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元哲学——信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9、21、22届世界哲学大会都在关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是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元哲学,是人类历史上哲学形态的全新革命。信息哲学创始人中国信息哲学家邬焜教授将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引入哲学,创立了信息哲学。并相应从元哲学的高度建构出全新的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信息生产论、信息价值论以及信息思维论等信息哲学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独创性的研究,从而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有关信息哲学的观点、理论、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对象世界观的学问。所谓对象世界是指人类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过的那部分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包含了人的对象化了的本质 ,是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哲学世界观是对人与世界之自由关系的批判与追求,是研究科学图景对世界描述的界限、条件与目的;把哲学世界观理解为知识论的科学图景,是一种实体性思维模式,必然陷入悖论;在哲学史上,康德力图唤醒教条主义的迷梦,区分了知识论与理性理念,而海德格尔则在存在论意义上重新理解两者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哲学世界观是对人与世界之自由关系的批判与追求,是研究科学图景对世界描述的界限、条件与目的;把哲学世界观理解为知识论的科学图景,是一种实体性思维模式,必然陷入悖论.在哲学史上,康德力图唤醒教条主义的迷梦,区分了知识论与理性理念,而海德格尔则在存在论意义上重新理解两者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具有显性的世界观定位取向,法国唯物主义者创造了无神论的自然图景,其历史学家则把社会改革纳入不间断进步的历史过程;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完整系统的世界现,它唯一也是致命的缺点是其基础的精神实质,这与近代世界观发展的科学趋向相悖,它已经彻底完成,但它的不合适宜也达到了顶点;这一内在逻辑预示着彻底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深化,其基础是“物质一实践”或“实践一物质”,即马克思的“哲学—世界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有着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马克思以其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面对世界,不是简单地解释世界,而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阐明了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人出发去解析当下的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并在批判中阐发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共产主义).指出了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改造世界为其哲学宗旨.  相似文献   

8.
对邬焜先生“信息哲学”的再批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邬焜先生的"信息哲学",将信息分为"客观不实在信息(客观信息)"与"主观不实在信息(主观信息)",并赋予了"客观不实在信息"以特殊的(第一性的)地位。在推理论证中,他离开"客观不实在信息"范畴的原意,认为信息可以进化或退化,局部痕迹可保存全息,构建出"自然演化的全息境界",在认识论上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所持态度经历了一个急剧转变的过程。他们在新世界观语境中推出的哲学终结论,完全是以他们当时所认同的批判而独特的哲学界定标准为前提的。其真实动机就在于,把他们独创的新世界观学说完全彻底地决不含糊地排除在一切哲学范畴之外,拒称其新世界观学说为哲学,鲜明地捍卫其新学说的科学纯洁性及革命实践性,旨在确证他们已经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哲学但更高于哲学的新世界观理论思维方式,这就是基于社会实践的科学经验实证与科学理论辩证交织互动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非哲学”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新世界观体系可以分为存在论、知识论、情感论、意志论和历史观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基础上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似乎正催生数字形式的“上帝”。《圣经》里是上帝造世,造人是其点睛之笔;现实中则似乎不仅人在造世,而且人在造“神”。随着信息文明,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信息的创构日益凸显,人类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基础上,发展到创构世界。作为两种不同活动的反思,如果把解释世界的哲学称之为“释世哲学”,那么创构世界的哲学则是“造世哲学”。人工智能算法的实践本性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得到更深层次的具体体现,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得到进一步的印证。造世哲学在活动方式、把握方式和总体致思上都有不同于释世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使哲学呈现出释世哲学和造世哲学镜像映射和对称的更完整形态。在智能算法层面,人类面对的问题日益具有整体性,人类活动回归认识和实践一体化,呈现出造世哲学的一体化性质,逐步展开哲学发展的升维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曹锟与吴佩孚的关系,并非如史界所公认的"始终信任弗渝":从与曹相识到"崭露头角"吴佩孚未被曹锟所器重;关于第一次直奉战争曹吴观点相左;王宠惠组阁是曹吴矛盾的集中体现;曹当总统心切赞成先选总统后立法,而吴恰好与其观点相异;镇压工运方面曹吴意见亦有所分歧。  相似文献   

13.
发展观内涵深刻而丰富,既涉及哲学自然观问题,又涉及发展的主体和客体、发展的价值观、发展的伦理观、发展的人学观等,因此,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按照这个思路,论文围绕生态自然观、融洽人际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等方面展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透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从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出发,揭示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首要地位;从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从社会发展的横断面和纵向发展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八论语言的体验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言世界观主要研究语言与思维(即认知)、与现实世界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论述语言在世界观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当前,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有四种基本观点:(1)反映现实论;(2)认知假说论;(3)语言决定论;(4)语言思维二元论.前三种观点具有明显的单向论述的倾向,且这四种观点都没能将社会文化因素考虑进来.为此我们提出了语言世界观多元论,认为现实、认知、语言和文化这四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多元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此框架中提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的决定关系;语言影响认知,认知影响现实的影响关系.笔者近年来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重点论述了语言体验性,一方面为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作了理论铺垫,另一方面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也为语言体验性提供了证实.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身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人本身,由此产生一系列由信息引发的问题。人本质上的信息向度被扩大,人同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网络时代的人形成一种网络理性。这一切造成了网络时代“自我”的严重分裂。这是人类的新危机,也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创造自己”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世界观对马克思主义既继承又创新,邓小平理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等价值论问题上,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