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处理酸碱平衡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两性物质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问题。所谓两性物质,就是在溶液中既起酸的作用(提供质子)又起碱的作用(接受质子)的物质。两性物质包括弱酸弱碱(如NH_4Ac)、多元酸的酸式盐(如NaHCO_3、NH_4HCO_3)和氨基酸(如NH_2CH_2COOH)等,多元酸的酸式盐有酸式金属盐(如NaHCO_3)和酸式铵盐(如NH_4HCO_3)两种。对于一元弱酸弱碱盐NH_4A,其水溶液中的H~ 浓度采用下式来计算: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较复杂,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常采用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二者都是以有关变价元素氧化数升高值与降低值(或得失电子数)相等为基础,配平非变价元素原子则是较难的,特别是氢、氧原子的配平。在其它原子配平的基础上配平氧原子的方法可归纳如下:如果方程中某边多n个氧原子。若为酸性介质,就在渡边加2n个氢离子,另一边加2n个水分子,若为碱性或中性介质,就在该这加n个水分子,另一边加2n个氢氧根离子。同时,我们在研究时发现,以水溶液为介质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可先不考虑介质酸碱性如何,直…  相似文献   

3.
<正>原子物理教材中关于类氢离子的概念一般有如下几种表述: 第一种,原子核外边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体系; 第二种,带有Ze(Z>1)正电荷的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所组成的原子体系; 第三种,只留下一个电子而失去了其余所有电子的那种原子。 这三种表述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抓住了类氢离子的本质特征,即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正>原子物理教材中关于类氢离子的概念一般有如下几种表述: 第一种,原子核外边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体系; 第二种,带有Ze(Z>1)正电荷的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所组成的原子体系; 第三种,只留下一个电子而失去了其余所有电子的那种原子。 这三种表述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抓住了类氢离子的本质特征,即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从反应机理的角度,提出了硝酸具有氧化性的两种原因.辨证的阐述了不同浓度的硝酸氧化不同活泼程度的金属时,气体生成物为何不同,指出了硝酸的氧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步反应过程,其氧化性强弱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反应将我们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必需的所有金属都从矿石中提炼出来,加工制作成为一些重要的、必需的化工产品,用以促进生产。这主要包括:食盐水制烧碱、接触法制硫酸、合成盐酸、电解饱、氨氧化法制硝酸以及合成氨等等,它们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代表。除了工业生产,在农业中也有不少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是复杂化了的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细胞膜氢离子泵的电生理特性,本实验用膜片箝法研究了大麦根木质部薄壁细胞质膜上的生电泵在无一价阳离子条件下的生电活性与阴离子通道电导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大约40%的所测定的原生质体中观察到了由离子泵活动导致的膜电位超极化;添加H~+泵激活剂壳梭孢菌素导致在零电位的越膜电流密度的增加和膜电位大约-50 V的超极化;相比之下,添加H~+泵抑制剂DCCD(Dicylohexylcarbondiimid)则导致膜电位的去极化作用和零电位越膜电流密度的减少;没有观察到钙离子通道抑制剂赤藓红B对生电泵活性的作用;细胞外溶液的p H值从5.8升高到8.8时,由于氢离子浓度梯度的加大导致泵的激活.这些特征都表明所测到的生电泵活性是H~+泵的作用而不是Ca~(2+)泵.负离子通道抑制剂DIDS(4,4'-Diisothiocyano-2,2'-stilbenedisulfonic acid)能导致膜电位的强烈超极化,暗示负离子通道的活性导致的短路效应强烈干扰和影响了H~+泵的电活性的测定.这可能是植物根木质部细胞质膜上的H~+泵的电活性用膜片箝法难以检测的原因.尽管非特异性Ca~(2+)通道抑制剂La3+也对泵的活性有明显影响,但在添加DIDS后添加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剂nifidepin没有显示出对泵活性的影响,表明钙离子泵的活性在钳制的原生质体膜的膜片上几乎看不到.  相似文献   

8.
裂缝中流动酸液的有效穿透距离,是压裂酸化施工设计和预测增产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均未考虑酸一岩流动反应过程中,酸浓度下降和反应产物浓度升高对氢离子传质速度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同离子效应对氢离子有效传质系数的影响较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不同浓度的盐酸和四川二迭系阳新灰岩反应时,氢离子有效传质系数与余酸浓度的关系曲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给出了无因次氢离子传质系数与无因次余酸浓度及流动雷诺数函数关系的经验方程。将此经验方程代入并求解变系数的对流扩散偏微分方程,即可获得考虑酸浓度变化和同离子效应时的酸液有效穿透距离的计算方法。也可用分段迭加计算法来近似计算这一距离。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ATRP)技术,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引入可控性聚丙烯腈(PAN)聚合物,通过高效点击反应将腈基修饰成功能性四唑结构,设计聚乙烯基四唑(PVT)/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PVT-g-GO).将其引入水凝胶中,基于金属—络合作用,合成具有较强自修复性能的PAA/PV...  相似文献   

10.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里会电离成自由运动的阴阳离子。当酸与碱、碱与盐、盐与盐溶液相混,由于离子的自由运动相互碰撞,有的会结合成溶解变小、电离度小的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有的离子具有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的离子相互碰撞,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的离子还会与水反应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致使溶液呈现出一定的酸性或碱性——盐的水解反应等等。判断两种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否起反应,怎样起反应,主要发生何种反应等问题,这在中学阶段,对于怎样指导学生书写两种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显得极为重要。我认为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参加反应的电解质的性质外,同时还要具体分析反应条件等。下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无机含氧酸是一类很重要的无机化合物,一般用通式HnRo_m表示。其中R为正价元素。含氧酸分子常以正价元素为中心,而氢和氧则以OH~-、O~(2-)或H~+的形式结合在该正价元素的周围,故也可将其通式表示为: RO_m(OH)_m其中R:常称中心成酸元素或中心原子 m:非羟基氧原于数 n:羟基数 不同的无机含氧酸,其酸强度有很大的差别,但它们的差别在各同类物质中又都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荐介绍一种计算ICP—AES Ar电弧中电子温度(Te)和电子密度n的方法.Te和ne这二个数据在研究和应用ICP—AES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往往很难获得这数据,因此本文从多种方式方法中抽提出一种较为方便可行的方法:即①从观测Ar弧中线光谱和连续光谱的发射强度(Ⅰ)的数据,计算Ar弧中电子温度(Te) (2)从观测某一元素的原子线和离子线的的发射强度,计算其电子密度n.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植物学教材、参考书及工具书中,对植物染色体倍性的解释和用法不统一。在教学中对植物染色体倍性中的名词的用法也较为混乱,尤其是整倍体中的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和双倍体、单倍体等名词的应用更为混乱。这给植物学的教学、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现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做以分析。1 双倍体(2n)和单倍体(n) 2n是正常植物孢子体的染色体数,亦称孢子体染色体数。孢子体具有两套染色体,每一套的数目均为n,分别来自于父本和母本的配子,每套染色体都携带着该物种的一套完  相似文献   

14.
己二酸是一种白色粉末状晶体,是生产合成纤维尼龙-66的重要原料之一,也可用做增塑剂、润滑剂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现行《有机化学实验》(曾昭琼主编、曾和平副主编,五所院校合编,第三版)教材中介绍的己二酸的实验室制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用硝酸做氧化剂在钒酸铵介质中氧化环己醇;第二种方法是用高锰酸钾做氧化剂在碳酸钠溶液中氧化环己醇。此种方法的实验原理是:环己醇与高锰酸钾在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环己酮之后环己酮进一步氧化生成己二酸。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给电子有机和无机配位体的交换反应和金属卤化物与羰基金属阴离子的复分解反应,合成异核原子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收率较高的特点。本文描述Fe_3(CO)_9(C_2H_2)_3等11个原子簇的合成方法,配位状态与簇核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1.前言我们知道,将金属放在恒定磁场H。和频率为v=βH。/1/n的交变电磁场内(此处β/2为电子的有效磁矩),金属内将产生传导电子的顺磁共振。在内考虑了电子扩散情况下,对不同松弛时间不同厚度的金属膜计算了电磁场能的顺磁共振吸收。然而在计算中金属膜必须充分大,否则应该考虑场在样品上的衍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无机化学反应从反应的本质(电子得失或偏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二是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感到好学,因为有规律可循(这类反应大都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是某些分解和化合反应)。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则感到比较麻烦,好像没有规律,有时教师也感到棘手,不知方程式该怎样写。如;FeCl_3溶液能否与Cu起反应?若能,反应结果生成什么?本文想从电极电位来讨论一下氧化还原反应,以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以及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讨论金属单质与水溶液体系中酸和碱作用过程的热力学问题.用酸碱溶剂理论探讨金属的酸碱性质,指出金属单质在与酸和碱的反应过程中总是作为碱;两性金属的酸性是由相应的金属离子或其相应的氢氧化物所决定,确定某金属是否具有两性性质,不能根据它是否溶于酸和碱,而应根据其溶解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溶剂影响酸碱强度的最重要的性质是其本身的酸碱性.在水溶液中,高氯酸、硝酸和盐酸都视为“强酸”,因这些反应HCI+H_2O——→H_3O~++CI~-(强)HNO_3+H_2O——→H_3O~++NO_3~-等(强)都必然从左向右100%地进行·水作为溶剂不区分这些酸的固有强度,因水虽然比这些共轭碱阴离子(CIO_4~-、NO_3~-、CI~-等)的碱性强些,但仍然是弱碱。因此,在水中,这些酸被拉平到与溶剂化质子 H_3O~+的同祥强度;这 H_3O~+离子是能够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最  相似文献   

20.
设M是单位球面S~(n+1)中的一个闭极小浸入超曲面,h是M的第二基本形式,s是h的模长的平方。根据Simons已得到的结果,若在M上有0≤s≤n,则s=0或n。本文讨论如下问题: s是否有另一个较大的值?若有,这个值是什么?此问题收集到[7],我们得到 定理 设M是S~(n+1)中的闭定向极小浸入超曲面,若s为大于n的常数,则 s>n+(5-17~(1/2))/(3+17~(1/2))n>n+n/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