,一是巡辑哨探艇,三是运输送信船。战舰中主要的有大号赶级船。长可八丈至九文六尺,板厚三寸二分至三寸九分。可带兵八十员,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