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乃一开明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形成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唐太宗实行的用人政策以及决定其用人政策的人才观是至关重要的e本文从其重人、选人、用人、容人以及人员的管理诸方面探析唐太宗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2.
唐太宗是封建时代功绩卓著的一代帝王,是毛泽东赞赏的“唐宗宋祖”之首,在位期间创造了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贞观之治”.本文仅从其对官吏的选拔任用、绩效考核和驭官之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其用人之道,找寻他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篯同志,我校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共北大历史系总支委员、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代理历史系副主任等职。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隋唐史方面的专家。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汪篯同志于一九六六年六月十日含冤去世。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北京大学历史系为汪篯同志举行了追悼会。为了悼念汪篯同志,我们特发表他的遗作《唐太宗》。  相似文献   

4.
5.
王羲之书法作为两晋以降士族身份的象征之一,是以书法为纽带的唐太宗君臣追求个性解放的方法之一,并被太宗作为推行文治的一种手段加以提倡,使其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发扬。高宗至玄宗诸帝以此为契机,把书法发展为科举取士和官吏铨选的重要标准之一,使其从单纯的艺术上升到政治的层面,对唐代政治及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佛教自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里逐渐与中国封建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学说相互交融,而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是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过:“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人间。”而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的佛教,其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并发展起来,无疑具有更为深刻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中苦难深重的人民需要从佛教教义中去寻求精神寄托,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来麻醉人民以维护其统治,这就是佛教在中国扎根和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人生三不朽。但凡有点本事和抱负的人,都想往这儿努力一把,以求不朽。在隋朝那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开创了盛唐贞观之治的唐太宗,立德、立功,都很圆满地做到了,也就差个“立言”了。这时候,就有人不失时机地出来拍马屁了。贞观11年,著作佐郎邓隆上表奏请编辑唐太宗文集。但唐太宗不同意,说“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章,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意思是…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是“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的文治武功,内政外交为后世许多学者津津乐道,他的政治才干,用人方略,治兵之术,立国之道不断地有人研究,有人探讨,写下了大量的文章。而对他的诗歌,却少有人评论,既使评论,也多贬语,例如《中国文学史》(游国思、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隋及初唐诗歌》这一章的第二节中批评他“带头写淫靡浮艳的宫体诗,富丽呆板的宫廷诗”、“贞观年间的诗坛,实在比隋代还要空虚”。唐太宗是唐初诗坛上诗作流传后世最多的一位诗人,仅《全唐诗》就录其诗作六十九首。笔者仔细阅读了这些诗歌,对《中国文。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时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与法制的关系方面,他同样超越了前人.法律是衡量罪与非罪的准绳.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量罪标准.唐太宗很重视法律的制订,一他考察了以前的法律条文,要求制订法律务必简约,因为格式一多,不但执法的  相似文献   

10.
宫体诗是中国古代诗坛上一种反映荒淫的宫廷生活,以描写女色为主,充满色情成份,浮艳绮靡的诗歌流派。它起源于梁简帝。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指出:“梁简帝提倡写色情诗。他自言:‘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靡,时号宫体’(《梁书·简文帝纪》)宫体的名称就由此而来。”简文帝萧纲不但自己带  相似文献   

11.
唐朝初年“贞观之治”的出现,自有其多种主客观条件,而谏诤之风的盛行,则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贞观一代,“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这种谏风的形成,是与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征君臣之间“有同鱼水”的关系分不开的.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徙家相州内黄.他少年时代孤贫落拓,曾出家为道士,但好读书,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年参加过瓦岗军起义,后来又在河北窦建德起义军中做过事.窦建德被擒,他为太子李建成主管经籍图书,颇受器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政治上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革新并推行一系列政治制度,任贤纳谏,巩固国防,发展经济,使社会得以繁荣安定,被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文韬武略都堪称雄才。他爱书法,尤爱“二王”,对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都有  相似文献   

13.
14.
雇佣关系作为一种合同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而受雇人在执行受托事务中,难免给第三人造成损害,如何确定雇主和受雇人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本文从法律理论上进行了探讨。认为雇佣人作为雇佣关系的受益人、对受雇人执行职务中因侵权行为给第三人造成损害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并对司法实务中,处理雇佣人民事责任纠纷中涉及借用他人雇佣的受雇人执行职务、共同雇佣以及雇佣人的诉讼地位等几个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农业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太宗即位后,把较多的精力放到了重建唐朝农业经济中,并制订了相应的发展农业策略。他的重农思想具体、丰富,如,认为治国首先要解决“衣食”问题;要“不夺农时”。唐太宗的农业思想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且制订了许多重农措施。古代农业的发展,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制约。难能可贵的是,唐太宗并不害怕灾害,反而树立了坚强的抗灾救荒信心,实施了一系列抗灾救荒的措施:设立义仓;蠲免;赈恤  相似文献   

16.
<正> 唐宋以来,关于唐太宗对佛教的态度及政策已有多方面的评价。例如:隋未唐初的名僧道宣曾说:“会贞观广延两教”,①欧阳修也说:“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②韩愈在上疏中则称太宗“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③无怪今人在论述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时,概括为抑佛或崇佛的两种观点。本人认为单一的用“仰”或“崇”来评价唐太家对佛教的态度及政策,都是偏面的,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本人认为唐太宗的抑佛主要发生在贞观前期和中期,晚期则走上崇佛的道路。他的抑佛表现主要有两方面:贞观前期的沙汰僧道政策,贞观中期的下达“道先佛后诏”和沙汰僧尼政策。需要说明的是在推行抑佛政策的同时,又对佛教采取了保护措施。因此,对唐太宗的抑佛不能认识简单化。  相似文献   

17.
士族以传统文化的代表自居,在社会上有声望。唐皇室“贵而不清”,于是唐太宗为巩固自己的政权,一要设法显出自己是传统文化的合格继承者,并非“不清”,二要减轻旧士族的对抗心理。此外,唐太宗以为政权的稳定与否在执政,文艺无大影响。这些因素促使唐太宗确定了政治不干预文艺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封建盛世,许多旧史家一致认为“振古以来,未之有也。”唐太宗在军事上,对内削平群雄,统一了中国。对外打击异族的侵略,平定了突厥、吐谷(读余)浑、高昌、龟(读丘)兹、于阗等国,扩大了疆土;政治上,励精求治,任贤纳谏,施仁政,废酷刑,建立制度,实行“羁縻”政策,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加强了封建统治;经济上,对农民让步,发展生产,以致“斗米三钱”、“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人民过上较安乐的生活;文化上开馆办学,编书修史,为唐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强国,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唐太宗善于用人。贞观之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地论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创作,通过分析,指出太宗的诗歌内容丰富健康,思想纯正质朴,展现了一位开国明君的精神风貌。文章就大宗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初唐诗坛的影响,论证对太宗创作的评价,指出旧有的一些论述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20.
为繁荣学术、扶植青年、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风,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辟《青年学术论坛》专栏。本《论坛》以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科研工作者为约稿对象,作者年龄限在四十五岁以下。本《论坛》将择优刊登青年作者撰写的观点鲜明、资料新颖、论证严谨、文风清新的短小精粹的学术论文,每篇字数限在五千字以下。在本专栏发表的论著,稿酬按规定的最高限额付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