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书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的6篇论文组成。作者中有3位是荷兰哲学家,另外3位分别是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哲学家,我想或许在本文的开头有两个问题需要先讲清楚:一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哲学方式的巨大差异,如何来看待这  相似文献   

2.
Π.Γ.奥列赫的《科学共产主义:对象和方法》(苏联诺沃西比尔斯克,"科学"出版社,1985,204页)一书出版以后,苏学者З.B.塔杰沃相和B.И.利亚赫在苏联《科学共产主义》杂志1985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作了此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论.现译介于下:  相似文献   

3.
现在,尽一切可能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已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提了出来.为此,苏共中央专门召开了加速科技进步问题的会议(1985年6月11-12日).一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问题完成开展科技进步的各项任务是当务之急.它们涉及广泛的当前问题和远景问题——经济问题、组织问题、社会问题、文化和教育发展问题、高级层次的管理活动问题及国民经济每一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许多作者关心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作者认为,分析现代的认识论情况、分析科学和实践的新现象、分析唯物主义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现代斗争是重要的.可是本书的作者选择另一条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各种观点  相似文献   

5.
认识《矛盾论》和系统论的关系,是深入理解毛泽东《矛盾论》思想的关节点。曾有一段时间,有的人认为当代系统论扬弃了矛盾论,矛盾论作为两要素论,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这一观点是没有依据的。只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矛盾论与当代系统论的关系,可以发现:第一,系统论立足于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因而在许多方面把矛盾论的思想具体化和丰富了。在现代,哲学、辩证法、矛盾论必须从系统论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更具现代特色。第二,我们必须看到矛盾论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由于矛盾论是立足于自然、社会、人、思维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上的,因而比系统论有更宽广的指导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矛盾论又超越着系统,从更广的领域揭示着世界和人类的发展。第三,毛泽东于1937年写作的《矛盾论》的思维逻辑与现代系统论的发展是一致的,比如内因决定论与系统自组织理论,内外因关系理论与系统一环境理论,矛盾层次理论与系统等级、发育理论,主要矛盾理论与序变量理论,矛盾依据性质和条件有不同解决方式与耗散结构、突变论等等,这种逻辑上的一致性启发我们对《矛盾论》思想作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这本书里,德利克·波尔顿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历史意义作了评价。他认为,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对西方思想的一次彻底清算,而且得到成功。波尔顿的主要观点是:《实证逻辑哲学》一书是现代哲学最完善的一个体系。波尔顿还认为,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后期哲学著作中渐渐抛弃了自己的《实证逻辑哲学》一书的基本原理。他本人对该书的评语是:这本书说明了为什么要放弃现代哲学的那些预先假定的前提。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著作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医学和生物学对于论证和巩固唯物主义世界观从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医学生物学诸学科的世界观职能又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这首先是因为医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正日益增长。医学生物学研究对于形成科学世界观之所以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人,它们是以自然科学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概念进行论证的最重要环节。这决定了医学研究中自然科学研究的强烈客观性与人道主义的价值倾向结合在一起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沉思,发展问题与哲学——评《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尹树广王裕江发展是实践向人类提出的问题。在世界范围的殖民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在自身经济增长问题困扰下,逐步意识到一个规范成熟的世界市场对需求的价值;而发展中国家在现实的挫折和压力...  相似文献   

9.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1999年,汉堡)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的书评。……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涉及的哲学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外国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随着它们传入我国时间的增长,对其感兴趣、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较深研究的人不断增多。了解西方哲学思潮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西方社会,同时也有助于哲学这一古老学科本身的发展,这就有必要架起中西方哲学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发展的桥梁。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哲学术语词典》就是为满足广大读者阅读、翻译及研究西方哲学著作的需要而提供的一部实用性较强的工具书。本书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人的问题产生于人类历史之初,而在具体历史社会制度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和深化。今天,人空前未有地日益经常探求自己存在的本原,日益坚定地力图了解本身这个作为实质和存在、种族的(一般的)和个人的、现有的和将来应有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受制约的和自由的、终极的和无限的辩证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问题的讨论,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在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讨论的深入,有赖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运用。而在这方面,正是当前讨论中的弱点,有许多问题,只要在方法论上取得一致的认识,分歧是可以消除的,认识是可以深化的。本文试图从方法论上剖析在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问题讨论中主要分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标题为《法国革命:历史问题和方法论问题》的这本论文集是巴索基金会“笔记”丛书的第一本,包括该基金会和教师民主倡议中心共同举办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讨论会的材料。意大利历史学家V.维多托在对当代关于这个课题的争论的一篇述评中对进步的史学,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给以很高的评价。他特别指出进步史学对研究革命的社会问题的贡献。他指出,由于这种“社会的解释”,对革命是批判地从理论上来理解和从全球的观点来  相似文献   

14.
立足时代问题,用马克思本人的方法重读马克思,用《资本论》本身的方法呈现《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对推动马克思哲学与《资本论》走进当代、走进城市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紧扣时代主题,努力解答时代重大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及《资本论》的根本方法论特质.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哲学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领域.《资本论》对城市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处理概念与对象关系、概念史与社会史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概念与概念群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时间与空间、历史性与空间性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确认合理的历史观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精英主体与世俗主体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主体性原则、价值立场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论》处理不同理论、思想之间关系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处理城市批评史与城市发展史的关系,探索面向生活和未来的城市智慧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称本书是《哲学史简编》第四版(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1)的补充本。《哲学史简编》确需作此类补充,因为该书的外国哲学史部分只叙述到二十世纪初为止。但作者把该书主要任务归结为“补充”,这一点很难同意。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的道路作为问题提出,这本身就将使该书的内容超  相似文献   

1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现代日本哲学与文化》一书的方法论意义守华最近喜读卞崇道先生的新著《现代日本哲学与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在方法论方面,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1992年5月举行的“中日第四次日本学学术讨论会”上,卞氏曾...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减少对哲学的需要。阶级社会的危机、人民的解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创新派与守旧派在生活方式和社会准则方面的对立,这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社会斗争领域,属于认识的对象。无论对变革的实践,还是对认识来讲,这些问题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由此引起了当前对哲学的需要。今天,人民在对知识和权力,行动和生活的意义,以及在对新式科学技术的探讨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甚至以错误的方式表现出这种需要。在某些科学部门的实践中也产生了某些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苏联科学出版祉1980年出版了T.B.安德利阿诺娃著《组织社会科学情报的方法论问题(以英、美社会学为素材)》一书。本文是对这本书的评介,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这部专著分析和阐述最近20年来家庭社会学范畴内的理论和方法,属于使积累起来的国际学术经验联成整体的、有价值的概括性著作之列。作者评述了社会学的这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经历了“幼年时期”,但还没有研制出一个统一的、可以通用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对情况的批判分析是在详细研究著名专家(T.帕森斯、V.古德、E.巴杰斯、H.洛克)和不大著名的专家(例如V.托马恩论选择配偶和组成家庭过程中兄弟姐妹之间血统关系的意义的著作)约400篇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撰写这类概括性著作的主要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种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符号相互作  相似文献   

20.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1984年6月13日至15日在新西伯利亚市召开题为《哲学(方法论)讲习班:经验、问题及发展前景》的全苏会议。此次会议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所属哲学(方法论)讲习班中央委员会、西伯利亚分院哲学(方法论)讲习班学术委员会和高教部马列主义干部教育科学方法委员会共同召开的。苏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B.扎哈罗夫致开幕词并作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知识分子政治思想培训的任务》的主要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